市经信委主任王新生访谈:
突出重点 创新举措
推动临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2013-10-22
市政府网站: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临沂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新生同志。王主任,您好!
王新生: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政务访谈》这个平台和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市政府网站:经信委作为全市主抓工业的职能部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王新生:今年以来,全市经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四三二一”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植骨干企业和建设商城国际化三项工作重点,创新政策措施,集中优势资源,落实帮扶责任,破解发展瓶颈,全市工业经济整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1-9月份,全市375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00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居全省第2位;主营业务收入6000亿元、利税500亿元、利润3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4%、12%。
市政府网站: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举全市之力实施“10+6”产业计划,经信委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王新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增强我市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举措,更是加快工业转调创的现实选择。抓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就是抓转变经济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就是抓产业竞争力提升,就是抓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全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以后,按照市政府分工,市经信委牵头负责推进机械和冶金(建材)两个产业的具体工作。为切实抓好两个产业的推进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分析推进办法,提出了两手抓、双推进的工作思路,即:抓好产业招商,推进新项目落地;抓好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市场拓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前期对两个产业整体摸底、全面策划的基础上,确定将机械产业划分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关键零部件、特色机械和电力电器等五个子产业;将冶金(建材)产业细分为镍铁(不锈钢)、钢铁型材、有色金属、矿业、钢铁冶炼、建材等六个子产业,细分产业,全面出击。1-8月份,“10+6”产业体系中涉及工业的12个重点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09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传统优势产业完成产值3854.1亿元、未来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55.3亿元,增幅分别高于全市2.7个和7.8个百分点。
市政府网站: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具体的推进措施。
王新生:一是积极向上沟通对接。根据产业布局需要,登门走访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国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对接平台,着力引进新项目,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作、合力推进的良好态势。二是深入骨干企业调研。深入研究各子产业发展规律、市场空间、未来发展方向和产业链条配套信息,搜集其国内外领军企业、科研机构信息,掌握前沿动态。深入对应的全市骨干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帮助企业分析生产销售形势,挖掘市场空间,加快技术改造,策划论证新上项目。三是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参照市产业推进工作机制,实行“一个子产业、一名分管委领导、一个责任科室、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的“五个一”责任制,分别建立子产业招商推进小组,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招商的合力。经过不懈努力,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总投资21亿元的洛阳北易-临沂龙盛项目、一期合作规模10万套的常林-沃尔沃液压铸件合作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全面启动,为未来临沂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政府网站:今年市政府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培植骨干企业的若干意见》和《骨干企业培植规划(2013年-2016年)》,经信委助推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的措施有哪些?
王新生:市政府培植骨干企业文件下发以后,经信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紧紧围绕“1531”骨干企业培育计划,对全市骨干企业实施分类指导、优化服务、倾心帮扶,全力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1-8月份,全市产值过亿元企业达1380户,同比增加415户,过亿元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244.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2%,同比增长19.8%。利税过千万元企业达1016户,同比增加276户,过千万元企业利税合计330.4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全市利税的74.8%。其中,产值过百亿元以上企业2家。主要工作措施:一是落实政策资金扶持。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快培植骨干企业的若干意见(试行)的责任分工方案》要求,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享受意见中的政策,由责任单位或牵头负责的市有关部门协调其他部门、单位联审联批,自企业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条件认定工作,相关部门提出落实意见。落实好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引进技术设备进口关税减免、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免税、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抵扣等税费减免政策,助推企业加快发展。市骨干企业培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重点培植的200户骨干企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情况定期进行汇总,并向市政府报告。二是内强管理外拓市场。在当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实际,指导企业坚持眼睛向内和向外相结合,内部挖潜改造、优化管理,外部集中优势力量、拓展网络营销,实现骨干企业提质增效。一方面,在发布《临沂市骨干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基础上,从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强化基础性管理,防范生产经营风险;组织企业家参加高水平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引导企业在开展高点对标、建立健全技改项目管理体系、合理选择技术研发战略等方面提升企业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在继续巩固传统市场营销路径、组织参加各类营销展会的同时,急需把工业企业网上营销提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议程,指导200户骨干企业全部建立企业官方网站,推动100户骨干企业加入第三方网络平台,打造培育3个网上营销配套服务体系,即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承销工业企业产品的网上销售体系和为工业企业网上营销提供培训、软件、认证、结算等综合服务的第四方服务支持体系。同时,针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重点目标市场,联系目标市场所在地经信部门,通过经信部门之间的协调衔接,带领企业开拓市场。三是加快实施项目建设。根据《临沂市骨干企业培植规划》和“六个一批”专项行动,结合行业发展实际,集中研究编制骨干企业运筹管理工作指引5个。加快实施技改项目“五个一批”工程,建立技改项目链条式管理体系,完善“新上项目随时入库登记—项目建设动态跟踪服务—项目库中择优扶持项目”的项目引导动态服务机制,发布产业链条缺口环节导向目录,扶持中小企业寻求配套合作,着力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支持产业龙头上大项目、好项目。1-9月份,全市共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355个,累计完成投资617.8亿元,同比增长32.7%。
市政府网站:王主任,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请谈一下经信委在帮助企业解困方面所做的工作。
王新生:为强化对企服务,我们组织实施了“六个一对一”服务专项行动,实行项目建设一对一推进、扶持政策一对一落实、市场开拓一对一衔接、技术研发一对一提升、管理创新一对一改进、服务企业一对一联络,进一步营造服务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不断完善骨干企业困难问题解决机制,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有保有压、注重实效”的原则,强调“三个确保”、“三个不研究”,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实施中困难问题。对于符合转型升级要求、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到“三个确保”:按照县区、市直部门及市直部门协调上级部门分级解决的办法,对市级层面可自主解决的问题,责任单位依靠自身职能或会同相关部门解决,确保10日内限期办结;对需要到上级部门汇报解决的问题,责任单位确保选派人员全力靠上服务,直至问题解决;对企业规划建设项目中的问题,根据企业申请的解决期限,责任单位确保10日内先承诺解决方案,后根据企业需要及时解决。为集中政策资源要素支持符合转型升级要求的骨干企业发展,做到“三个不研究”:对不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要求;对除拉长产业链、利用先进工艺装备进行提升改造的项目外的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对单位投资强度低于200万元、亩产税收低于30万元新建项目,不研究、不考虑。为确保工作成效,建立服务企业“直通车”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市经信委负责调度汇总,纳入市政府督查督办事项,督促机关部门及时办理。8、9月份共征集企业困难问题132个,已解决65个,正在解决或需要相关部门持续关注的69个,8个尚不具备解决条件。
市政府网站: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商贸国际名城的发展思路,请谈一下经信委的工作措施。
王新生:按照市政府分工,经信委从加快地产品加工制造业发展方面推动商城国际化建设。从完善供应链和集成产业链的角度,实施“以商带工、以工促商、工商联动、共同发展”战略,以各级各类开发区、重点镇工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招引领军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发展地产品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由国际商城与“专精特新”地产品相互支撑的商品出口基地。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集聚一批。坚持集约集聚发展原则,遵循地产品加工业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在全市范围内,合理布局一批地产品加工业基地,形成“市场连基地、基地连企业、企业连市场”的贸工一体化格局。二是瞄准国际品牌引进发展一批。利用国际商贸名城商品聚集优势,瞄准价值链高端,实施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全面提高地产品加工业规模和水平,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对各行业全球知名品牌和消费者信赖的优秀自主品牌,瞄准国内外骨干企业进行定向招商,力促一批大的名牌生产厂家落地生产。对经营大户、行业协会会长等市场能人,采取座谈会、上门招商、项目推介会、外出参观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宣传优惠政策,鼓励其以“前店后厂”、联营合作等方式,兴办地产品加工业。三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一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培育产业聚集度高、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综合经济实力强、对地产品外贸贡献大的优势产业,集中政策资源优势突出培植一批外贸出口骨干企业。四是攻克技术瓶颈提升改造一批。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改造提升一批成长性好、市场潜力大、出口前景广阔的企业,打造冻干食品、中药制品、机械配件、纺织服装、五金工具等外贸出口拳头产品。五是引导商贸企业向加工制造延伸一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服务能力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投资并购与战略联盟步伐,积极向贸易环节的两端延伸,大力开发海外资源,积极参与技术开发、生产制造、仓储运输、销售运营、金融服务等多个环节,改善自身的贸易地位和主导权,提升企业商业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