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局局长鞠艳峰访谈:
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2015-05-05
市政府网站:鞠局长,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您介绍一下全市农业工作的总体情况。
鞠艳峰: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全市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我市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油料、蔬菜和果品生产基地,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试点市。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435.2万吨,超额完成了省分配我市405.55万吨目标任务。全市高效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700多万亩,经济作物收入在种植业收入中的占比达73%以上。全市花生面积259万亩,总产81.28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莒南县2014年创造了花生单产752.6公斤的全国新纪录。蔬菜面积303万亩,总产1251万吨。果茶面积发展到近150万亩,其中,水果面积135万亩,总产235万吨,面积和总产均居全省第二位。桃面积、总产分别为69万亩、130万吨,是中国桃业第一市。全市茶叶面积7.98万亩,干毛茶产量2745吨。沂蒙绿茶是江北名茶,多次获“中茶杯”和“国饮杯”一等奖。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全市共有工商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13381家,家庭农场1254家。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838家,完成产值1946.4亿元.2014年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为3.5%,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22.7%,两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21家,占全省总量的八分之一,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05家(国家级4家,省级63家,市级438家)居全省第二位。2014年承办了“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走出去发展战略培训研讨班”。争取农业产业省级财政扶持项目资金701万元用于28家省级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安排600万元用于市级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新增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省级10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保有量位居全省前列。
(三)沂蒙优质农产品品牌效应彰显。自2010年我市开始重点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打造“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品牌。建立了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展览中心。市委、市政府连续5年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现场观摩交流会。全市建有国家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园150余处,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570万亩。沂水县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产品达到33个。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0个、有影响力的企业产品品牌98个,蔬菜、食用菌、果品、茶叶等菜篮子产品的“三化率”达到53%,“三品一标”累计认证1609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连续3年考核位居全省前列,抽检率达到99%以上。我市成功创建了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河东、兰陵、蒙阴县创建了“国家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区”。9个县区创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区”,5个县区成为“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四)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发展。全市户用沼气总数达到50.7万户,大、中、小型沼气工程775处,总池容13.4万立方米。年处理粪污810万吨,年产沼气总量2.5亿立方米,多年以来一直位居全省第一位。2014年,制订了《2014-2016年临沂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了秸秆禁烧。制发了《临沂市农业“两减三保”工作实施意见》。实施了地膜污染防治工程和污染修复工程。沂水县、郯城县、沂南县、莒南县、蒙阴县、平邑县是省级生态能源示范县。沂水县、沂南县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五)农民教育培训领先。2014年临沂市被列为全国14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示范市之一,获得山东省农民培训工作优秀等次。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和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项目,全市共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138期,累计培训各类新型农民21.6万人。市农广校作为全省2个试点单位之一,被省人社厅、财政厅、农业厅确定为山东省首批“西部经济隆起带农业专家服务基地”。临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在全国推广,被农业部誉为“全国的一个典型,一面旗帜,农民培训模式的一种创新,农民培训工作在沂蒙精神中的一种集中体现”。
(六)农村改革不断深入。惠农政策执行到位,农村政策有效落实。2014年全市小麦核定面积463.77万亩,兑付补贴资金达5.79亿元。共落实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良种补贴资金1.12亿元。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共有248万户应开展确权工作,其中228万户完成合同签订,占应确权户数的93%。临沭县、费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莒南县、沂南县被评为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市政府网站:新常态下,中央提出了“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我们有哪些新思路?
鞠艳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更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郭树清省长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讲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力争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这是新常态下对我市发展现代农业所提出的迫切要求。
当前,按照“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此,我们将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以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布局优化、产业融合、品质提升、循环利用为重点,按照“优一产,接二产,连三产,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着力夯实农业基础,稳定粮食生产,探索做好农牧结合大文章,开展粮经饲结构调整。搞活粮食和特色农产品流通,保持粮食流通和加工大市地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做强农业重点项目,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市政府网站:围绕这些新思路,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鞠艳峰:我们将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好六个“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全力抓好粮食高产创建,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抓好农业部64处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11个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47个“超吨粮”市级高产创建千亩示范方建设,重点推进郯城县10万亩示范方建设,全市高产创建总面积达到80万亩。打造一批吨粮乡镇,推进郯城县率先建成吨粮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产能。对全市500万亩小麦实施“一喷三防”工程,150万亩玉米实施“一防双减”工程。与此同时,发挥山区丘陵优势,鼓励和支持发展优质高效的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确保今年粮田面积稳定在1050万亩,粮食总产90亿斤以上。加强优质农产品标准园建设,推进果菜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农业标准园区标准,建设市级农业标准园100个。力争2015年全市蔬菜面积稳定在300万亩,总产1000万吨;果品面积150万亩,总产260万吨。
(二)全力巩固农产品质量监管成果,推动品牌农业强市战略。一是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为抓手,加强监管、监测、执法三大体系建设。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监管网络,重点加强乡镇监管站标准化建设和村级监管员管理工作。启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过程的质量信息可追溯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加大农业综合执法与专项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以品牌农业为核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顶层设计。邀请浙江大学等专业团队对临沂品牌农业建设进行系统谋划,编制《全市品牌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出版《沂蒙优质农产品品牌图集》,制定《临沂品牌农业商旅杂志》,策划定制临沂市品牌农业指南电子地图、触摸式指南设备。组织品牌农业战略研讨班。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培育沂蒙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与其关联的企业品牌,到2015年底,“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700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达到50个、企业产品旗舰品牌达到160个。全市特色优势农产品“三化”率达到60%以上。
(三)全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做好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扫尾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实行责任分工,加快颁证速度,推进信息平台录入,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增强执行能力。努力创新思路,啃下城郊村、园区村等硬骨头,确保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不留尾巴,实现所有耕地全覆盖,确保上半年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任务。二是在全市推广沂南县的经验,加快建设县域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和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有编制、有经费、有场所的县、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仲裁和调解机构。三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制定市级家庭农场的标准,规范和提升农民合作社,推行政府扶持名录制度。在河东区、莒南县、临沭县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2015年,培育150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0家示范家庭农场。
(四)全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一是实施好作为全国14个地级试点市之一所承担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整体推进示范市项目。对全市10万名农民开展粮食增产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特色高效农业新技术等培训,加快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2015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化建设。到2015年底,建成100个标准化新型职业农民田间课堂和50个实训创业基地。二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郯城、兰陵等地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良种工程,植保统防统治工程,配方施肥工程,推行良种良技、良土良肥、良田良制、技术集成、要素集聚。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2015年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9%。
(五)全力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农业资源环境。一是按照中央提出的“减、退、转、改、治、保”六字诀,全面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编制出台临沂市耕地质量提升工程规划,实施耕地土壤质量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残留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等工程。用3年的时间力争使全市化肥利用率提高10%以上,农药用药量减少30%以上。加快推广应用功能性有机肥,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土壤酸化等突出问题有效遏制。二是全力做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认真履行牵头部门工作职责,全面落实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各项措施,从严治烧,以用促禁,属地管理,落实责任,确保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是进一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抓好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积极实施生态农业示范县项目。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一村一品,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
(六)全力落实“三引一促”重大部署,助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利用我市农产品资源品质、生态环境、物流便捷优势,紧抓农业产业两端的农资生产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销售环节,按照产业规划,制定产业招商计划,通过登门招商、产业招商、委托招商,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骨干企业主动对接,确保完成全市招商引资任务。2015年认定10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市为单位整建制创建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2500亿元。
市政府网站: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愿全市农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鞠艳峰: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