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网站: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鞠艳峰同志做客《政务访谈》。鞠局长,欢迎您!
鞠艳峰: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政务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
市政府网站:鞠局长,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请您介绍一下全市农业工作的总体情况。
鞠艳峰:好的。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走在前列”的目标和“一四五六”的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粮油蔬菜果茶全面丰收,各项指标好于预期。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02.1万亩,亩产426.85公斤,总产427.75万吨,其中夏粮总产192万吨,秋粮总产235.75万吨。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64个,面积68.7万亩;实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面积21万亩,示范方平均粮食单产达601.8公斤。蔬菜种植面积303.08万亩,总产量1251.17万吨;花生262万亩,总产81.7万吨;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12.13万亩,鲜菇产量36.09万吨;水果面积150万亩,产量270万吨;茶叶面积发展到9万亩,干毛茶产量3100吨。
二是农业基地品牌建设加快,质量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创新举办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现场观摩交流会。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574.82万亩,提升基地面积105.92万亩;创建果菜“标准园”239个,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203个;培育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2个、企业产品品牌98个;“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737个;全市蔬菜、食用菌、果品、茶叶等菜篮子产品的“三化率”达到53%,品牌农业实行三牌同创、三措并举、三方合力的“三三三模式”受到省委姜异康书记“临沂品牌农业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在全省借鉴和推广”批示。全市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市级及12县区实现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站)建设项目全覆盖。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兰陵县召开,兰陵县“联户担保、菜农自治”监管模式在全省推广。作为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河东、兰陵、蒙阴县创建了“国家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区”,有9个县区创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区”、5个县区成为“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级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聘任了6742名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信息员)。
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全市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发展到553家;家庭农场2704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8家;注册农民合作社1520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1家、省级示范社156家、市级示范社1250家,2015年有74家合作社被评为“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蒙阴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山蒙野毛”蜜桃被授予“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称号。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07家,气质国家级4家,省级62家;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个,省级17个。全市规模以上(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95个,销售收入2205.3亿元,产值达到2312.6亿元。蒙阴县被列为“全国农产品深加工产地试点县”。
四是实施新能源项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成功申报了沂南县特大型沼气工程1处和蒙阴大型沼气工程2处,兰陵、莒南县成功申报2015年省级生态能源示范县。我市农村沼气用户总户数达到了48.75万户。加大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力度。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控制秸秆焚烧责任体系,落实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效。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村获评“2015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丽乡村”,兰陵县代村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河东区奥德都市农业体验区、蒙阴县岱崮地貌旅游区被定为“山东省第四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河东区龙园生态旅游观光园和沂南县林海花田乡村旅游示范点被定为“山东省首批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全市已建立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省示范点6个,省示范园区2个。
五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打通科技下乡最后一公里。作为全国14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示范市之一,我市是全省唯一的一个示范市。在临沂大学成立了全省第一家“临沂市新型职业农民学院”。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35万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352名,累计培训各类新型农民35.2万人。2015年2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将“临沂(河东)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晋升为“山东临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健全村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全市已建设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点398个,配备农民技术员451名;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200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0万余户。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已通过国家、省审(认)定农作物品种达到49个。争取中央支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430万元,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120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352万亩。
六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基本完成。认真做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调整落实工作。全市50亩以上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共553户,承包面积9.27万亩,共发放耕地保护补贴5.9亿元,种粮大户补贴388.6万元。做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全市小麦签单面积达350.1万亩,玉米签单面积173.4万亩,花生投保面积62.7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全市7096个涉农有地需确权村中,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有6720个,占总数的94.7%。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费县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莒南县、沂南县被评为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七是不断拓展产业招商领域,圆满完成“三引一促”任务。积极组织农业产业招商,2015年共招引项目11个,已完成投资总计2.75亿元。争取省级以上农业项目63个,到位资金9.59亿元,新增项目14个,新增资金1.31亿元。组织农企参加第十九届英国伦敦国际食品与饮料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展会。积极推动校地合作,2015年4月,临沂市政府与山东农业大学举行了科技创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金正大集团等10个企事业单位与山东农业大学有关学院签订了科技项目合作协议;5月,临沂市农业局与临沂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开展人才招引和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工程。全年引进A类创新人才7名,引进高学历人才(硕士研究生)15名;组织评选了“第三届沂蒙乡村之星”和“第八届优秀乡镇农业技术人员”。
八是加强农业工作宣传,树立部门工作新形象。以“一网一刊两平台”为抓手,加强信息宣传。“一网”是指临沂农业信息网,2015年6月进行了全面升级改版,取得了显著成效,自改版至2015年底点击量突破236万次,发布各类信息2500余条,“一刊”是创办了《临沂农业》杂志。自6月份创刊以来已发行4期2000册。“两平台”是指创建临沂农业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和临沂农业政务短信平台。开通以来,分别发布微信公众信息160余条和政务短信6000余条。
市政府网站:鞠局长,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农业工作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鞠艳峰:今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工作主线,大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市,推进品牌农业强市战略,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更加有力的支撑。
一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以园区建设为平台,推动农业供给侧要素重构,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今年乃至“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以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各类园区为平台,创新集成土地、科技、政策和主体等各类发展要素,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模式、新路子,在示范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农业科技展翅行动,启动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建设,整合重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资源,力争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统筹落实各类涉农政策资金,探索多种社会融资模式,引导和规范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进一步强化政策的导向作用。强化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和效率。积极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经营主体联合、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兴产业化经营模式。
二是落实协调发展理念,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保障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今年粮食产量稳定在85亿斤。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结合临沂实际适度推进粮改油,积极推进粮改杂,因需推进粮改饲,因市推进粮改特。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培育产业化集群,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接二连三”“隔二连三”,拉长培强农业产业链条。围绕粮油、果蔬、特色农产品等加工业,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突出建设食品加工园区,积极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提升耕地质量为抓手,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档次。以创建全国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绿色化、标准化生产,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到2020年,主要菜篮子产品全面实现可追溯。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抓好耕地质量提升,加快推进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等工程。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严格管制滥用乱用农业投入品,净化、修复农产品产地生产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强化技术创新,推广水肥一体化等节水节肥技术,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机制。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零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落实开放发展理念,以品牌培育为增长极,打造农业新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继续加大“生态沂蒙山 优质农产品”宣传力度,大力发展推介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实现由品牌大市向品牌强市转变。围绕市场需求侧个性化、小众化、体验化、高端化的新要求,调整优化生产供给侧品质结构和品牌,发展电商等现代商业模式;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开拓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提高出口产品品牌覆盖率。加强农业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利用外资,引进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助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促进有竞争优势和出口潜力的产业、产品发展,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构建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年出口农产品20亿美元以上。
五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契机,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推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在“一点两区”扶贫攻坚行动中,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助力农村信用、金融、担保和保险等四大体系建设,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加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运用,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扩大财产性收入。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金融等多元化投入,实施“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参与度,提高贫困户的收入水平,让贫困农民共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成果。
市政府网站:鞠局长,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愿全市农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鞠艳峰: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