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互动 >> 政务访谈 >> 正文
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局长支富增访谈: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

 

 

市政府网站: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局长支富增同志。支局长,您好,欢迎您!

支富增: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政务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在这里,首先感谢社会各界朋友长期以来对全市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市政府网站:近期,“全域旅游”成为发展热词,请您介绍一下,“全域旅游”的有关情况。

支富增:好的。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做了《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5月26日至27日,国家旅游局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召开了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暨创建工作培训班;7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视察指导工作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9月20日,国家旅游局在宁夏中卫市召开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什么是全域旅游、如何发展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的内容很丰富,如何准确把握?简单来讲,就是要瞄准“九大转变”,致力“十大突破”,避免“八个误区”。

一、瞄准“九大转变”,这是目标。

“九大转变”最终是要实现从小旅游到大旅游的转变,从低效率旅游到高效率旅游的转变,由低品质旅游到高品质旅游的转变。包括: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三是要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依法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四是要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五是要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六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七是从景点景区围墙内的“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八是要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九是要从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隘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

二、致力于“十大突破”,这是重点,也是路径。

一是在综合管理体制改革上要有突破;二是在多规合一上要有突破;三是在以厕所革命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方面要有突破;四是在“旅游+”上要有突破;五是在旅游扶贫上要有突破;六是在旅游富民上要有突破;七是在文明旅游上要有突破;八是在市场监管上要有突破;九是在旅游数据方面要有突破;十是在旅游外交上要有突破。

三、避免“八个误区”

一是避免竭泽而渔、破坏环境;二是避免简单模仿,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三是避免粗暴克隆,低劣伪造;四是避免短期行为、盲目涨价;五是避免不择手段,不顾尊严,低俗媚客;六是避免运动式、跟风式一哄而起和大拆大建;七是避免重推介、轻基础,重形式、轻内容;八是避免在全域旅游改革中换汤不换药,换牌子不换体制,换机构不换机制,换人不换理念。

市政府网站:临沂市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单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的意见》,请您介绍一下,《意见》的主要内容。

支富增:好的。今年初,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旅游示范市创建单位,是全省仅有的两个地级市之一。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6月21日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作出了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全面动员、周密部署,出台了《临沂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的意见》(临发〔2016〕14号),提出“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将临沂打造成为全国旅游目的地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临沂旅游业发展勾画了美好蓝图,为旅游工作指明了方向。

《意见》包括9个方面共22条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走在前列、走出新路”要求,顺应“大众旅游时代”发展趋势,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着力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2、基本原则:坚持党政统筹、协调推进,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合理利用、强调保护,改革创新、稳步推进。3、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是从现在起用5年左右时间,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全市优势主导产业,旅游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五强。各年度主要目标是,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2018年争取成为鲁南苏北地区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2019年借助临沂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和鲁南高铁开通有利条件,将临沂旅游客源市场圈拓展至全国和部分国家地区,2020年全面完成30个旅游特色镇、100个旅游特色村建设,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消费总额1000亿元,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8%。将临沂建设成为全国旅游目的地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优化空间布局。4、构建“一核两圈三带五区”的发展格局。“一核”:中心城区。“两圈”:即环临沂都市休闲圈和环蒙山休闲观光养生圈。“三带”:即沂河山水休闲带、沭河田园风光带、鲁南高铁旅游带。五区:沂蒙红色旅游核心区、岱崮地貌旅游区、休闲农业旅游区、休闲养生区、奇石文化休闲体验区。5、完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培育山岳观光、红色体验、乡村度假、休闲养生、文化研修、商城购物等产品,大力发展专项旅游产品,策划推出经典线路产品,满足游客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需求。

(三)推进重点项目。6、突破中心城区。构建“一山(镇山)、一水(临沂水城)、一街(砚池街)、一城(临沂商城)、一馆(兵学博物馆)、一园(中华孝文化园)”发展格局。7、打造精品线路。提升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温泉度假旅游,培育一批精品项目和精品线路产品。8、推进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抓好沂蒙国际旅游城、崮乡传奇旅游区、智圣家园旅游区、中华奇石城、莒南天佛禅境旅游区、天蒙旅游区、蒙阴御泉香山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

(四)完善服务体系。9、构建旅游立体大交通格局,实施“3条铁路、4条高速、五条快速干道”的“345”交通工程,提升临沂国际机场功能,完善“快行慢游”路网体系。10、搭建旅游集散服务平台。建立全市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体系。11、配套旅游基础设施。抓好旅游厕所、旅游交通指示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智慧旅游”建设和旅游道路沿线综合整治。12、提高餐饮住宿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国内外品牌连锁酒店、文化主题酒店和沂蒙客栈、乡村民宿。加大地方名吃开发力度,培育旅游特色餐饮名店。13、策划包装沂蒙旅游商品,做优一批旅游商品,做精一批地方特产,打造一批旅游商品品牌购物店。

(五)开拓客源市场。14、实施差异化市场开发。2016年—2018年,以临沂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和鲁南高铁开通为契机,重点稳固省内、周边及长三角、苏豫皖、京津冀地区市场。2019—2020年,充分利用高铁开通并网有利条件,积极开拓全国市场,奋力开拓韩国、日本、台湾、东南亚地区等入境客源市场及中东、俄罗斯远东地区市场。15、塑造临沂旅游形象品牌。聘请专业团队设计旅游形象标识体系,整合部门和企业资源,统一开展临沂好景、好人、好事、好精神、好服务、好面貌宣传。运用多类型媒体资源,构建重点目标市场营销网络,创新推广旅游品牌形象,推动临沂旅游宣传登央视、进高铁、入高速、上航空。办好商博会、书圣文化节等重大节会活动,策划举办沂蒙山小调乡村音乐节。

(六)培育市场主体。16、适时组建沂蒙旅游集团,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引导一批市场主体转型发展,跨界投资旅游产业,鼓励一批优势旅游企业到市外、省外、境外投资设点,引进一批战略投资商、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落户临沂。

(七)强化市场监管。17、健全旅游投诉处理和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严厉惩处不合理低价、强迫游客购物、旅游合同违约等行为。强化旅游安全监督管理,制定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乡村旅游餐饮住宿服务等标准。大力弘扬文明旅游风尚,及时遏制旅游不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旅游大环境。

(八)强化政策扶持。18、加大财政、用地、金融、人才等支持力度。稳步增加市、县两级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3亿元的临沂市文化旅游发展引导基金和旅游营销推介专项经费,市级连续5年对30个旅游特色镇和100个特色村每年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奖补,各县区按比例配套。对省、市重点旅游项目优先保障用地。加大旅游人才招引力度,鼓励引导各类人员利用旅游创业创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支持单位、企业实施灵活、弹性作息制度,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九)搞好组织保障。19、明确领导责任。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发展全域旅游的主体责任,将创建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形成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工作格局。20、强化规划引领。聘请专家和规划团队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全市旅游科学发展。21、推进综合改革。2016年率先组建成立临沂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六个省级旅游强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建立市、县两级政府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全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具备条件的县区、乡镇街道和重点景区,设立工商旅游分局、旅游警察队伍、旅游巡回法庭。22、抓好督查考核。把全域旅游发展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职责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市委督查考核重点,加大旅游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发展激励机制。

市政府网站: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有什么打算和措施?

支富增:好的。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动员大会部署要求,全力推动我市旅游业提升跨越发展,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重点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抓规划,促整合。坚持规划先行,整合大资源,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开拓大市场,获得大效益。请名家、聘高手,编制一流规划策划,构建以市级规划为总纲、县(区)乡(镇)规划为框架、旅游景区景点规划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引领全市旅游业科学发展。加快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按照“全域化布局、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推动旅游产品、旅游项目串点、连线、扩面,构建“一核两圈三带五区”发展格局。指导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指导督促各县区从实际出发,对接市级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县级全域旅游规划;指导30个旅游特色镇、100个旅游特色村按照《意见》中确定的主题定位,编制实施好旅游开发建设规划,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旅游特色镇、特色村进行商标注册。精心编制重点景区规划。大到景区布局、小到一草一木,都精心规划、精心设计,提升品质、彰显特色,使每个景点都有看头、有玩头、有住头、有买头、有吃头、有说头、有想头,让游客能坐下来、住下来、静下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更好地满足游客心理、情感、审美等各方面的需求。搞好规划融合。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将各级全域旅游规划与“十三五”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

二、抓项目,促发展。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全力配合有关部门、县区,大力建设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旅游项目,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抓好现有项目改造提升。统一开发、整体包装蒙山景区,培育一批休闲度假、健身养生、艺术研修等单体项目,扩大蒙山旅游品牌影响力;联合开发孟良崮、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暨省政府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争取整体创建成为国家5A级红色旅游景区;进一步完善天上王城、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等3A级以上景区配套设施,提升档次、增强吸引力。加快在建项目开发建设。重点抓好沂州古城、鲁商天蒙旅游区、蒙阴御泉香山旅游度假区、郯国古城等一批投资几十亿元的项目,凤凰欢乐大世界、极地海洋世界、沂河水上乐园、沂蒙山温泉城、天沐银杏温泉等一批投资过几亿元的项目,院东头沂蒙风情小镇、岱崮军工小镇、兰陵酒镇、郯城马头古镇等30个旅游特色镇,以及红色传承型、自然风光型、民俗体验型等不同类型的100个旅游特色村,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精品。招引新上一批高端项目。扎实开展“三引一促”,瞄准大集团、大企业引进一批旅游品牌项目。依托中心城区优势,大力发展旅游购物、航空体验、水上游乐等城旅项目;依托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书圣文化、兵学文化、孝悌文化、智圣文化等文旅项目;依托沂沭河两岸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耕体验等观光农业项目;依托地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地温泉、养生温泉、民俗温泉等特色温泉项目;重点抓好“一山、一水、一街、一城、一馆、一园”等文化旅游大项目。指导各县区围绕市级总体规划和各自区域规划,分类建立红色游、乡村游、温泉游、商贸游等项目库,储备一批旅游项目和服务配套项目。

三、抓宣传,促营销。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加强形象宣传,强化整体营销、专题促销、市场直销和网络购销,不断拓展旅游目标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临沂旅游。精心设计对外形象品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征集临沂旅游形象口号、旅游吉祥物等,聘请专业团队设计旅游形象标识体系,着力打造内部认知、外部认同的全域旅游品牌形象。举办一批常态化旅游特色主题活动,强化市场化运作,打造沂蒙特色品牌活动。营造大宣传格局。整合宣传、旅游、外事、文化等部门和企业的宣传资源,统一开展全域旅游形象宣传;在考察接待、经贸洽谈、文化交流、体育赛事等重大活动中推介临沂形象品牌,在机场、车站、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场所广泛应用临沂形象品牌。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资源宣传的同时,更好地运用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资源,打造跨区域、跨平台、跨终端立体性营销体系,推动临沂旅游宣传登央视、进高铁、入高速、上航空。充分发挥旅行社在开拓市场、组织客源、服务游客方面的作用,引导有条件的旅行社在重要客源地城市设立销售代理网点,有计划地将我市纳入知名旅行社的重点推介线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积极推动与周边省、市旅游业资源共享、线路互联、市场互动,重点对接好泰安、曲阜、青岛、日照、枣庄等省内城市和徐州、连云港等苏北地区旅游产品,策划推出一批跨区域的线路产品。实施旅游精准营销。巩固现有四大目标客源市场,开拓珠三角、东三省等目标客源市场,大力开拓韩国、日本、台湾、东南亚地区等国际客源市场及中东、俄罗斯远东地区市场,全面提升海外市场影响力。

四、抓管理,促服务。以服务游客为最高目标,把旅游市场环境治理纳入城市综合治理范畴,加强地区间、部门间、行业间的联动配合。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强化党政主导,争取建立健全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资金整合使用机制、联合执法机制、整合营销机制、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建立旅游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综合协调作用,推动6个省级旅游强县率先建立县级旅游发展委员会。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争取各方面支持,依法建立旅游综合执法机制,推广“1+3+N”综合执法模式,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旅游工商分局及其他联合执法机构。对游客咨询、投诉实行首问负责制,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会同公安、工商、交通、安监等相关部门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惩处不合理低价、强迫游客购物、旅游合同违约等行为。建立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信用评价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建立健全导游准入退出管理机制,提高专业化旅游服务水平。调整完善价格机制,规范景区门票价格。强化旅游安全监管。完善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抓好公共设施安全、团队交通安全、景区消安全、游客餐饮安全,经常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杜绝事故发生。大力弘扬文明旅游风尚,及时遏制旅游不文明行为,营造更加放心、开心、舒心文明旅游大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

五、抓协调,促落实。发挥市旅游发展委员协调服务职责,努力构建共治、共建、共融、共享的全域旅游工作格局,全面落实会议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围绕产业融合搞好协调服务。主动与县区、部门搞好工作对接、规划衔接,着力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商业、文化、医疗、体育等融合,打造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健康旅游、会展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放大“旅游+”效应。积极开展旅游扶贫行动,将精准扶贫贯穿全域旅游发展过程,引导更多的农民融入旅游产业链,通过旅游就业创业、增收致富。今年底,实现25个旅游扶贫村实现脱贫。围绕部门联动搞好协调服务。会同交通、住建、城管、商务等部门,加快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旅游数据中心和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会同财政、国资委等部门,加快组建沂蒙旅游集团,搭建投融资平台;会同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完善支持全域旅游发展政策,并落到实处。围绕资源整合搞好协调服务。围绕跨县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跨区域线路产品打造等工作,加强对内对外沟通协调,推动资源共享、平台共用、市场共推,实现合作共赢。围绕市场主体搞好协调服务。积极引导国内外知名品牌和运营商、投资商投资旅游业发展,支持大型投资公司、房地产企业和工业企业等跨界投资旅游产业,引入大企业和大资本进入旅游业。更加积极主动的为旅游企业办实事、办好事,及时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旅游企业、投资商等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乡村旅游经营业户提供精心指导,营造旅游开发良好环境,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围绕督导落实搞好协调服务。借将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纳入市委大督查之契机,加强对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政策进行督查。组织开展好2016年度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旅游专项考核工作。

市政府网站:在发展全域旅游的统领下,我市旅游扶贫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请您介绍一下我市旅游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支富增:好的。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根据《临沂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总体部署要求,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以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减少贫困、共同富裕为目标,从省定贫困村中认真筛选了一批资源条件较好,发展旅游产业意愿强烈的村,采取加强规划指导,争取特惠政策,集中资源投入等方式,指导帮助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旅游开发,集中力量解决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带动贫困村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主要做法有:

(一)统一思想,自觉融入大局。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我们始终站在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决策部署、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乡村旅游、定位乡村旅游,积极主动地把乡村旅游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载体来抓,成立了市旅游委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市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旅游扶贫工作会议,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科室包县区、包试点村、包重点户制度,旅游企业结对帮扶制度等,重点扶持45个旅游扶贫村,扶持贫困人口930户、2000人,辐射带动贫困人口1.18万人。

(二)调查摸底,科学编制规划。去年以来,我们对全市200余个村庄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市里确定的“一点两区”扶贫攻坚区进行了专题调研,最终筛选确定了45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并通过推荐争取,45个村全部被列为省级旅游扶贫村,其中有31个村被列为全国首批旅游扶贫试点村。3月底,完成了全市旅游扶贫数据库建设工作,建立了旅游扶贫数据动态管理机制,为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4月底前,组织省内外专家免费为31个国家级试点村编制完成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其他扶贫村制定了旅游扶贫实施方案。

(三)多方协调,争取政策扶持。2013年以来,市旅游委累计争取乡村旅游“双改”资金、乡村旅游规划补助资金、环城市游憩带规划奖励资金、乡村旅游示范县、镇、村等项目资金、旅游扶贫试点村补助资金等近1亿元,其中,2016年以来,累计争取乡村旅游专项资金1090万元,其中旅游精准扶贫资金450万元,协调争取特色产业扶持基金3400万元,全部用于扶持奖补乡村旅游、旅游扶贫项目。我们还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为乡村旅游项目融资贷款开通“绿色通道”,其中沂南县信用社作了大胆探索实践,在联合旅游部门对乡村旅游经营户建档立卡、评级授信的前提下,向他们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县财政则给予优先享受全额贴息政策,受到经营业户欢迎。

(四)加强协作,形成扶贫工作合力。加强协调配合,不断拓展旅游扶贫工作渠道,形成扶贫工作合力。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利用“第一书记”专家服务团工作平台,积极与涉旅扶贫村挂职“第一书记”进行协调对接,针对旅游扶贫村中涉旅项目给予政策和智力支持,协助“第一书记”开展旅游扶贫工作。二是加强行业协作。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引导全市34家A级旅游景区、24家星级酒店、3家A级旅行社与45个旅游扶贫村进行结对帮扶,通过提供就业,订购销售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方式拓宽贫困人员致富渠道。

(五)创新模式,加强旅游扶贫示范带动。积极创新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形成了以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为代表的直接就业模式;以沂水县桃棵子村、沂南县朱家林村为代表的共建共享模式;以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为代表的龙头带动模式;以兰陵压油沟村、沂南县竹泉村为代表的整体开发模式等多种旅游扶贫模式。同时,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按照“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业一片”思路,引导邻近村庄连片整体开发,目前正在着力培育打造沂南沂蒙“七彩乡村”旅游区、沂水沂蒙风情旅游区、蒙阴岱崮乡村旅游区、费县大田庄果香慢谷旅游区、许家崖美丽乡村风情区、莒南环天湖乡村旅游区等几个乡村旅游片区,将辐射带动周边60余个村庄3500余户群众。

市政府网站:通过支局长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我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和旅游扶贫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非常感谢支局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愿全市旅游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支富增: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市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旅游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继续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建言献策!祝大家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