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004448101-09_A/2017-0905001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新闻发布会 | 发布日期 | 2017/08/25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全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及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
|
时间:8月24日 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542室 内容:全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及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永凤 发布人:市工商局副调研员相振生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 上午好!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商系统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认真贯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精神,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加快构建信用监管新机制,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商事制度改革效应不断巩固扩大,全市市场主体平稳较快发展,市场活力、创造力进一步激发,为全市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情况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改革部署,是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释放市场潜力的重要举措。改革启动以来,市工商局提高认识,凝聚合力,统筹推进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企业年报等改革措施在我市落地实施,为全市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便捷、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今年上半年,重点推进了以下几项改革: 一是深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认真贯彻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大力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先后将15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目前仅保留32项,除此以外的,一律不作为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自2016年10月1日起,实施“五证合一”登记模式,加快换发存量企业营业执照,全市共发放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11.9万份,改革成果在各部门、各单位广泛应用,为企业顺利设立、开展经营消除了制度性障碍。 二是全面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自今年3月1日起,对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业和无债权债务的有限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适用简易注销登记程序办理注销登记。引导企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布注销公告,社会各方无异议后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截至6月底,全市1132户企业通过简易注销程序申请注销登记,为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市场退出服务。 三是扎实开展企业年报改革试点。今年年初,我市被工商总局、省工商局确定为全省唯一的企业年报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国率先实行仅通过宣传和通知企业联络员一次的方式督促企业年报。全市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准确把握试点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向企业传递依法公示信息、积累信用价值的强烈信号。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向全市企业进行一次通知,提醒按时报送公示年度报告。截至6月30日2016年度企业年报结束,全市应年报企业12.8万户,按时年报11.2万户,年报率87.98%,实现了宣传指导常态化、行政投入减量化、社会效果最大化,试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为构建企业年报工作长效机制积累了经验。个体工商户年报率95%,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91.9%,均高于上一年度年报率。 四是积极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经积极汇报争取,国家工商总局批复同意在我市设立商标注册受理窗口,这是继济南、青岛和济宁之后,工商总局在我省设立的第四个商标注册受理窗口。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启动运行,开展商标注册申请受理等业务。市工商局派驻窗口人员主动开展服务,指导企业完善材料,上半年累计受理商标注册申请455件,接受商标咨询、查询660人次,受理区域除我市外,还辐射省内其他4市及江苏、浙江两省。深入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目前,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76746件,居全省第三位;中国驰名商标55件,居全省第6位,山东省著名商标277件,居全省第5位;地理标志商标、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分别有24件、48件,均居全省第8位。上半年,全市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4件,42家企业进行了商标马德里国际注册。 五是大力提高登记服务效能。将私营企业登记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局,授权县区局核准冠“临沂”企业名称,方便了企业就近办理登记事务。优化企业登记受理、核准流程,在市局探索实施“受理审核合一制”的基础上,向各县区局延伸,改一人受理、一人核准为一人负责、一办到底,提高了登记注册效能。目前,全市工商系统企业登记时限由法定15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以内,部分登记事项实现了当场办结、当场发照。大力推广应用“网上登记”系统,清理规范并向社会开放了市、县两级企业名称库,方便了申请人自主查询申报企业名称。 六是构建“僵尸企业”强制退出机制。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等重大政策,依法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对连续两个年度未年报、未纳税申报的企业进行逐户核查、分类处置,唤醒一批,规范一批,吊销一批,共吊销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506户,有效解决“僵尸企业”挤占社会资源的问题,为有潜力的企业发展腾出了市场空间。认真贯彻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部署,积极参与环保治理、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上半年共责令4038户无照经营者限期办照,依法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不具备市场准入条件的无照经营者705户。 七是加快构建企业信用监管机制。将工商部门掌握的企业登记、备案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企业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并将归集到的其他部门许可、处罚信息记于企业名下,对抽查发现公示信息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联系的企业,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利用,有效减低了企业交易风险。制定出台了“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细则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了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库,初步构建起了随机抽查工作制度体系,促进了执法检查行为规范。积极落实对失信企业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措施,推动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银行贷款、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对违法失信企业予以限制或禁入。上半年,共将211户公示信息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和“失联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016年度企业年报结束后,全市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将15332户未在按时年报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上半年,全市有3589户企业修复信用记录,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逐步形成。 二、上半年全市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2017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0239户,新增注册资本(金)总额829.8亿元。截至6月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51.2万户,注册资本(金)总额759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34.6%。市场主体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市场主体总量持续增长,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速度减缓。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数量在商事制度改革前34.6万户的基础上,连续3年保持较快增长,净增长16.6万户,较2013年底增长47.9%,市场主体总量位居全省第七位。上半年,全市新登记企业1.8万户,同比增长22.7%;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1万户,同比下降14.2%;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110户,同比下降12.9%。平均每天登记市场主体279户。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同比下降3.9%,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减少,占比下降,是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发展减缓的主要原因。 二是企业比重逐步扩大,市场主体组织结构明显优化。截至6月底,全市实有企业14.4万户,注册资本(金)总额690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35.8%,其中国有、集体企业1.1万户,注册资本(金)98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13.8%,外资企业1021户,注册资本293.2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9%、9.8%,私营企业13.1万户,注册资本(金)571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41.8%;实有个体工商户35万户,同比增长11.9%,资金总额281.2亿元,同比增长30.5%;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万户,同比增长12.0%,出资总额417.0亿元,同比增长19.6%。企业数量增幅比市场主体数量平均增幅高了10.2个百分点,占市场主体总量的28.1%,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实现“个转企”3716户。通过实施“三引一促”、推动企业“二次创业”,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总额较快增长,注册资本(金)增幅较户数增幅高19.1个百分点。 三是私营企业发展活跃,带动就业贡献明显。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活力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潜力有效释放,私营企业受到投资者广泛青睐,在市场主体发展中最为积极活跃。上半年,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17607户,注册资本(金)71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和27.9%,占新登记市场主体的35%和86.7%。实有私营企业13.1万户,注册资本(金)571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和41.8%,保持高速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更加突出。创业的积极活跃带动了就业的持续增长。到6月底,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累计安置从业人员178.6万人,同比增长17.3%,在安置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优势产业持续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彰显初步成效。临沂商城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商贸物流企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商贸物流企业7041户,同比增长8%。工业领域八大产业健康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木业、建材企业户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9%、34.4%、35.7%、48.1%。新技术、新产业加快发展,上半年新登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户数同比分别增长47.2%、9%。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格局更为明显,全市共有3520户企业退出市场,低端落后产业市场主体比重减少。 三、工商部门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市场主体发展方面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工商局将认真贯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部署,按照打造审批项目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的要求,继续将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几项的工作: 一是实施“多证合一”改革。按照全省统一部署,与相关部门密切协调,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整合信息采集类、记载公示类、管理被查类证照(整合种类实行全省统一,目前,省工商局已经会同省编办、省审改办等部门经过梳理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初步建议拟与营业执照整合的涉企证照事项共28项,报省政府研究确定后下发实施),由工商部门将直接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其他部门不再核发被整合的证照,通过与工商部门共享相关登记信息获取企业情况、满足管理需要,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大幅度缩短企业准入时间,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促进就业创业降低门槛。同时,规范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逐步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 二是推行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发放电子营业执照。保留窗口登记的同时,应用涵盖所有业务、适用所有企业类型的网上登记系统,实现各类型企业的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各个业务环节均可通过互联网办理,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应用电子营业执照签发、管理和应用系统,依当事人申请依法发放纸质营业执照或电子营业执照,推行“零见面”的发照模式。充分利用电子营业执照便携、权威、安全的特性,发挥其在亮照经营、身份认证等领域的应用,服务企业“一照走天下”。稳妥推进企业名称改革,向社会开放企业名称库,应用企业名称比对系统,为企业自主申报名称提供更多方便。 三是实施小微企业“双升”战略。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实施方案,结合近年来已经在全省率先开展的“个转企”和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工程,发挥掌握小微企业基础数据的优势,明确培育对象,加强行政指导,帮助企业设计科学规范的治理结构,引导选择符合登记政策、贴合企业实际的组织形式,精准推进小微企业治理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更好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落实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引导木业、建材、化工等产业低端企业兼并重组、升级改造。 四是强化企业信用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认真组织开展“红盾利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不正当竞争、传销、虚假违法广告违法行为,加强网络市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以企业年报公示信息、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等为重点,开展“双随机”抽查,将违法失信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推进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完善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惩戒机制,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失信被执行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失信市场主体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营造良好环境。 谢谢大家。 |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