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852681291/xtmlwh/2019-0000027 发布机构 临沂市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19/01/29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201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第二届沂蒙“乡音乡韵”展演季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
201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第二届沂蒙“乡音乡韵”展演季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

时间:2019年1月29日

地点:临沂市行政服务中心542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永凤

发布人: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岳伟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多年来对我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2019年1月28日至3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至二月初二),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全市非遗保护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期间,我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努力为全市人民奉上一道丰厚的节日文化大餐。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3个方面的内容。

一、主要活动

一是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1月28日至3月8日在市文化中心的文化馆一楼美术馆展示厅,以县区为单元,设立非遗项目作品及民间艺术品实物专区,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果,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内容、意义及成果概况。同时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

二是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展演。2月9日至2月16日,在市文化馆一楼群星小剧场,将组织全市非遗优秀剧目进行展演。用连续8场的精彩戏曲演出,陪伴广大市民欢欢喜喜过大年。

三是举办第十九届民间秧歌会活动优秀节目展演。2月19日,在市文化中心南门广场,将邀请全市的龙灯、旱船、秧歌等民间队伍进行展演,以传统的贺年方式向全市人民拜年。展演现场将评出优秀队伍,并颁发奖杯。

四是好客山东亲情沂蒙贺年会活动。1月18日-2月19日,开展(贺年游、贺年礼、何年宴、贺年乐、贺年福)等活动

五是年画艺术展。2月1日—28日,市博物馆。

六是举办“非遗月”系列活动总结演出。3月8日,在市文化馆一楼群星小剧场,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第二届沂蒙“乡音乡韵”展演季系列活动总结演出。

七是记忆乡愁老物件新春特展。2月1日—28日,市博物馆。

八是各县区系列展演展示活动。“非遗月”期间,全市各县区、有关单位围绕“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共65项,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

二、活动特点

(一)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今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有关要求和部署,以“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为主题,充分展现我市非遗助力脱贫取得的丰硕成果。比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中,将展示部分县区的扶贫成果。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非遗月”期间,各县区、各单位紧密结合本地非遗特色,积极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遗系列展演展示活动,涵盖展览、展演、比赛、体验、培训等多种形式。其中,我市的“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柳编成果展,还受邀赴省非遗保护中心进行展览。

(三)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为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非遗月”期间,部分县区将在景区举办一系列非遗展演展示活动。比如在天上王城景区、费县天蒙景区、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等将进行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展演展示。

三、我市非遗主要成果

借此机会,我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简要情况给大家通报一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逐步健全完善非遗保护体系,保护抢救了一批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体系和传承机制不断健全,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和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41项、市级210项、县级980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22人、市级151人、县级275人;建成县级历史文化展示厅9处、乡镇历史纪念室111处、村情民俗展示室246处(其中42个被评为全省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十百千”工程示范点),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非遗展览展示活动已达千余场次,参与观众上百万人次。其中,还连续举办了四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及与连云港市、日照市联合举办了苏鲁两省三市非遗赶大集活动。非遗作为沂蒙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已成为临沂的一张靓丽名片。

同时,我们不断提高非遗的传承和实践能力。近年来,全市各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收徒500余人,选送230余名非遗传承人到山艺、山工艺等高校学习深造;举办各类非遗保护培训班,建立非遗展厅和传承人工作室,每年培训学员800多人次。“柳琴戏”涌现出了“文华表演奖”、“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刘莉莉等一批优秀传承人。草柳编传承人杨进邦入选国家级非遗大赛评委,木旋玩具传承人樊继美被评为省“十大模范”传承人。郯城“中国结”、临沭柳编、兰陵美酒、莒南石雕、沂蒙小棉袄等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品牌,在保护中生产、生产中保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木旋玩具”、“彩印花布”、“柳琴戏”、“剪纸”等非遗项目多次组织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并远赴美国、澳大利亚、埃及、韩国、日本及港澳台地区进行展览交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我们还大力实施了“非遗+”文化精准扶贫工程,不断拓展非遗助力扶贫的新路子。目前,全市已有传统工艺类企业有148家、家庭作坊近万户,带动就近就业人数10万余人,其中残疾人、特困人群2000余人,新华社、人民日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2018年,全省评选推出的“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20个,我市入选了3个。9月份,全省文化助力扶贫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临沂进行典型发言,并且在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论坛上,临沂作为全国5个典型之一,也进行了交流发言。非遗项目“费县手绣”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授予了“全国就业扶贫基地”。

朋友们,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临沂人应尽的责任,非遗工作者们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大美新”临沂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以上是我市庆祝201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第二届沂蒙“乡音乡韵”展演季活动及我市非遗保护的简要情况。欢迎广大记者朋友给予宣传报道。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