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投资30亿元的郯国古城项目在郯城县奠基,吸引来30亿元的投资,凭借的正是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当地文化旅游业的“领头羊”,“文化+旅游”的模式实现了双赢。郯城县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变成产业,这个县通过一系列“文化+”模式,让特色文化孵出优质产业。
精心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这个县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刚刚奠基的郯国古城项目实现了这一目标。据了解,郯国古城以郯城仁、孝文化为灵魂,深入挖掘当地的东夷文化、儒家文化、孝文化、兵法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集文化休闲、民俗体验、市井消费、主题游乐、养生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项目。预计每年吸引、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产值27亿元,带动1万余人就业,每年实现利税2亿多元。
银杏种植是郯城县的传统优势,全县银杏面积达30万亩,拥有各种规格的苗木3亿余株。立足丰富的银杏资源,该县着力打造4A级“中华银杏文化生态园”风景区,景区建成后,将成为集生态观光、娱乐休闲、餐饮住宿、特色购物等于一体的鲁南苏北最大的文化生态旅游区。同时,全球首家银杏森林养生温泉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10月1日试营业。项目以地热温泉和银杏资源为核心,将打造成总部基地、酒店客房、旅游观光为主要功能的休闲服务度假村,极大地提升当地的旅游档次。
郯城境内马陵山脉纵贯南北,齐魏时期的“马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3000年的古郯文化,形成了倾盖亭、郯子庙、孝妇冢等众多景点,仅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就有66处。为尽快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县到文化产业强县的转变,该县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加快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围绕“东线马陵山景区、西线沂河景观带、中部古郯文化区”的“一区两线”旅游发展格局,加大资源规划整合,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在县城东部,围绕沭马风景旅游区建设,突出打造兵学文化、地质科普文化和生态休闲文化,重点抓好古战场遗址公园、麦坡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在县城西部,围绕沂河景观带建设,突出银杏生态文化、沂河文化,重点抓好新村古银杏生态旅游区、重坊中华银杏种质资源公园、马头古镇的开发建设。在城区驻地,突出孝悌文化和中华徐氏文化游,重点抓好郯国故城遗址公园、中华徐氏始祖陵和神舟古栗园的开发建设。
在郯城县,传统文化与现代手工业、电子商务的结合也碰撞出了新的火花。红花镇有中国结加工的传统,目前中国结品种已发展到4大类、1000多个品种,辐射带动周边6万人就业,产品出口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6亿元。除中国结外,该县草柳编、民族乐器等传统工艺强势崛起。依托10万亩杞柳种植优势,该县扶持万全工艺、沙墩顺发、新世纪等龙头企业积极搞好杞柳制品新品种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杞柳制品已达60多个系列,产品远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 2亿元。“金条银条不如柳条,闯东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庙山镇薛庄柳编一手打特色牌,一手靠电商,全村产业规模发展越来越大。为了规范薛庄柳编发展,推动柳编品牌化与特色淘宝村打造,去年庙山镇在村头专门筹建了电子商务园,实现了特色文化与电子商务的有效结合。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