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沭县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以“城乡规划全域化、基础设施功能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产城融合互动化”等“四化建设”为抓手,突出“县城区建设改造、小城镇提质扩容、农村社区增量提速”三个重点,探索了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常驻城镇人口34万人,城镇化率达54%。
一、加快城乡规划全域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坚持 “全域临沭、组团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系统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县、镇、村三级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功能配套上无缝衔接。高标准编制了《临沭县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和旧村改造、“两区同建”、“四供两排”、城市风貌等21项专项规划,中心城区控规覆盖率达到100%。7个镇和17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完成。大力推进“阳光规划”,制定出台了《临沭县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实施细则》、《临沭县城市地下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等9项制度,严格落实城镇建设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
二、注重基础设施功能化,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在城区,坚持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并举,先后完成了城区16条主次道路的建设改造任务,形成了“三环九纵十二横”的城市路网格局。投资1.96亿元实施了城区供暖扩容工程,供暖入网面积扩大到528万平方米,比扩容前增长了3.5倍。投资1.2亿元敷设燃气管线300公里,发展居民用户2.6万户。投资1.7亿元在全市率先建成了集污水收集、处理、中水回用、污泥处置等于一体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综合体。投资2.8亿元改建了面积1700多亩的红石湖公园和苍源河湿地公园。对130处街头绿地进行了改造提升,新增绿化面积35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4.7%,投资710万元在全市各县中率先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工作。先后对16个城中村、32个单位棚户区实施改造,拆除房屋1.3万套,腾空土地约6400亩。建设安置还建楼320栋160万平方米,安置住户1.2万户。投资106.7亿元开发建设商住小区32个500多万平方米;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8923套,入住率达95%,连续三年代表市政府顺利通过住建部和省住建厅开展的房地产综合执法检查。新城区完成征地3500亩,“四供两排”项目、“两横六纵”道路建设和文化中心、县人民医院新院等民生工程陆续落地,鲁商城市综合体、澳林国际商贸城等商务项目和沭河花园、颐和御园等居住区建设齐头并进。在镇街,大力实施小城镇提质扩容,县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以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镇街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新市镇”,全县小城镇建设平均每年基础设施投资达15亿元以上,所有镇街均建设了标准化示范一条街、休闲健身广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镇镇通天然气,城镇垃圾处理率达到100%,青云镇、蛟龙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在农村,深入推进以“两区同建”为主要内容的“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建设,探索出以桃官社区为代表的中心村聚集型、以永安社区为代表的联村迁建型、以青云社区为代表的小城镇吸纳型、以岌山花园社区为代表的村企联建型、以尚庄社区为代表的城郊村改造型5种成熟模式。累计投入10.5亿元,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7处,搬迁村居66个,安置居民1.3万户,为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建设用地6300余亩。
三、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资源均衡配置。全力推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镇村辐射延伸。一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巩固提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成果,投资4亿元实施了136个校舍标准化和“全面改薄”项目;每年为每个农村小学至少新增一名教师,全县农村学校的校舍建设和师资配备全面提升。二是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投资5亿元的县人民医院新院、第三人民医院以及5个镇街卫生院公共卫生楼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已签约13.8万户、48.2万人。三是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以被列入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和全省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示范县为契机,完成了720公里的村级公路建设任务,投资4.1亿元对11条县乡公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全市率先开通城际公交,道路通达率、公交化运营率均达100%,客车通村率达90%。四是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在全市率先编制了《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成立城乡供水服务总公司。完成了7个镇街管网建设,30万农村居民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城乡集中供水覆盖率达85%,实现农村与城区用水“同源、同网、同质、优价”。五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镇街全部建设了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通过市场化运作年均投入3200万元对全县236个行政村居实施了环保保洁一体化管理,覆盖率达100%,2015年在全省率先成功创建“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县”。六是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全面提升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每年按照450元的标准配备生活用品,集中供养五保老人伙食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天15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370元/月/人、2600元/年/人;投资5600万元的残疾人康复中心、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成使用。七是推进城乡便民服务一体化。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为支撑、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为基础的便民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为群众提供贯通城乡、设施一流、便捷高效的政务事务服务。
四、实施产城融合互动化,打造宜居宜业新城镇。规划建设了50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41平方公里的苍马山风景旅游区、22.8平方公里的滨海高新区、12平方公里的北城新区,依托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型肥料、生物医药、电子照明、休闲旅游等主导产业,促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向城区汇聚,推动各产业区和主城区协调发展,辐射带动镇街产业园区优化升级。扎实推进“创业临沭”工程,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9亿元,建立创业就业基地57处,成为全市唯一的“山东省创业先进城市”。借助“两区同建”流转土地2.14万亩,建设农村产业园区20处。其中,投资15亿元的蒙山高端智能农业装备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投资1.3亿元的金正大农业科技示范园、投资5800万元的史丹利荷兰现代农业示范园、投资3680万元的龙潭万亩渔业园、投资1300万元的朱村现代农业生态园相继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带动周边农户3.5万人就业,户均增收1.2万元。(市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