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山东创新型省份建设成效。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山东2019年确定了2020年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的总体目标,去年省级科技资金增至100亿元以上,是2018年的3.7倍,带动市县投入140亿元;今年,省级科技资金达到120亿元。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聚焦聚力八大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平台、大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规划,创新型省份建设成效显著,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5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山东被列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激励对象。
启动建设22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
“枣庄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成功引入‘直接生长法制备硅管靶材’等4个高新技术孵化项目,打破国外垄断的‘固态全无机电致变色智能玻璃’中试线、被誉为‘黑科技’的‘图像光导识别芯片’等多个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省科技厅副厅长于洪文说。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围绕“十强”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全省已启动建设2批共22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正在实施和确定要实施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97项、产业化项目175项,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水平创新平台52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7个、创新创业人才422人,产业创新需求有效牵引激发了创新活力、凝聚了创新合力。
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打造“四不像、四都像”的创新创业特区,是山东去年初开始实施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在建的22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中,按地域分,济南、烟台和青岛共11家,占总数的一半,体现了济青烟“三核”引领作用;按产业领域分,高端装备领域4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医养健康和医药领域各3家,体现了山东的优势产业领域;按牵头单位性质分,依托企业建设的最多,达13家,体现了创新创业共同体围绕产业链布局的特点。
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
企业强则产业兴。截至目前,全省有高新技术企业11466家,居全国第6位;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速0.79%,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4.37%,比一季度提高1.44个百分点;全省登记技术合同7617项,成交额343.72亿元,成交额同比增长61.58%。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努力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涌现、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于洪文说,大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山东特别注重开展了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截至目前,全省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77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523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42家,分别居全国第三位、第二位。截至上半年,全省在孵企业数量达到2.5万家。到目前为止,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企业14478家。
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陈成刚介绍,山东坚持将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不断通过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普惠性创新政策扶持体系,推动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
高端创新资源“聚合效应”初步形成
院士是高端创新资源的典型代表。两年来,山东积极打造院士恳谈会品牌,以活动聚人才,以活动引项目,加快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落地。今年的院士恳谈会,更是提前筹划、及早入手,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征集了189项重大需求项目清单,组织专家论证后,梳理出99项,积极对接重大需求相关领域院士专家,最终与院士专家达成合作意向55项,现场签约40项。
高层次科技合作全面深化,高端创新资源“聚合效应”初步形成。成立了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已聚集579名海内外院士专家成为会员,在此基础上,围绕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山东重点产业领域,今年成立了10个专业委员会。同时,鼓励各市建设“院士驿站”“院士之家”等平台载体,形成了与院士合作的长效机制。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住鲁院士86人,国家杰青85人,累计推荐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48人(家),遴选泰山学者1529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970人。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