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旧动能转换 >> 相关政策和执行情况 >> 正文
临沂市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闯出新路径

近年来,临沂市按照“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闯出新路径”的定位,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从做好顶层设计入手,突出重点、统筹谋划,不断优化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工作推进体系、动力转换体系、要素保障体系,全面夯实新旧动能转换根基。

激活“三大动力”

拓展动能转换空间

改革要有路径。机制、开放、创新,是临沂找到的改革的三大动力,为动能转换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加快机制改革。这是关键性一步。临沂在坚决落实省九大攻坚行动基础上,谋划了十项改革攻坚任务。开展亩产效益评价,制定要素配置差异化政策,成为全省第一个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亩产效益评价工作和全省唯一评价范围覆盖规模以上、规模以下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的市。充分释放了企业发展的生产力。整合国有资本,重组整合九大企业集团,构建国资“大监管”格局。

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区域发展。临沂全力推动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主动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加快路网联通、产业协同、旅游合作,发起成立淮海经济圈文化旅游联盟,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新格局。全面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先后获批设立省级“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1—11月份,全市进出口总额1005.5亿元,增长36.5%;举办首届进口商品博览会,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突破3100家。

坚持创新驱动。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临沂深化产学研合作,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成果向临沂集聚,660家企业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院所开展合作,引进院士及创新团队500多人,签署合作协议180多项,引进转化科技成果420多项。

加快企业研发平台建设,近三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9个,其中院士工作站19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家,先后建成7个国家级科技创新产业基地、1个国家试点创新型产业集群、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动力转换,一个以创新引领发展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落实“三个坚决”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始终以坚强意志、坚决态度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全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坚持“高点定位”优布局,打造良好产业协同生态。围绕发挥比较优势、规模效益、辐射带动、协作配套、支撑作用、服务能力等六个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在淘汰落后产能,持续做好“四上四压”基础上,对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逐个制定工作方案,推进实施实施“十优产业倍增”和“名企培植”计划,“千企千项千亿”技改工程、企业上云三年计划等,构建特色突出、配套协作、链接紧密、资源节约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1—11月份,全市实现传统产业产值3525.8亿元、增长9.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5.8%、2000余家企业开展上云服务;“四新”产业投资增长13.3%,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39.9%。

坚持“平台战略”强支撑,打造高能级产业集聚载体。加快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天河超算淮海分中心、钢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落户临沂。做响集群品牌,树立临沂制造的整体形象,叫响“临工机械”“鲁南”“罗欣”等全国知名品牌。高标准完善产业集聚园区基础设施和各类配套,引导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成。生物医药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工程机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临沭新型肥料被授予“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

聚焦“三个关键”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

项目是承载动能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临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落实“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机制”,创新构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探索形成“项目储备手册、落地地图、多图联审、标准地出让、重大项目帮包、亩产效益评价、金融风险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七步工作法,加快了项目落地。

强化项目策划储备。这是培育新动能的基础。临沂结合产业导向、环境保护、能源消耗、投资强度及效益等因素,策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动态纳入省“四个一批”项目库、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储备库。目前,省“四个一批”在库项目3602个,市新旧动能转换储备项目300个、总投资4100亿元。

加快项目落地推进。为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临沂成立由市级领导牵头的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专班,建立领导干部帮包项目制度。聚焦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和项目落地推进,开展“十优”产业小镇和项目建设擂台赛,在全市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创新工作运行机制。一切以项目为中心。临沂克服疫情影响,建立常态化线上招商机制,采取“网上谈”“云招商”等方式,确保项目招引不停步,甘李药业、修正药业、恒大旅游、绿地展览、京东物流等一批延链补链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聚焦项目生成、审批、落地、运营、监管等环节,构建重大项目落地服务机制并成立市级调度中心,统筹推进各类项目建设。

强化“三大支撑”

加快构建保障体系

强化交通支撑。交通是物流的载体。临沂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物流集散地,没有强大的交通网络,物流业难以上规模、迭代升级,进而影响关联产业的发展。为此,临沂加紧布局立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米”字形高铁网,加快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鲁南高铁和岚罗高速、新台高速、京沪高速改扩建建成通车,临沂启阳机场航空口岸正式获批开放,临沂公铁联运物流园、山东高速鲁南高新物流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先后获批成为全国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全国公路枢纽城市、铁路枢纽城市、全国综合运输示范城市、绿色交通示范城市。

强化人才支撑。人才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临沂开展“才聚沂蒙”行动,创新提出23条“一揽子”支持政策,构建完善全类别、全方位、全周期“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政策体系。在全省率先成立人才工作集团,首创市场化、全链条人才服务模式。成立沂蒙商学堂、博士创业园、人才金融“1+N”服务平台,建立高层次人才储备库、重点企业人才技术需求清单等制度,2020年以来,完成475名高层次人才入库审核,征集201家企业人才技术需求304项,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8人,争取省急需紧缺人才项目19个、数量居全省首位,加速人才向临沂聚集。

强化园区支撑。当今区域发展,项目的竞争演化为园区的竞争。因为园区是要素资源的集成,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临沂全面推开“党工委(管委会)+”开发区改革模式,落实“飞地”政策,推动优质项目向园区集中。赋予市属开发区29个领域144项市级行政许可管理权,形成涵盖管理体制、职责权限、运行机制等在内的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大大加速了项目的落地。

完善“三个保障”

引领高质量发展导向

完善财税金融保障。资金是动能转换的能量。临沂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募集,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全市累计发起或参与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17支、基金认缴总额67.3亿元。组建市级融资担保集团,设立市级应急转贷基金,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考评,助推信贷投放。加大直接融资,罗欣药业、山东玻纤成功上市,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2家。

完善土地保障。土地是项目扩张重要的要素资源。临沂探索“标准地出让”改革,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新型产业用地管理暂行办法。持续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用地处置专项行动,推动土地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建成全省首个市级“读地云”平台,112个地块、9071.5亩产业用地纳入平台公开推介,实现企业找地一键直达。

完善政策保障。动能转换,规划先行。临沂编制《临沂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并在全省第一个获批,配套出台《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等40多个配套政策文件,形成覆盖全域、衔接配套的政策规划体系。制定“十优”产业专项规划,围绕“十优”产业,谋划“两圈一港多轴”产业格局和各县区产业定位、发展方向,为培育现代产业新体系提供规划引领。

打造“三个环境”

持续改善服务质量

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临沂落实“放权、精简、集成、共享”要求,制定优化营商环境22条意见,让“跑一次”为上限、“不用跑”为常态,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办事不求人。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号通行”,能上网办的“网上办”、需现场办的“一次办好”、重大事项“全程帮办代办”,1—11月份新登记市场主体20.98万户、增长20.76%,总量突破100万户。工业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探索实行“拿地即开工”,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等审批模式,从供地到办理施工许可时限压减至6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70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常规业务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

打造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临沂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排查政府招商引资、债务融资、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等方面的失信行为,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启用企业二代征信服务系统,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信而威、企业信而旺、个人信而立、社会信而荣”的诚信格局。

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临沂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构建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工业污染、扬尘、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等专项治理。1—11月份,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6,同比改善14.3%,改善幅度居全省第6位。打好碧水保卫战,在全省率先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沂水县作为河长制落实激励县,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14个国省控断面和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抓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累计建成危废利用处置项目39个;加强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累计处置医疗废物5000多吨。

巍峨蒙山,蜿蜒沂水,见证着临沂新旧动能转换坚实的步伐。能量满满,奋斗不止,大美临沂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下一个五年进发!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