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旧动能转换 >> 先进经验做法 >> 正文
青岛主攻四大方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当前,青岛正踏上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能不能走得稳、走得好,顺利、快速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关键。记者从10月30日举行的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工作调度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青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施产业集聚提升、区域发展提速、创新创业提效、“双招双引”提质、营商环境提优等“五大行动”,“一业一策”促转型、“一区一策”谋发展,出实招、见实效。接下来,青岛市将坚持三个一体推进,即坚持稳增长与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坚持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一体推进、坚持壮大国有企业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一体推进;聚焦四大主攻方向,即主攻重点项目建设、主攻产业转型升级、主攻高质量“双招双引”、主攻重大事项突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创出新局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在产业。今年以来,青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新动能不断积聚。其中,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青岛着力打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加快5G产业布局,建成全国最大规模的5G智能电网实验网;前三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1.6%、114.1%。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加大技改投资,提高技术改造综合奖补比例和上限,前三季度完成技改投资86.5亿元;关闭淘汰450家落后化工企业;“四新”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项目的比重达到43.1%。

青岛以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对各类要素资源的集聚整合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引领能力持续加快。今年以来,青岛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前三季度集聚高端研发机构近50家、高端人才8000余人,搭建创新创业平台100余个;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问海计划”立项18项;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下线,中科院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青岛研发基地落户;青岛国际技术交易市场、蓝谷海洋技术转移中心投入运营。发布“青岛创投风投十条”,已有160家创投风投机构注册落地,实缴管理规模771.1亿元。人才支撑能力持续增强。1-9月,新引进人才20.4万人,总量突破205万,驻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达48.6%。

国家战略不断叠加,青岛站上开放发展的新风口。10月28日,商务部官网发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上合示范区建设有了具体推进的“指导手册”和“操作指南”。目前,上合示范区引进实体类项目53个,总投资近670亿元;开工项目19个,总投资173亿元;多式联运中心开行国内外班列16条,集装箱作业量同比增长35%,238家贸易企业入驻示范区,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2%。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展顺利。获批以来,青岛自贸片区106项试点任务全面推进,新注册企业800余家,在建项目51个(不含保税区),总投资474亿元。

“双招双引”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新旧动能转换靠项目,增加项目靠招引。今年以来,青岛高效推进“双招双引”。招引理念平台化,成功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创意青岛大会等重大活动。其中,央企青岛行活动落地项目32个,总投资772亿元。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招商平台150余个,依托平台推进、承接招商项目900余个。变重大招商项目“自下而上”逐级推进,为“自上而下”顶格推进。目前,全市四大领导班子成员聚焦“双招双引”,对接企业2000余次,成功推动青岛与华为、正威、启迪控股等大企业战略合作。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5.3%,增速创近50个月新高,稳居全省首位。

改革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第一动力。今年以来,青岛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其中,国企改革成效明显,青岛发布市属企业109个混改项目,前三季度,市属企业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6.5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85%。民营经济逐步壮大,1-9月,民间投资在建项目2788个,投资增长20.3%,同比提升28.7个百分点。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3.3万户,增长11.4%,其中企业8.8万户,增长29%。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突破。出台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探索“管委会+公司”“法定机构”等体制模式,着力将功能区打造成为汇聚各类高端创新要素的“强磁场”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