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文件 >> 正文
标题 临沂市农业局关于印发《临沂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索引号 1585729837/nwh/2022-0000061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文机关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发文字号 临农字〔2016〕6号
成文日期 2016-02-17 发布日期 2016-02-18
统一编号 效力状态

临沂市农业局

关于印发《临沂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临农字〔2016〕6号


各县区农业局、各开发区农业工作部门、局直各单位:

为转换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局成立了种植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临沂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意见》,现予印发,请按照意见中“四突出、五推进、五注重”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有力支撑。

各县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请于3月15日前报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


临沂市农业局

2016年2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临沂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1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现制定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出指导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工作决策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为主线,以“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为方向,以“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种植业产业结构,夯实现代种植业发展的基础,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大局提供持续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稳定粮食生产,突出产能提升。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持续增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防灾减灾,推广绿色增产模式,持续提升粮食产能,保持粮食产量基本稳定,确保全面完成粮食安全考核任务。

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势。根据我市区位优势、生产基础、资源禀赋、市场条件等因素,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培育壮大、做优做精具有区域特色的种植业主导产品和特色品牌。以“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为旗帜,将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提升种植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增效增收。遵循经济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信息和市场办法引导、指导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增效增收为中心,推广粮油、粮菜、粮薯兼做套种,提高土地产出率,提升种植收益率,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健康发展。

4、尊重农民意愿,突出扶贫攻坚。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指导和样板示范,调动农民群众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搞好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我市有51.7万贫困人口,其中有8.5万人具有劳动能力,种植业结构调整要与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突出农业行业扶贫,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帮助贫困群众增加生产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由被动“输血”变为自身“造血”,实现整体脱贫。

三、调整重点

1、适度推进粮改油。花生是和玉米同季的重要油料作物,近年来我市夏花生特别是麦茬花生发展迅速,全市260万亩花生中,已有60万亩麦茬花生,其栽培技术已经完善,收获产量和种植效益稳定,同时花生又是豆科根瘤作物,种植花生具有保护地力的生态效益,花生秧和花生壳是优质饲料,收售渠道畅通,不存在秸秆焚烧的问题,在临沭、莒南、沂水、费县等花生产区,重点推广玉米改种花生,适当压缩玉米面积,发展麦茬花生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

2、积极推进粮改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人们对营养健康愈加重视,对小杂粮的需求也日见增多,小杂粮是我市传统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近年来我杂粮生产发展较快。在杂粮品类中,谷子、地瓜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与之配套的种植机械也已研发应用,成功解决了谷子、地瓜等杂粮生产费工多的状况,谷子、地瓜近年来产量和价格均呈稳定抬升趋势。在玉米结构调整中,推进蒙阴、平邑、沂水、费县、兰陵等丘陵地带,将高耗水的玉米改种节水抗旱的谷子、地瓜等杂粮作物,对于优化我市种植结构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3、因需推进粮改饲。我市是畜牧生产大市,近年来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大力推进种养结合,实施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以养定种,根据养殖业发展规模,积极发展青贮玉米和和苜蓿等饲用牧草,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产业融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

4、因市推进粮改特。我市是农产品生产大市,产品行销全国,部分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种植效益良好,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要紧跟市场动向,积极扩大马铃薯、特色杂粮、专用小麦、优质水稻、特用玉米、优质蔬菜、精优果品的种植规模,满足市场需求。

5、大力推进深加工。在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同时,要积极推进种植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产加销结合,推进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物流服务业,促进农产品产区与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园、物流配送营销体系的紧密衔接,打造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工作重点,强化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和支撑

1、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注重示范引领。重点做好“两靠”,一是靠“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和质量效益;二是靠“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打造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样板区和示范点,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促进全市种植业转型升级。

2、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注重规模经营。重点培育“两类主体”:一类是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第二类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创新试点,引导各类服务组织按照社会化分工,各司其职,专业协作,开展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烘干储藏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注重持续发展。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做好耕地资源保护,用地养地结合,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持续推进。

4、注重品牌培育。强化农业品牌主体培育力度,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商标注册及“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实施好农产品品牌“一图、一册、一刊、一屏”四个一展示工程,扩大品牌农产品生产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在结构调整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5、注重科技支撑。加大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农业科研攻关和推广资金投入,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农民科技素质,大力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探索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提升种植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推进种植业生产过程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撑。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