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文件 >> 正文
标题 临沂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智慧交通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索引号 1585729837/jtysj/2022-0000033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公路
发文机关 临沂市交通运输局 发文字号 临交政字〔2016〕40号
成文日期 2016-06-02 发布日期 2016-06-02
统一编号 效力状态

临沂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智慧交通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临交政字〔2016〕40号


各县交通运输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关于推进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智慧交通建设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临沂市交通运输局

2016年6月2日


关于推进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智慧交通建设的意见


交通运输现代化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战略任务。智慧交通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交通领域体制改革、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顺应新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新趋势的重要手段。为切实推进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智慧交通建设工作,结合上级有关要求,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为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趋势,把“大美新”临沂建设推向新阶段,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并把智慧交通建设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建设智慧交通,是临沂交通抢占未来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把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战略举措。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化的引领作用,实现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运行监测、行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是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出行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市交通系统必须充分认识建设智慧交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扎实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五个交通”工作部署,围绕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坚持以提供人性化的交通服务为目标,以智慧路网为基础、以智慧运输装备为载体、以智慧出行和智慧物流为重点、以智慧交通运输管理为手段,全面建设服务优质、运行高效、节能环保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把临沂建设成为产业高端、管理高效、生活便利的智慧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设目标

到2018年,推动实现全市智慧交通协同发展和全面提升,基本建成服务综合、管理智慧、决策科学的现代化运输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智能化水平,着力提高企业运营信息化普及程度,显著增强管理部门行业监管与治理能力,达到全省领先、国内一流发展水平。具体建成:

1个平台:沂蒙交通在线平台。

1个中心: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

3大体系:智慧交通行业管理体系、智慧交通运输组织体系、智慧交通综合服务体系。

4项保障:组织协调、政策扶持、业务运行、人才培养。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智慧交通发展总体建设推进

以临沂市智慧交通(2015-2018)总体建设方案为蓝本,明确在交通运输发展的新阶段、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的总体思路、重点领域、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建设任务、技术体系等。研究交通运输信息化推进模式,加强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运输方式以及与其他行业之间信息化发展的协同和有机衔接。积极实施智慧交通建设三年攻坚计划。

(二)加强智慧交通体制机制建设

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智慧交通建设和运营维护体制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智慧交通发展。支持采用项目共建代建、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智慧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交通运输信息采集和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各类主体依法平等使用信息资源,开展高品质、差异化、多层次的交通运输信息增值服务。建立健全智慧交通建设和运营维护的保障制度体系,促进智慧交通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强智慧交通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

建立健全智慧交通标准体系,强化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标准的编制和修订。积极组织和吸引行业与社会力量开展智慧交通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强信息系统、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准入管理,建立智慧交通标准一致性、符合性检测体系和技术平台,形成标准制修订、宣贯应用、咨询服务和执行监督的闭环管理体系。

(四)加强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模式创新

以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切入点,进一步梳理各项业务流程,明确业务信息的内容、标准和传输处理路径,实现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按照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完善管理架构,调整资源配置,加快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业务系统需求分析工作,注重加强业务系统监测和运用决策支持服务技术,建立项目绩效评估机制,完善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五)加强数据采集、管理和应用

完善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功能,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北斗卫星导航等技术提高信息采集密度,增加信息采集种类,全面增强交通运输信息采集、存储和处理能力。制定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切实提高数据质量,强化信息的后台处理、综合分析和深度挖掘,加强数据综合管理,分析经济活动的特点、规律,提高信息的综合应用和共享水平。建成满足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需要的行业数据库,充分发挥数据整合、交换、共享的作用,为智慧交通提供数据支撑。

(六)加强交通运输重点应用领域建设

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管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成应用创新,加快智慧交通示范工程推广,重点开展非现场执法、主动安全预警等的研发与推广。加强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处置调度、交通运输监察管理服务、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路网运行管理、交通工程质量监管、水路运输监管、驾驶员培训、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管理、运营车辆监控、汽车维修行业监管服务、出租汽车信息管理服务、物流信息平台、综合运输服务、交通运输监督电话服务、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客运联网售票等重点领域信息系统的建设。

(七)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制度,提升信息安全预警能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情况报送和通报,完善交通运输密钥管理、终端管理和证书认证体系,为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八)加强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重视并积极引导和促进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建设行业综合管理平台、信用管理系统等项目时,充分考虑交通运输企业的信息需求,预留开放接口,实现行业管理信息化应用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突出交通运输企业在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加快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九)完善公众出行服务

一是整合交通门户网站出行信息,推广移动端公共出行服务软件,强化以出行咨询、出行引导为主的社会公众自助信息服务功能;二是提高服务智能化水准,在整合全市交通信息资源基础上,加快公交卡跨区域使用、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公交电子站牌、公交车及公交站点Wi-Fi全覆盖等建设,逐步增加出行信息的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三是完善汽车租赁网络化服务体系,鼓励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公开出租汽车企业服务水平、诚信等级、服务特色等信息。最终实现出行信息一网可查,出租信息一网可约、客运车票一网可购,公交月卡一网可充。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全面做好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智慧交通建设工作,成立智慧交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智慧交通建设的总部署、总指挥、总调度。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在对总体建设方案理解的基础上,切实把智慧交通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对智慧交通建设的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确保智慧交通建设科学、健康、有序开展。

(二)强化项目建设管理

根据市局相关文件规定,智慧交通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局智慧交通项目建设,所有建设单位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合同管理以及工程监理等制度。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交通运输领域智慧交通建设,但建设方案需经领导小组会同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经审核批准的设计方案及投资计划实施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如需调整设计方案,应提前向领导小组申请,经领导小组批准后准予实施,严禁先立项后规划、先建设后上报。年底依据考核标准将项目建设情况计入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成绩。

(三)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建立健全智慧交通建设投入机制,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资金支持智慧交通发展,并按照项目进展情况,在年度预算中合理安排信息化建设与运维资金,确保智慧交通项目建设和运维资金足额到位;要结合实际,加大社会合作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多元的智慧交通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筹措智慧交通建设资金。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坚定不移地落实交通人才战略,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科技人才观,突出人才在智慧交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科学规划人员结构,合理引进人才,强化信息化技能培训,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化人才交流,鼓励人员多岗位锻炼,全面提高信息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队伍素质,为智慧交通应用系统的建设和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严格智慧交通建设目标考核

建立智慧交通建设的目标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明确各项工作牵头单位为责任主体和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将智慧交通建设纳入交通运输工作年度目标管理,实行目标责任制;不断完善目标考核管理制度,对目标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严格监督考核,加强对责任落实不够和目标完成情况不好的追责问责;制定和完善智慧交通建设绩效评价指导体系,构建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定期考核评价智慧交通建设情况,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