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004449112-06_A/2012-0412001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部门计划总结 发布日期 2012/04/12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临沂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临沂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大临沂、新临沂”建设的关键时期,是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的关键时期。为推动和引导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快我市农业发展步伐,根据《山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农业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 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各级农业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克服极端气候和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金融危机冲击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开创了我市农业工作新局面,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目标均已达到或超过预期,我市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在郯城、苍山、沂水等县实施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完成了郯城、苍山、沂水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和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中心项目建设。郯城、苍山、沂南、临沭、河东等县区被国家列为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县。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农业产能不断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保障了农产品有效供给。

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468.76万吨,比2005年增加80.76万吨,增长20.8%,实现连续七年增产,其中夏粮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被授予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荣誉称号。棉花、花生、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3万吨、80.8万吨、182.86万吨、68.8万吨、28.5万吨和12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8.3%、18.8%、4.6%、10.9%、18.8%;蔬菜产量576.6万吨,与2005年产量基本持平。“十一五”期间,我市农田作业、灌溉、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等主要作业项目的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机耕水平达到96%,机播、机收作业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73%、68%,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64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农业增加值192亿元,畜牧业增加值48亿元,渔业增加值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601元增加到6761元,年均增长13%。

(二)高效农业彰显区域特色,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大力发展我市蔬菜、果业、畜禽、渔业、银杏、杞柳、茶叶、中药材、苗木花卉、木本粮油等十大特色高效农业,突出区域优势,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业一片”区域化发展。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分别达到55%和47%。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的整合提升。强化了南部蔬菜粮油、北部林果牧渔、西部瓜果药材、东部油料果茶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兰山、河东、临沭等县区通过大力发展城郊型高质高端高效农业,打造了一批优质安全的“菜篮子”基地;沂南、沂水等县沿沂河、沭河两岸,发展特色高效蔬菜和观光农业带,打造起滨河优质农产品基地长廊;蒙阴、费县、平邑等县在环蒙山区域发展优质果品和中药材种植,打造优质果品基地;莒南等县在南部邻边区域发展面向“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在东部临港区域发展油料、蔬菜、果品深加工、草柳编制品等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全市有9个先跻身全国粮、油、菜、果百强县。

全市食用菌生产栽培面积达到10.2万亩,年投料34.83万吨,食用菌年总产量达23.86万吨,占全省产量的十分之一,金银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8.47万亩,居全省、全国第一位。总产达到3360万公斤,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2010年,全市蔬菜(含瓜类)播种面积213.6万亩,总产660万吨,总产值108.5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9%。

建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有一定知誉度的瓜菜果生产基地。形成了山东南菜园(苍山)100万亩蔬菜、沂沭河沿岸20万亩出口蔬菜、东红公路沿线20万亩保护地蔬菜、文泗公路沿线20万亩无公害高效瓜菜四个优势区域和产业带。苍山县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和“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蒙阴县被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

以苹果、桃、梨、葡萄四大树种为主的水果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于全省第二位。全市水果面积118.97万亩、产量182.86万吨,分别占全省的12%和13%。其中桃面积52.8万亩、产量109.1万吨,占到全省的35.9%和44.7%,桃果规模遥居全国第一位,我市被授予“中国桃业第一市”称号。2010年茶园面积4.3万亩,产量1223吨。

(三)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着力使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成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核心优势和战略优势。自2010 年起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基地品牌建设。截止2010年8月,累计命名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148处,全市种植业优质农产品基地达到429.496万亩,标准化林产品生产基地达到143.47万亩,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场)达到2651个,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达到40.81万亩;注册农产品商标达到2484件,其中,国家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25个,国家和省名牌产品27个,国家和省级名优农产品13个;认证农产品“三品”累计达到801个,比2005年前(119个)增加682个,涉及种植生产基地296万亩,认证产品年产量达到446万吨。其中,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63个,绿色食品451个,有机食品18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达到16个,居全省首位。共获各种中国特色农产品之乡称号28个。认证数量和累计认证数量均在全省各市中名列第一。莒南县20万亩花生、平邑县(郑城镇)10万亩金银花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2010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指定临沂蔬菜(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49个,占全省的50%。“沂蒙世博菜”极大地提升了“沂蒙”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实施了“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工程”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管力度,全面推行“一册两书三证”管理制度,强化农产品认证,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十一五”期间,全市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23,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8个;建设国家级标准园区4个。先后建成6处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处省级渔业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4处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2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目前,已形成了以市农业质量检测中心和沂水农业质量检测中心两个省级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依托,以各县区农业质量检测站、化验室为骨干,在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点的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全市已建成和在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6个。

(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经济模式。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各县区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分县区规划及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使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突破性发展。由最初的农业领域向林牧渔等各业发展,由发达县区向欠发达县区发展,由小型分散向集中和区域化、集团化发展。经营形式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列全省前三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1780个(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市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农业龙头企业年加工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39%。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9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比2005年增加了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4家,与2005年的27家实现了翻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32家,与2005年的114家接近翻两番。纳入全省产业化统计数据库中销售收入五百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923家,占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十分之一强,位居全省第二位。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61家,过十亿元的8家,过百亿元的1家。实现销售收入894亿。全市外向型龙头企业720家,备案出口基地64万亩。2010年,农产品出口额6亿万美元。龙头企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6万个,农民工就业岗位14万个。中介组织1254家,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9家。全市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71%。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1229家,经工商注册的6147家,吸引和带动农户99万户。年销售农产品664万吨,年经营服务总收入259亿元。农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收入占到农户纯收入的45%。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形成了三大经营模式带动、十大主导产业支撑、东中西部区域互动发展、联结机制不断完善的格局。

(五)循环农业取得长足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初见端倪。

“十一五”期间,国家、省、市、县各级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发展农村沼气。从2007年起,市里累计投资3300多万元,把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站建设列为市政府“为民工程”之一,加快推进沼气建设。大力推广“四位一体”和“畜、沼、果”、“ 畜、沼、菜”等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模式3万户,推广面积近20万亩。生态环保养猪在全国全省率先发展,全市环保养猪场已发展到1960家,占全省总量的40%以上。全市沼气用户累计39.88万户,占适宜户数的29.43%,比2005年增加了21万户。年秸秆综合利用量420万吨,利用率达到75%以上。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累计276处。农村户用沼气和大型沼气,年处理农村人畜粪便等废弃物580多万吨,生产沼气1.9亿立方米,相当于标准煤近20万吨,年增收节支近4亿元,沼气户户均增收1170元。推广利用太阳能热水器80多万平方米。莒南县汀水镇已建成了“户户通”沼气示范乡镇。农村沼气服务体系逐步改善。全市已成立县级沼气服务中心11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436个,从业人员5000多人,每年产值过亿元。形成了一批以沼气为纽带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我市被授予全省沼气建设先进市。

立足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新路子,紧紧围绕创造优良生态环境,建立美好家园这一新型生态农业,依托资源优势,积极争创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县,创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1个;建设省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4处、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园区3个(费县、沂水、平邑)、省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17个。全市生态家园示范村已达到200个,“农家乐”旅游特色村300多个。

(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高。实施良种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绿色植保工程,大力开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健康养殖和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十一五”末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猪、禽、牛、羊良种覆盖率分别由“十五末”的86%、93%、80%、68%提高到90%、98%、85%、75%;水产品良种覆盖率达90%,提高了12个百分点。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次,转移劳动力31万人。临沂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被中央农广校誉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在中央农广校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莒南县农广校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校应邀作了典型发言。沂水、临沭、平邑、苍山被列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五年来,全市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617.8万亩,总节本增效9亿元以上。我市12个县区全部纳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县。五年累计投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补贴资金1855万元。2009年河东区又被列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基地示范县。全面实施病虫综合防治战略,“十一五”期间,通过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每年挽回粮食损失110余万吨,挽回棉花损失0.5万吨,油料10万吨,果品80万吨,蔬菜200万吨;完成了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良好操作规范制定工作,完成了沂水、苍山、郯城全国重大病虫害预警中心项目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育成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达33个,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其中,小麦品种临麦2号、临麦4号、郯麦98;水稻品种临稻15号、临稻16号、阳光200;玉米品种费玉3号及天泰系列品种等,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我市粮油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已达98%,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良种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面积迅速扩大,在良种补贴政策的促进下,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子包衣率已达85%以上。全市13家有资质的种子企业,已有1家进入全国种业50强。

(七)深化农村改革,农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加大。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十一五”期间全市共落实小麦、玉米、水稻、花生、棉花良种补贴3.51亿元,粮食和农资综合补贴19.1亿元。从2009年实行了棉花良种补贴(220万元),2010年实行了花生良种补贴(1700万元)和良种繁育基地补贴(650万元)。继续实行了“一票否决”制,农民负担得到了有效遏制。全面贯彻《土地承包法》,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使农村土地承包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174.97万份,占73.1%。落实减负政策,实行减负一票否决量化考核,对末位乡镇实行“重点管理”和“工作警告”。普遍推行了村级账据、资金、合同、公章“四监管”。涉农信访案件大幅下降。以县区、乡镇、村居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市流转总面积90.13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9%,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已签订土地流转合同53.3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68%。以社区建设、土地经营权流转和供销社、信用社、专业合作组织、邮政物流“四大载体”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成效显著,极大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目前,全市12个县区全部成立了综合执法机构,其中罗庄区、沂水县、莒南县、费县和临沭县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经编委批准。种子管理、动植物检疫、农药兽药监督管理、肥料监督管理、农业环境保护、森林执法、渔政执法和农机安全监理执法等各项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全市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扶优打假保春播、促秋播”活动严厉打击农资制假售假行为,累计抽检肥料品种200多个,合计15000余吨。当场封存或收缴100多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各级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日趋完善的政策环境、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国际环境、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正在成为带动经济社会进步的核心引擎,将为我市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民增收提供新的机遇;我市农业和农村多年积累的物质基础条件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拉动对农产品的消费升级,从而为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虽然我市“三农”工作亮点纷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战略转型期的良好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不利因素。“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农业与农村经济欠发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之间的矛盾,面临着结构层次偏低、质量效益不高、国际绿色壁垒不断加码、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大的严峻形势。尽管农业连年丰收、粮食连年增产,但农业特别是种粮的比较效益依然较低。尽管农民收入连年保持较快增长,但在全省仍处于后列位次,而且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尽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农产品市场门槛越来越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资压力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受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面临着经济结构与管理、社会结构与管理的同步双层转型问题。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新能源革命、绿色经济等世界性焦点问题的演化与推进,也将对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受国际经济政治变化新态势、国内改革发展新阶段和我市发展新特点等综合因素作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着实现发展突破的难得机遇,也受到原有发展惯性、条件束缚等因素的制约。

三、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供给促增收强基础惠民生”作为基本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四)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

工作中按照“稳粮、增收、统筹、强基”的基本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把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农民增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为抓手,以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营销品牌化为重点,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开发优质、生态、绿色农产品,做大做强沂蒙特色农产品品牌,努力实现安全高效、特色鲜明的全国优质农产品基地这一战略定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提升和发展。努力做到三个确保:

一是确保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粮食基础地位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使农业加快向高端、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从数量和质量上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二是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实施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战略,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扩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形成并稳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加快推广农业节本增效品种和技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培训新型农民,进一步开辟农村内部就业和增收领域;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就业技能和本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是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进一步完善落实农村政策,强化减负工作,加强农业执法,大力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加快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四、发展目标

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以全面提升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水平为核心,以打造全国优质农产品基地为目标,突出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两个关键”,实行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农村生态“三管齐下”,实施沂蒙高效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示范园区“四项打造”,实现生产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流通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农业五化”,实施八大产业振兴规划。争取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制度,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机制,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协调共进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主要预期目标:

到2015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达到3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10800元,争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规划到2015年,油料、蔬菜、果茶、食用菌、中药材、花卉苗木、畜牧、渔业八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5%以上,农民通过八大产业振兴年均收入增加1800元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460万吨左右,力争达到500万吨。棉花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油料产量86万吨以上,茶叶产量3000吨以上,烟叶产量70万担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20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8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水产品养殖面积发展到50万亩、产量达到14万吨、总产值达到35亿元。到2015年优质专用小麦要达到70%,专用玉米达到40%以上。优质肉、蛋、奶、鱼、菜、果达到80%以上。农业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村户用沼气突破52万户。全市45%左右的行政村(居)达到生态村标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并得到巩固。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高,实现标准化、体系化、网络化。

五、重点工作

(一)重点抓好新增粮食产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继续保持粮食生产先进市地位。统筹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和省千亿斤以及市百亿斤粮食产能规划,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带动全市粮食总产每年提高2%以上。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百亿斤产能大市。通过改善基础条件、提高装备水平、推进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稳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抓好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等高产创建示范片和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到2015年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5%以上,高产稳产农田达到60%,有2-3个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突出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1、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认真落实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品牌建设规划,以基地建设为中心打造“三带一长廊”。立足南部粮菜、北部林果、西部瓜果金银花、东部油料果茶等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城郊型高效农业带、环蒙山特色农业带、滨河高效农业带。推进围绕纵贯我市180多公里的沂河、横穿我市80多公里的祊河两岸实施高效特色观光农业长廊建设。创建一批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县,重点做大做强以郯城、苍山、河东、沂水等为代表的优质专用小麦、玉米、稻米等商品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以莒南、沂水、临沭、费县等为代表的优质花生生产和加工基地,以苍山、沂南、河东等为代表的优质蔬菜生产和加工基地,以蒙阴、沂水、平邑、费县、莒南、兰山等为代表的名优特色果茶、木本粮油生产和加工基地,以沂水、费县、沂南、蒙阴、平邑、临沭等为代表的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以平邑、郯城、蒙阴、费县等为代表的金银花、银杏、桔梗、丹参、黄芩等大宗中药材生产和加工基地,以临沭、郯城、莒南、河东等为代表的草柳编生产和加工基地,以罗庄、兰山、河东、郯城、费县、沂水等为代表的名优花卉生产基地,以沂水、莒南、沂南、平邑、费县、蒙阴、兰山、河东等为代表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以郯城、沂水、蒙阴、费县等为代表的名优特色渔业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2015年前,河东、临沭、苍山、莒南等四县区要通过省政府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验收。争取到2015年,全市新增市级以上名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50万亩,累计达到500万亩以上,全市50%以上的农产品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市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场)500个,全市优质肉蛋奶产量达到70万吨,占比达到70%以上;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50个、27万亩,产量10万吨;经济林标准化生产基地185个、290万亩。

2、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以创建和培育“沂蒙优质农产品”总体品牌形象为总抓手,结合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统筹好培育创新和整合提高的关系,多方式、多渠道推进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提升品牌档次,加快推进品牌农业的发展。到2015年,争取全市新创建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150个,累计达到450个,其中每个县区要新创出10个以上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新注册商标500个,累计达到2900个;以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线,大力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以农产品质量监管为重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实行产地准出制度和出口农产品可追溯制度,认真搞好农业部在我市4县区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建设项目。加快建立市、县、乡、基地、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继续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和“绿卡行动计划”。到2015年,初步控制种植业产品生产基地的外部污染,基本控制农业面源污染,60%以上的农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基本解决药残和有毒有害物质对农业的危害。重点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95%以上的产品达到无公害级以上标准,基地蔬菜、果茶、食用菌产品安全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新认证“三品”642个,累计达到1440个以上。努力打造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市,以品牌抢占市场制高点,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畅销度。争取到2015年,全市新评定20处以上农业旅游示范点,统一组织开发和认定200个以上以“沂蒙优质农产品”为总体品牌形象的示范性旅游商品,新发展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村,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初具规模、效益显著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格局。

(三)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培植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围绕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品牌建设,积极探索生产基地公司化经营的新路子,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企业化管理模式建立生产基地,提高基地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围绕肉制品、蔬菜、干鲜果、茶叶、条柳编、乳制品、食品、板材等八大加工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支持现有的优势龙头企业,整合资源要素,进行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与合作,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联合舰队”和“航空母舰”。 到“十二五”末,争取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50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5-8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600家左右。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总额突破150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250家,其中过10亿元的20家、过50亿元的5家、过100亿元的2家、过200亿元的1家。力争用5年时间,龙头企业出口创汇突破20亿美元,培育年出口过500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企业200家、过千万美元的100家,获得省以上名牌或著名(驰名)商标且出口创汇额过千万美元的50家。鼓励和扶持出口农业龙头,精深加工产品出口占农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达到50%;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农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亿美元,五年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0亿美元;全市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比例分别达到70%和65%。力争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由位居全省前三位上升至第二位。

在保持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和新培育,争取到2015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5000个,县级以上示范社10000个,有130万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登记注册率达到100%;合作领域从农林牧渔各业,全面扩展到农机、水利、土地、资金互助等各社会化服务领域;重点扶持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个,力争培育500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产品行业协会。使70%的农民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加入合作组织,70%的生产资料通过合作组织供应,70%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通过合作组织销售,群众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化程度较大提高。主要出口农产品和大宗农产品全部建立起农产品行业协会。力争全市80%以上的专业合作社、50%以上其他合作经济组织达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主要出口农产品中80%以上的由专业合作组织提供。

(四)振兴八大产业,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1、油料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引进推广一批高产、优质、高油、多抗的油料新品种,提高单产水平。在莒南县、临沭县、费县、平邑县、沂水县、沂南县等产业优势区域,打造一批集约化程度高、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区,提升全市油料生产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的整体水平,带动全市油料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到2015年,全市花生良种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平均单产达到330公斤,总产86万吨以上。规模以上油料加工企业达到15家,发展标准化油料基地12万亩。

2、蔬菜产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科技创新与技术培训工程、产业化提升工程等四大工程,全力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名特优蔬菜、加工出口蔬菜。积极推进以苍山、沂南、河东等为重点的蔬菜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统筹把握好培育创新与整合提升的关系,结合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多方式、多渠道推进品牌创建。推进面向江浙沪的优质、高端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和大型蔬菜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到2015年,全市设施蔬菜面积力争扩大到120万亩左右;蔬菜总产量达到900万吨,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3、食用菌产业。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培植农业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内容。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在食用菌产业的深加工能力、生产基地建设、品牌认证、区域特色上实现新突破,形成以沂水、蒙阴为中心的优质、高端食用菌生产带;以罗庄、苍山为中心的工厂化系列食用菌配送集散地;以费县、平邑为中心的自然生态食用菌生产辐射区。到2015年,全市新增食用菌生产栽培面积15万亩,平均每年新发展3万亩;新增袋栽食用菌60亿袋,平均每年新增12亿袋;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到45万吨,实现总产值30亿元;全市新建成食用菌重点乡镇50个,专业村居50个,规模化生产基地30个,建成“工厂化”生产企业15个以上,创建各类品牌50个以上,力争培育年产值上亿元的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8家,努力打造全省优质食用菌生产大市,全国优质食用菌生产重点市的目标。

4、果茶业。保持“中国桃业第一市”地位。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果茶业整体素质。重点建设蒙山桃产业带,蒙阴、沂水两大苹果优势区域,费县、平邑两大梨集中产区,蒙山、沭河两大板栗产业带,费县核桃集中产区。加大对果品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强以临港产业区、莒南、临沭、沂水为重点的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市水果面积恢复到130万亩,总产量达到210万吨,水果产业年产值达到60亿元。干果面积发展到140万亩,产量达到10万吨,产值15亿元,良种化率达到80%以上;茶园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达到5万亩,总产量达3000吨,产值达30亿元。

5、苗木花卉产业。运用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培育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新品种,推动花卉业的良种化进程。以兰山、罗庄、河东三区和郯城、苍山、费县为主建设以乡土树种为主的中高档盆景盆栽花卉基地;以兰山、河东、郯城、沂水为主建设鲜切花基地;以兰山、罗庄、河东、郯城、平邑、沂水、莒南为主建设一批绿化观赏苗木基地;以平邑、蒙阴、沂水为主建设药用、食用花卉基地;以罗庄为主建设兰花基地。到2015年,花卉种植面积扩大50%以上,其中设施栽培面积达到3万亩,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值超过30亿元。

6、中药材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引进选育一批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新成果、新技术。在平邑、费县、沂水、沂南、蒙阴,苍山、莒南等六个适宜县区加快推进金银花生产基地建设,建成全国最大的金银花规范化生产基地;以郯城为中心,建设银杏及系列产品种植开发基地;以蒙阴为中心,建设蒙山野生中药材基地。围绕国内外药材市场的需求,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品保值增值,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到2015年,全市金银花产量达到5000万公斤以上,实现产业收入50亿元以上。其他中药材品种发展到10万亩,产量达到200万公斤,产值达到4亿元。

7、畜牧业。构建门类齐全、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制种供种水平。加快推进沂蒙优质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步伐。积极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全市每年支持100个规模养殖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养殖。大力推进以奶牛健康养殖区、生猪生物环保养殖区、肉禽生产区、肉牛肉羊高质高效产业区、肉兔长毛兔生产区等五大畜牧产业区建设。到2015年,全市规模养殖覆盖面达到85%以上,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20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8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

8、渔业。加快优质水产品基地建设和品牌建设,突出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实施优势产业带动战略,努力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优质水产品基地和品牌。大力推进沂蒙优质水产品100处标准化基地和10大品牌建设、沂蒙山区20万亩水库群生态渔业养护工程建设、平原县区2万亩池塘高质高端高效渔业示范区建设、优势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沂蒙休闲渔业建设。到2015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35亿元,全市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水产品竞争力和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淡水养殖水面、水产品产量、产值和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全省内陆第二的位置。

(五)继续加大农业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和“沃土工程”建设力度,奠定农业发展基础

1、农业良种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审定40个左右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良种覆盖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部分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2015年良种对农业增长的科技贡献率达45%,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作物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水稻米质主要指标达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稻标准的品种推广面积占水稻播种面积的比例比2010年提高10%。优质专用小麦的推广占到小麦良种播种面积的20%。出口型、榨油型、食用型优质花生推广率分别提高50%,蔬菜优质率达到90%。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3-5个种子质量检验机构通过省级认证。全市种子市场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达到95%以上,其他农作物种子合格率稳定达到90%以上,区域试验示范水平和良种繁育能力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稳定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8万亩、水稻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花生良种繁育基地10万亩,大豆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玉米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建设一批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花生、蔬菜、果品、林木、畜禽和水产品良种繁育基地。充分发挥国有场圃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建设良种繁育核心基地。以市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龙头,建立健全农作物种子监督检验检测机构,实现种子检测网络化。加强良种繁育和种子加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油、菜、果、畜、禽等农产品的良种更新换代,充分发挥良种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作用。

2、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加快全市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成以市植保站、森保站、兽医站、渔技站为中心,县站为骨干,乡测报点为触角覆盖全市的高效运转、快速反应的农作物、林果、畜禽、水产品重大病虫害、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在山东省“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项目的基础上,争取在全市实施临沂市“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推广成熟的出口农产品良好操作规范,制定临沂市主要出口农产品良好操作规范。积极开展小麦吸浆虫、侵入农田美国白蛾等近年来突发病虫害的项目研究,不断提高植保部门防灾控灾水平。在全市苹果重点生产县区全面开展苹果非疫区项目建设。加快全市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植保药械补贴为契机,大力发展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全市建立400支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平均每乡镇拥有两支以上,每支专业化防治队伍人员在10人以上。使全市主要粮食作物统一防治面积占50%以上,有效控制突发性、流行性、暴发性病虫害。

3、“沃土工程”建设。继续以农业部“七大体系”之中的24大工程之一的“沃土工程”为龙头,实施土壤肥力监测工程和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重点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农业、秸秆还田、中低产田改良以及作物专用肥、钾肥、微肥、缓控释肥推广应用等技术。开展好基本农田质量保护管理和肥料市场管理。普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缓控释肥应用技术、作物专用肥应用技术、钾肥应用技术、微肥推广技术、有机肥推广七大技术。实现土地资源利用从粗放型经营向高效开发、利用、培肥、集约经营型转移;肥料资源使用从经验低效型向高效精准型转移。力争在“十二五”期末“沃土工程”实施覆盖面达到80%,旱作节水农业实施覆盖面达到8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要达到100%,秸秆禁烧达到100%,秸秆优化利用率达到90%,特别是秸秆还田覆盖面达到80%,作物专用肥应用覆盖面达到80%,微肥推广覆盖面达到80%。30%的耕地施用缓控释新型肥料。在资源利用效果上基本实现“五个提高”:土壤基础地力提高1个等级;肥料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农田水资源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农产品生产能力提高10个百分点;农业综合效益提高10个百分点。

(六)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探索推广发展低碳农业的有效实现形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围绕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和节本增效两大重点,推广循环农业生产技术,建设科技含量高、生态环境好、质量效益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循环农业示范区(基地)。进一步加强以农村沼气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生态农业县建设,切实抓好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综合处置和利用技术,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加快推进实现农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进程,加强农村沼气、太阳能、风能、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等可再生能源建设特别是以“一池三改”、“四位一体大棚”、“猪-沼-果”等为主要模式的农村沼气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减少污染,美化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无公害农业。以沼气建设为中心,拉长沼气产业链条,因地制宜推广各具特色的生态联结模式。至2015年,规划建设农村户用沼气12万户,全市户用沼气总数达到52万户左右,约占适宜农户的40%左右。在现有规模化养殖场、秸秆相对集中地区和农产品加工厂中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64处左右。新增秸秆气化站40座,总数达到50座以上。新建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609处,处县级服务站12处,乡村级服务网点843处,规划乡镇级沼气技术服务覆盖率到80%以上,乡村沼气技术服务覆盖率达70%以上。通过强化服务,使沼气池平均使用寿命达15年以上,75%以上的农户实现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有效治理畜禽养殖场粪污污染,实现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废水达标排放,保护水源。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

积极推广太阳能灶、太阳能房和太阳能发电等农村太阳能利用新技术,新增太阳能热水器70万平方米,累计总量达到160万平方米。新增小型风力发电机800台,总量达到1900台。新增风力提水机350台,总量达到1050台。农村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可实现相当于年节约45万吨标煤的效益。努力创建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示范村居、一批“户户用沼气”示范乡镇、1—2个农村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区,争创“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示范市”。

六、保障措施

实现“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必须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业投入,建立健全社区和专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落实完善各项农村政策法规,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落实完善农村土地政策。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进一步落实农村耕地承包长久不变政策,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进一步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程序,提高补偿标准,及时兑付资金,保证被征地农民不因征地而降低原有的生活标准。加快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落实完善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继续坚持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工作制度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落实涉农负担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农民负担监督卡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件(事件)“责任追究制”。进一步规范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严厉查处面向农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行为。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逐步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

3、落实完善化解乡村债务政策。严格落实国务院有关规定,坚决纠正乡镇政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各地一般不准对乡镇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乡镇政府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乡镇政府一律不得为经济活动提供担保,实行新债责任追究制度和乡村领导干部离任债务审计制度。认真研究化解乡村债务的思路和办法,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乡镇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同时,切实加强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

4、全面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创新农业行政执法机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农业行政执法体制。实现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监督处罚职能与技术检验职能相对分开。坚持“权责一致”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农业行政执法职能,整合农业行政执法机构。明确执法权限,规范执法程序,落实执法责任,健全执法保障,全面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到2015年,基本建成比较规范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高效的农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和健全的农业普法体系,为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使农业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准确公正实施,违法行为得到依法惩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全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1、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各项政策,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乡村两级的正常运转。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逐步把信用社办成社区性金融服务组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房产抵押贷款等贷款方式。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外资依法兴办直接服务“三农”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

3、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发展新的流通业态,建立市场信息发布和监管机制,防止大宗农产品和农资价格暴涨暴跌、大起大落,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根本利益。

4、深化社会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市内居民自由选择居住地的人口登记制度,对进城就业人员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形成劳动者平等就业、自由流动的社会就业制度。

(三)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建立更加有力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严格执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四补贴”政策,探索在农资方面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农民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制定关系农业长远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保险、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保护政策。

2、实行城乡平等的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道路、电力、自来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和财政补贴标准,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3、建立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加强扶持和投入,强化金融支持。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优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在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安排和其它政策优惠上要予以重点倾斜。综合运用补助、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用于支持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品牌建设、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财政支持的力度,应根据需要和财力状况逐年加大。抓住国家、省扩大加大支农项目投入的机遇,围绕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筛选提炼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特别在技术推广、科研立项、银行贷款、质量鉴定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

(四)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对农业发展的服务功能

1、加强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技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山东省农技推广条例》等法律法规,纠正削弱农技推广工作的不法行为,确保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队伍的稳定和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县乡两级,特别是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作为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事业单位的性质不能改变,事业经费、人员工资应不断增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在继续沿用县乡双重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县级业务管理职能。强化继续教育,建立农技人员在职教育培训制度,在规划期内力争对全市乡镇农技推广人员轮训一遍,提高农技人员业务素质,使农技推广人员及时掌握现代化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提高推广应用能力。

2、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以市、县农业信息中心和乡、村农业信息站建设为重点,到“十二五”末,建成横联各涉农部门,纵联国家、省农村经济职能部门、农产品市场、涉农企业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市、技术先进、反馈灵敏、制度健全、体系完整、运行高效的临沂农村经济信息化网络。进一步完善临沂农业信息网功能。“十二五”期间,临沂农业信息网要陆续增加农业技术综合服务平台、农资农贸信息系统、农业标准化咨询服务系统、农业生产经营预测系统等功能模块,构建农业市场信息、农业政务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综合信息、农业外经外贸等专业农业信息系统。要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科技和经济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到“十二五”期末,使农村信息服务延伸到每村每户,切实解决好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体系建设。以“临沂市农业质量检测中心”为重点,5年内建成包括12个县级农业质量检测站和主要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业质量检测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体系。国家、省、市、县、乡各级命名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省和国家级龙头企业,出口企业,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定点批发市场,省、市命名的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市场,必须建立以农药残留速测为主的检测室(点)。鼓励其他基地、企业、市场建立检测室(点)。

4、继续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和利用各种科技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建立并完善以市农广校为龙头,以县农广校为骨干,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和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服务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农广校主渠道培训作用,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村远程教育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全面推进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培训。多渠道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十二五”期间,全市力争完成350万人次的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

(五)切实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根据我市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率必须保持在90%以上。为加强基本农田数量保护,应认真贯彻中央“五不准”原则。为加强基本农田的质量保护,应研究制定地力建设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将国有土地出让收益的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地力建设的规定,保持和持续提高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质量,并相应地完善地力和农田污染的监测体系。

2、加强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农用薄膜,大幅度降低土壤污染。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村镇污水治理,加大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力度。严格控制污染工业,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管理,坚持先处理后排放,防止由于地表水体污染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影响到食物安全。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回用,使污水资源化,以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3、坚决控制水土流失。大力开展植树种草、小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建设高标准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基本转变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势头。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累计达9666平方公里,占原有水土流失面积的80%,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4、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依法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特别要重点保护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加强原生境保护,以野生动植物开发利用的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经济利用价值为动力,采取政府运作为主、市场推动为辅的方法,不断加强我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加快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步伐,以促进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六)加强组织和政治保障,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巩固和发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推动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鼓励转业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

二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民主选举制度,保证民主选举真正体现大多数农民的意愿。健全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引导农民增强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畅通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创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积极开展农村民主与法制培训,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主人翁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依法保障农村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创建活动,加大对农村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力度,努力把各种隐患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站在巩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三农”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三农”工作摆上重要日程,集中精力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各行各业各部门必须从全局出发,把支持“三农”作为工作重点。

各县区农业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研究制定本地农业产业振兴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发展重点,强化措施,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确保规划取得实效。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