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务公开看临沂 >> 亮点工作 >> 正文
河东区突出“六化”建设 打造精简高效政务生态

今年以来,河东区紧紧围绕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各项部署和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制度化”、“集成化”、“高效化”、“标准化”、“智能化”、“贴心化”六化建设,打造精简高效政务生态,政务服务智能化、便利化、惠民化水平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84万件,同比增长101.7%。其中,审批类5.3万件,收费类8.5万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9.9%。

一、突出建章立制、打造“制度化”政务服务

一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水平。先后制定出台了窗口无权否决制度、“好差评”制度、告知承诺制、审管联动机制、窗口工作人员规范等20项制度规范,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确保审批工作在制度的框架内有序运行。二是完善平时考核机制,助力服务提速增效。完善派驻部门窗口人员及局机关人员考核办法,制定《河东区政务服务中心派驻部门窗口及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实施方案》,突出“机制化”、“可量化”、“合理化”、“项目化”、“结果化”,充分发挥考核工作“风向标”、“指挥棒”作用,促进政务服务提速增效。三是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作风转变。健全完善《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工作规范》,出台了《关于在全区政务服务领域开展“问题大排查作风大整顿”行动的实施意见》、《河东区政务服务“好差评”管理办法》等,有效利用“好差评”系统、“投诉找茬”系统、视频监察系统等监管措施,对窗口服务质量和工作纪律时时监管,通过一天四巡查、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评比,一季度一表彰,始终保持严纪律强作风不放松。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先后来我局专题调研。

二、强化“一窗受理”、打造“集成化”政务服务

一是全面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设立审批服务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专区,将6+1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实体大厅,实现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事项共计502项,在全省县区数量最多。同时,分类设置社保医保、公积金、不动产、税务“一窗受理”功能区,真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二是扎实推进“一链办理”改革。把一项业务中的关联环节在一个窗口“集中办结”,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按链条顺承关系进行优化,整合为一条“信息链”,实现申办过程“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个流程、一次办好”。截至目前,已推出126余项“一件事”、“一链办”主题式套餐。三是加快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构建“一业一证”特色服务体系,设立“一业一证”服务专区,配备专职帮办员2名,提供“保姆式”的贴心服务,对申报行业综合许可证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已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103张,覆盖27个行业,提前超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20个试点行业,行业覆盖全市领先。

三、优化审批流程、打造“高效化”政务服务

一是深化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证书与施工许可证“三证合一”,实行“一证集成”,通过流程再造、系统优化、数据协同、资料共享,全面实现施工许可审批全程电子化。申报材料由12项精简为5项,办理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减为即时办。二是广泛推广容缺受理告知承诺。集中推出首批83项行政许可事项可“容缺受理”,各类容缺材料117条,进一步为群众办事“减材料”、“减环节”。推行“无踏勘”审批,梳理确定对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社会团体成立登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等77项审批项目通过实行告知承诺制代替现场审核。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理各项告知承诺制业务2362件,减少证明材料8000余件。三是环评审批流程再造,提升服务质效。刀刃向内、自我加压,重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流程。取消了环评踏勘,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日期由1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报告表的承诺办结日期由15个工作日和5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内完成,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做到了全市最优。

四、深化改革攻坚、打造“标准化”政务服务

一是创新推出企业开办“1001”标准。实现从注册登记到公章刻制、税务、社保医保登记和公积金开户全流程1环节,办理材料0提交,公章刻制、发票及税控设备0费用,办结时限1小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不断瘦身提速,办件最快仅需8分钟,目前做到了全省最优。1-9月份新开办企业3245家,同比增长27%。二是推进审批服务区镇村“三级十同”标准化建设。对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实施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对事项名称、编码、类型、设定依据、行使层级、受理条件、服务对象、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项目等“三级十同”内容在山东政务服务网(河东站点)公示。全面梳理形成5663项《河东区2020年度区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实施清单》。规范镇村事项,梳理公布乡镇统一进驻事项94项,街道87项,村(社区)14项。三是大力推进“窗口前移”进镇入村。创新推出“村居受理、网上审批、村居出证”的审批服务模式,筛选包含个体工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再生育审批在内的40项审批服务事项作为首批区镇村一体化政务服务事项,真正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

五、推进“一网通办”、打造“智能化”政务服务

一是提升“网上办”能力。积极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及上网运行工作,全区949项依申请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5%,其中,行政许可事项网办率已达100%。二是提升“自助办”能力。在中心设置了24小时“不打烊”自助政务服务区,群众可自助办理包括行政审批、医保、交警、税务等30余项业务。全面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投资235万元为全区11个镇街以及部分城市社区配备自助服务一体机设备,真正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全时办。三是提升“掌上办”能力。投资30万元积极推动“爱山东”APP河东分厅建设,目前在“爱山东”APP河东分厅已上线高频事项277项,同时我们正在开发依托微信运行的“微审批”平台,真正实现审批服务“掌上办”。四是提升“无证办”能力。大力推行电子证照应用,梳理全中心200个事项的17类证照,进行线下亮证及线上调用。梳理归集27类证照的61128条各类高频电子证照数据,将纸质版证照数据归集生成电子版证照,方便企业群众调用。

六、提升服务质效、打造“贴心化”政务服务

一是实现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全覆盖。通过电子评价器、“好差评”二维码、“吐槽找茬”专窗等多渠道收集评价信息,构建了集成化、智能化、闭环化、持续化的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今年以来,共收到线上线下“好差评”反馈3.2万件,群众满意度达99.9%。二是突出精准服务,提升服务质效。建设区镇村三级帮办代办队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的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今年以来,仅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已累计帮办代办1700余次,为办事群众节省费用50余万元。今年先后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文明巾帼岗”、“临沂市青春担当好团队”等荣誉称号。三是推行惠民利企政策,提升企业群众幸福感。先后推出了“证照免费寄”、“材料免费印”、“免费帮代办”、“公章免费刻”、“税控设备免费用”等减费惠企政策,通过政府买单真正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全年可为新办企业节省近600万元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