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视察山东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本质内涵,将沂蒙精神上升到党和国家精神财富的层面,诠释了共产党人成功的秘诀和永葆政治本色的生命基因,为构建新时代党群关系、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沂蒙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升华于解放战争时期,凝聚着共产党人为人民英勇奋斗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人民群众紧跟共产党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沂蒙精神体现了鱼水情深、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深刻地揭示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人民是“上帝”“衣食父母”“铜墙铁壁”“靠山”,党群关系是“鱼和水”“舟和水”“种子和土地”的关系。抗战时期,著名的“留田突围”后,部队集合在一个山坡上,大家议论下一步行动方向时,罗荣桓同志说,沂蒙山是我们的根据地,沂蒙山区的群众是我们的靠山,我们不能丢了沂蒙山区的人民。这充分说明,在党的心目中人民群众的分量有多重。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从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言一行中看到了真理和正义,看到了翻身得解放的希望,从而坚定地把共产党当成主心骨和掌舵人。党政军民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是沂蒙精神的思想之宗、实践之道、发展之源。
沂蒙精神是当下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面镜子”“一把尺子”。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扬光大沂蒙精神的重要指示,适应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努力构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始终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信仰。沂蒙精神愈久弥新,焕发时代光芒,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彰显着理想信念的力量。革命前辈刘晓浦、刘一梦被叛徒出卖后被捕,面对“只要认账,放弃信仰就可以活命”的诱惑,断然拒绝,慷慨赴死,革命先辈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诠释着对理想信念的忠贞不渝。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始终坚定“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担当。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能够形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山东根据地重视作风纪律建设,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巩固和发展党政军民鱼水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铁腕治党、猛药治疴,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始终坚持“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的工作思路。
沂蒙精神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范本。山东根据地之所以得以巩固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级党组织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群众工作措施。弘扬沂蒙精神,就要通过考察学习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经验与做法,领悟和掌握做群众工作的理念、思路、方法与真谛,进而创造性地做好新时代的群众工作。
《求是》杂志2018/23 作者: 徐 闻(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