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闻网讯 想表达“谢意”却说不出时,侯向耕趴着写下了“共产党好”。临沂市沂水县道托镇胡家旺村服务队与聋哑老人侯向耕的党群情深,铺展开临沂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志愿服务队的故事。
三年来,更多的百姓点滴事成为村干部心尖尖上的大事,在常态化志愿服务中传递了组织温暖、改进了干部作风,如同缕缕微光汇聚成束照亮了百姓的心。
胡家旺村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第一次到聋哑老人侯向耕家中开展志愿服务时,老人似乎还有点懵。队员们擦桌子、修凳子、洗衣服,一会儿就把家里收拾得整洁一新。深受感动的侯向耕想表达“谢意”却又说不出来,情急之下,他就趴在地上写下了“共产党好”四个大字。老侯的这一举动,也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动不已。
侯向耕老人家里的志愿者们,就是各村党组织领办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从2020年起,临沂市创新农村社会服务组织组建模式,支部搭台子,政策做后盾,开始探索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志愿服务队工作。
支部引领“搭台”,志愿服务“唱戏”。以县区为单位,通过综合研判所辖村综合考核、党支部评星定级等情况确定了首批试点村,点燃了村党组织领办志愿服务的星星之火,并逐步增点扩面。服务队多数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志愿服务队队长,并广泛吸纳群团组织负责人、在家党员、村民代表等参加,坚持因地制宜、规范管理。目前,全市共成立村党组织领办志愿服务队6224支,村庄覆盖率达到87%,累计招募队员9万余名。
志愿服务保持生机活力,离不开政策的“强保障”。2022年6月,市委组织部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出台《临沂市村党组织领办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从队伍组建、队员构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确保上下联动、同向发力。
加强扶持引导,建立志愿服务培训师资库,重点从一线优秀队员、社会组织管理者等群体中,择优遴选专兼职讲师进行培训,提升服务能力,设立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保障服务物资购买等正常支出;加强典型培树,常态化开展金牌服务队、最美志愿者评选活动,全市共评选金牌服务队57支、最美志愿者101名,同时加强督导考核,推动活动常态长效、持久见效。
“现在不用动手、走两步就能吃上热乎饭,村干部把俺们放在心坎上了。”兰陵县卞庄街道晒米城前村76岁的王建华逢人便夸。让王建华这么高兴的,是村里的“暖心食堂”。为了解决留守老人和儿童吃饭难、吃饭将就的问题,志愿服务队队长、“兵支书”苑磊积极推进建成“暖心食堂”,免费为26名困难老人提供一日三餐,还为6名行动不便的卧床老人送餐上门。
需要送饭,就来送饭;需要清洁卫生,就来清洁卫生;需要剪发,就来剪发……在志愿服务队队员眼中,认认真真做好村民需要的每件小事,就是志愿服务的头等大事。
村党组织领办志愿服务队,就是要精准对接老百姓的诉求。一方面,服务对象少而精,坚持有限对象,每村5至10户左右,确定特困服务对象4万余名,每半年梳理排查1次,对突发变故、急需帮助的,及时发现纳入。另一方面,针对小而准定内容,坚持有效服务,紧盯服务对象最紧要、最迫切、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此基础上,再鼓励有条件的村提供“暖心食堂”“孝老洗衣房”“四点半课堂”等特色服务。
同时,严格抓管理,建立县区总队、乡镇(街道)小队、村级服务队组织架构,明确服务队属农村新型社会服务组织,不承担村级管理和村庄发展建设任务。建立完善简便易行的服务流程、管理制度和队员评价机制,确保队员真参与、服务真开展、群众真受益。
将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和志愿服务的群众优势结合起来,支部有了作为,也就搭起了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一路通向百姓心里。
“明天是星期六,郑妈妈又要来了。”留守儿童张浩轩口中的“郑妈妈”,就是罗庄区傅庄街道幸福小镇社区党支部领办“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中的郑安静。幸福小镇社区党支部根据居民需要,延伸拓展志愿服务内容,组织20位“爱心妈妈”与16名留守儿童结成对子,每周轮流参与2次“四点半课堂”,弥补了留守儿童母爱的缺失。
老有所依,幼有所靠。引领“有方向”,工作推进更加有力。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志愿服务活动全过程,把牢了政治方向;坚持以村干部、党员为第一方阵,鲜明“干部就在身边、党员就是模范”的导向,带动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自愿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坚持把志愿服务与移风易俗等工作有效衔接、深度融合,找准了实践着力点,实现基层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的统一。服务“有温度”,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坚持从有温度的“小服务”入手,本着“务实管用、简单易行”原则,不拔高标准、不搞一刀切,在不增加基层干部负担的基础上发动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在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让群众易于接受。
党员的担当奉献有了主战场,百姓的获得感也变得具体化。三年探索实践,三年扑身实干,临沂村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工作机制正在日趋完善,服务内容正在逐步拓展,队伍力量也在不断壮大,以实打实的“小服务”赢得“大民心”。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