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2019年,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征程。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有效落实了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34件重要事项,推动了大美新临沂建设在各种风险挑战中不断前行!
——经济发展呈现一系列向好变化。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新动能加速成长,“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64家。发展后劲增强,新培育市场主体20.4万户、增长36.5%。临港精品钢基地一期640万吨产能落地开工,一座“现代钢城”正在崛起。
——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喜事。鲁南高铁临沂段提前一年建成通车。航空口岸获国务院批复正式开放。鲁南经济圈纳入省重大战略。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级物流枢纽、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红色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和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等。
——补齐了一系列短板。脱贫攻坚完成计划任务,32.3万脱贫人口得到精准帮扶。环保攻坚有力有效,遏制住了空气质量恶化势头。重大风险防控成效明显,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0.7个百分点。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1.6%和33.7%,十七年来首次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成功防御台风“利奇马”侵袭,无1人因灾死亡或失踪。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5.22%。10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清零。
——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对项目生成、审批、落地、运营、监管等各环节实行“全链条”服务,项目建设提速。推行亩产效益评价制度,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市场化运作模式,土地供应得到较好保障。健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运作机制,撬动了社会资本。实行“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封闭运行”新模式,城市片区化开发步伐加快。建立“规模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农村供水新体制,顺利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攻坚行动年度任务。
——打造了一系列特色亮点。沂蒙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沂蒙干部学院建成使用。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入选“五个一工程”。“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典型经验现场会、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中国报业发展大会、临沂国际马拉松等一批活动成功举办,临沂好声音在全国频传!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抓了八个方面工作:
(一)千方百计稳增长。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等风险挑战,制定实施“六稳”落地见效25条等含金量高的政策,开展“送政策上门、抓政策落实”活动,为企业减税降费80亿元。编制招商引资项目目录和落地地图,强化精准招商,新引建项目952个,到位市外资金1039.8亿元。落实人才新政22条,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68名。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增长153.6%,网络零售额增长19.2%。推动涉外服务“便利化”,综保区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通过海关总署验收。
(二)攻坚克难快转型。始终以坚强意志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1460家,压减焦化产能280万吨、板材产能260万立方米、建陶生产线64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技改项目556个、完成投资325亿元。培育优势产业。出台“十优”产业规划,大力发展“四新”经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植领军企业。临工获欧洲质量奖,雷沃传动变速器生产项目入选国家“工业强基”工程,拓普网络等4家企业被评为省“瞪羚企业”,金锣等9家位列山东民营企业百强,罗欣、金正大分别获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强化创新驱动。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1家,浙大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临沂分所、山东(临沂)物流产业技术研究院、天河超算淮海分中心等一批平台项目落地建设。
(三)聚焦聚力筑底板。重抓精准脱贫。投入产业扶贫资金8.92亿元、组织实施项目242个,带动贫困户6.9万户。连续3年为贫困人口购买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累计报销3.29亿元。狠抓污染治理。成立大气污染防治“6+2”工作专班,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累计依法整治污染企业2328家,淘汰国Ⅲ柴油货车等高污染排放车1.4万余辆。主城区331家建筑工地全部实现视频监控和PM10在线监测,1.2万家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严抓风险防范。贷款规模5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全部纳入监测预警平台,担保圈风险总体可控。创新推出企业生产安全“三项制度”,查处非法行为12540项。
(四)做优城区强带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5.8亿元,增长57.8%。新建海绵城市15.2平方公里,新增清洁取暖面积52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管道燃气、公共供水普及率分别达到75%、94%和74.5%,南涑河等黑臭水体治理初见成效。兰山区被列为国家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加快片区开发。高铁片区49万平方米还建社区全面启动。国际生态城完成科创城一期、二期拆迁任务。改造老旧小区121万平方米。推进精致管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清理整治涉河违建945处,退还侵占河湖面积150万平方米。实施“互联网+城市管理”行动,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城市。
(五)强农富民促振兴。加大支农投入。市财政投入乡村振兴10亿元,比上年增长39%。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4万人,市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场,分别新增107家、172家和107家。发展现代农业。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65个,粮食、蔬菜、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12.7万吨、765.8万吨和140.7万吨。改善农村面貌。完成农村改厕整改11.6万户,解决1.6万户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实施自然村庄通达工程2520.8公里。建成省美丽乡村示范村92个,美在农家示范户达到8.9万户。全面启动林长制,新造林13.7万亩。弘扬文明新风,移风易俗群众满意率测评全省第三。推动有效治理。实施经济薄弱村“清零攻坚三年行动”,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
(六)刀刃向内抓改革。扎实推进机构改革。市级党政机构、事业单位分别精简36%和40%。率先改革的经开区发展提速,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上升33位。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事项能上网办的“网上办”、需现场办的“一次办好”、重大事项“全程帮办代办”,不动产登记常规业务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创新投融资体制。组建市级融资担保集团,设立市级应急转贷基金。增强国企活力。重组整合的6大企业集团,有效发挥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七)久久为功惠民生。全市各级财政民生支出572.4亿元,20项重点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持续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1.9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0.5万人。加强社会保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490元提高到520元。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提标惠及17.5万人,4.9万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慈善救助款物达到3.6亿元。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幼儿园171处,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9%。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05所,化解大班额6180个。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临沂大学获批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临沂职业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临沂市技师学院再次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临沂科技职业学院通过省级批复。加强医疗服务。公立医院带量采购药品和耗材价格分别下降20%、67%。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达标率分别为97.5%和99.2%。
(八)勤政廉政树形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府系统广大党员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思想行动自觉。主动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100%,市政务服务热线群众诉求事项办结率99%以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委实施办法,严查各类违法违纪问题,有力维护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推进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筑牢疫情防控线。1月23日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后,市委、市政府当即启动应急预案和Ⅰ级响应,全面落实值班值守、巡查巡防、调度抽查和群众举报等制度,建立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战时指挥体系。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县区、市直部门帮包镇街和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工作机制,分区分级、因地因时动态调整防控策略,落细落实“四防三强三保”措施,构筑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全市49例确诊患者、15例无症状感染者和1例境外输入者全部治愈出院。
二是开足复工复产线。开通24小时专线电话,用好问题解决、政策落实“两张清单”和“政企直通车”制度,推出惠企利民政策清单154条等一系列措施,协同有序推动复工复产。3月下旬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呈现恢复改善势头。
三是做好民生保障线。搞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供应,市场秩序稳定。为10633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17亿元、稳定就业岗位38.88万个。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6959万元。
二、2020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步工作重点
站在新起点,我们必须从区域、全国和世界三个维度谋划临沂发展。以国际视野谋开放、用国家战略定坐标、按“四高”要求提能级,强化我市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要做好“东拓、西联、南融、北接”文章。向东拓展与日韩经贸、文旅、科教等合作领域,向西深化与中原经济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联通合作,向南融入长三角,向北对接京津冀。努力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闯出新路径,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勇当排头兵。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强化“防疫+”思维,加大“六稳”力度,落实“六保三促”任务,扎实开展“重点工作攻坚年”“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强化“四个统筹”,抓好“打擂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完成,加快推进我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的战略性转变。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今年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更加注重民生指标,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理念,不论困难多大,都要把人民生活保障好,把底线工作做好。
下一阶段,我们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四个不变”机制,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成果前功尽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优化种养加布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努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确保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市级财政投入增长10%以上。争创国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鼓励工商资本下乡。确保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绿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路径。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持续抓好农村集体经济,年内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强化“保粮食安全”责任,建成高标准农田83万亩,粮食综合产能保持80亿斤左右。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力争年出栏量460万头。做活特色产业。分类推进32个重点田园综合体建设,培育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个、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开展“产自临沂”“三年百城”推广活动,加快打造“中国食品之都”。做美人居环境。抓好“三清四整”,新增省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和1515个行政村通户道路硬化任务。做好乡村善治。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干部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激励他们扎根农村、为民服务。培训乡村振兴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2万名,造就一批致富带头人。
(二)坚定不移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构筑发展战略优势。主动推进区域战略。编制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鲁南经济圈的专项规划,大力推进交通、水利等重大设施互通互联、文旅商等产业培育协同协力、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建设枢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启阳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及附属工程,增开国际国内航线,4小时通达东南亚国家,2小时通达日韩。规划建设“米”字型高铁网,实现3小时通达京沪沿线主要城市。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力争京沪高速改扩建、岚罗、新台高速年内建成通车。打造市域城市群。完善主干道路网络,加快构建主城区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到达周边县、60分钟到达远郊县的快速路网体系。推动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特色县城梯次布局、有机衔接,打造“龙头引领、组团发展、深度融合”的市域城市群。拉开主城框架。科学推进东部国际生态城建设,启动河东工业园、凤凰岭片区,抓好科创城开发,打造现代生态新城区。大力推进西部新城建设,统筹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围绕木业转型和商城突破,抓好国际陆港、商谷示范区、G2物流科技基地和鲁班智慧精装小镇建设,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积极推进南部现代活力城建设,做好退城入园、腾笼换鸟、创新发展文章,抓好罗庄“三湖一城”和高新区科技人才港片区开发,加快重塑城区功能,打造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区和动能转换示范区。加快推进北城新区建设,启动高铁片区商务总部区和会展区开发,打造高铁客货捷运新枢纽、城市现代服务新门户。在中部老城区大力实施品质提升行动,开工棚户区安置房8296套,启动改造老旧小区269.6万平方米。彰显人文品位。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沂蒙精神,打造红色文化研究传播高地。规划建设兵学文化公园,整修开放汉墓竹简博物馆。加快东风东关“沂州里”古城等夜间经济项目建设,打造集文商旅于一体的主题文化街区。突出山水特色。规划实施城区水系连通工程,让“一城绿色半城河”成为临沂最靓丽底色。启动蒙山生态文明实践区建设,加快把蒙山区域打造成生态文明实践高地、红色文化传承高地、乡村振兴沂蒙高地和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深化蒙阴“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增强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林长制”,支持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启动黄山水库建设,完成16条重要河道治理、137座病险水库和9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年度任务。提升城市功能。完善“三环十五射”路网,实现“三环”贯通、环环相连。增加人行慢道,优化公交线路,推动绿色出行。抓好城市公用设施配套,新增供热能力900万平方米、供气量1亿立方米、日处理污水能力6万吨,建设城市第二水源地。加强城市管理。严格规划执行,全面整治近三年来的违规建设。实施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行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合理布局“新基建”,实现主城区5G通信网络信号全覆盖。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工智能+优势产业”三项重点工作,开拓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场景。
(三)坚定不移开辟新旧动能转换新路径。以“十优”产业为主攻方向,持续做好“压、转、育”工作。集群化发展。千方百计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努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构建“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良好生态,推进木业、精品钢、医药、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小镇或园中园建设,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拓展“军转民”“民参军”渠道,构建“红色+后勤+产业”的军民融合新格局。园区化集聚。全面推开“党工委(管委会)+”开发区改革模式,落实“飞地”政策,推动优质项目向园区集中。对区域水评、能评、环评等进行综合评价,积极推行“标准地出让”。高端化改造。坚持“四上四压”,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做好“保能源安全”工作。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推进技术改造项目500个以上,新增“四新”企业100家以上。品牌化提升。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用“好品临沂”赢得口碑、开拓市场。科技化引领。着力构建“1+N+2”创新体系,启动浙大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产业园、天河超算淮海分中心产业园、应用科学城二期建设。加快临沂精品钢协同创新中心、临沂市创新创业中心(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临沂分院)、临沂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临工工业智能科创中心、鲁南医养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启迪科创大厦等新型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0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项目化推进。落实“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机制,争取省“四个一批”入库项目超过3000个。全力推进“一基地、两中心”建设,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绿色高端的临港精品钢产业集群。抓好高新区磁电产业国家创新型集群试点,引领传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功臣和脊梁。我们必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像尊重将军、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真心真意支持、爱护企业家,努力为企业茁壮成长提供充沛的阳光雨露!
(四)坚定不移打赢三大攻坚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四不摘”标准,建立稳定脱贫和接续减贫机制,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争创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强化产业、人才、劳务等对接,推动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向纵深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抓好高排放企业退城入园、物流市场搬迁整治、散煤污染治理、扬尘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源整治,强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60%。启动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加快推进重点危废利用处置项目,守护好净土。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建好用好“金安工程”,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深化平安临沂建设,开展信访工作治本控源专项行动,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到底。做好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坚持“四个最严”,保障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抓好防汛抗旱、气象、地震、人防、消防等工作,全面增强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
(五)坚定不移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开放是最大的机遇、最大的动力,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建设省级“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以临沂商城和综合保税区为载体,抓好“平台+政策+产业”开放模式集成创新,推动我市由“中国市场名城”向“一带一路”东方商都迈进。抓好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沿G2建设新型科技物流基地,打造仓配一体、业态融合、服务多元、智慧便利的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加强“国际陆港”建设。统筹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项目,加快济铁物流园建设,配套仓储分拨、多式联运、保税物流等功能,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承载地。加强综保区建设。发挥特殊监管区辐射服务作用,加快打造“三园一中心”,争取一线进出口增幅高出全市进出口10个百分点以上。启动临空经济区建设。规划启阳机场空港商务区,打造城市新地标。建设临沂商谷“国际会客厅”。突出展示交易、精品样板、资金集聚、科技创新、电商直播等功能,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融合。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平台经济、会展经济。加快建设区域性进口商品分拨中心和网货集散中心,有序发展视频直播营销。积极引进国际会展品牌,办好首届临沂进口商品博览会及商博会、木博会等展会,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会展经济。用好开放政策。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加快中国(临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拓展国际合作。策划建设临沂“中日韩经贸合作区”,争取在农产品加工和贸易、文化旅游等产业率先突破。精准推进“双招双引”。采取“线上洽谈+线下对接”招引模式,持续深耕日韩、欧洲、东南亚、“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力争到位市外资金1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制度体系,努力引进更多高端人才。
(六)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构建“审批更少、流程更优、体制更顺、机制更活、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营商环境。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落实“放权、精简、集成、共享”要求,让“跑一次”为上限、“不用跑”为常态。对公益性项目试行“主动服务、容缺受理、有诺免责、失信追责”审批机制,提高服务效率。推出一批“一件事”主题服务和行业综合许可证,推动不同部门和层级关联事项“一链办理”。打造“容沂办”市民云APP,确保100个高频事项“掌上办”。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坚持法律至上,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配合做好临沂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立法,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地实施。推动法治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发挥好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作用。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市内市外、内资外资、国有民营企业一视同仁,让每家企业都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引导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改出“国企资源+民企机制”新活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健全重点行业企业“一对一”双向联系服务机制,全力“保市场主体”,培育“小升规”企业300家左右。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排查政府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等方面的失信行为,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启用企业二代征信服务系统,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
(七)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上级民生政策不折不扣落实。织密就业创业网。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对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坚决打好“保居民就业”主动仗。落实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农民工兄弟的辛苦钱,一分一厘都不允许拖欠。织密兜底保障网。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制度,推动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医保门诊用药报销比例达到50%。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织密基本服务网。持续抓好“教育十大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处、中小学100所,全面消除城镇普通中小学56人以上大班额。落实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意见,加快临沂职业学院经开区校区和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建设。支持临沂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启动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新校区建设,增强高等院校服务地方能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力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达标率达到70%。加快市奥体中心项目建设,推动全民健身。织密便民消费网。按照“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思路,打造全域旅游。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办好中国书法临书大会等国家级展览,培育红色文化研学市场。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繁荣“夜娱、夜食、夜购”等消费业态。科学布局菜市场、家政服务等设施,进一步方便群众生活。织密社会治理网。推行合成化巡防联控机制,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建新型社区治理共同体。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基层阵地,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织密市场供给网。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撬动、社会参与”的民生共建共享机制,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三、关于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节点,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各级政府必须强化超前谋划的思维、职责所在的担当、统筹推进的能力、靠前指挥的作风和创新实干的精神,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成绩。
要绝对忠诚,筑牢政治之魂。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要担当实干,提升落实之效。坚持临难不避、实干为要,强化整体、系统、全面思维,提高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坚决防止“单打一”“一刀切”的现象发生,坚决克服按部就班、大而化之、放松标准的不良倾向。开展“横向打擂台、纵向抓攻坚”活动,每月亮成绩、每季抢红旗、半年一总结、全年列榜单,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坚持清单化推进重点工作,强化严督实考,激励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干出实打实业绩。
要依法行政,增强公信之力。注重“开门”决策,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完善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坚决避免任性执法。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面接受纪检监察监督,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要干净干事,永葆清廉之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守各项纪律规矩。带头厉行节约,一般性支出再压减10%,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紧盯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让清风正气遍布临沂大地。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