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郯城县的小麦生产实现重大突破,全县72.7万亩小麦,亩均单产首次突破千斤大关,总产量达36.54万吨;与此相对应的是,该县有近30万亩土地通过土地流转、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方式实现了集中运作,粮食产量、效益不断提升——
前些日子,忙完了“三夏”,看着粮仓里堆得满满的新麦,郯城县大镇小村的农民们都乐得合不拢嘴。今年由于人努力、天帮忙,小麦长势一直很好,平均亩产1000斤出头,好的能收1200多斤。该县泉源乡的杨宪东和李发亮家的小麦也是大丰收,但收获却不一样。
对杨宪东来说,今年自家3亩多地收了近3500斤小麦,比去年好多了。“去年,我那个1亩4分的地块才收了3袋小麦,今年足足收了10袋。”不过认真计算一下,3亩多的麦子除去种子、化肥、播种、耕作等费用,每亩地收入还不足1000元。“现在,我们泉东村流转出去的地,一亩地一年就是1000元。”
李发亮的家庭农场共有756亩土地,夏天一季小麦、秋天一季玉米,除去土地流转费每亩1000元,再加上化肥等费用,一年一亩地纯收入最多在1000元左右,有时还要少。但是,756×1000元,那就是一个大数目了。“要想种粮食赚钱,就得当‘大户’,地越多挣得越多。”
近年来,粮食种植效益偏低迫使农民离开土地外出打工,而对土地人力、物力的低投入,让粮食生产效益处于低谷,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有着“鲁南粮仓”之称的郯城县,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该县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55万亩左右,其中小麦种植在70万亩左右。如何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那就是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多种模式,让土地向“大户”如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等集中,实现粮食的规模化生产和运作,从而达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益的目的。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县约有30万亩土地实现了集约化生产、销售,占全部耕地的35%到40%,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中。”该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晓弟介绍说,正是由于土地集中程度提高,使得全县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特别是在推广粮食良种、应用配套技术、严格田间管理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夏小麦亩产突破千斤就是证明。
李发亮说,土地集中的好处在于,可以对粮田实现统一有效的管理。以良种为例,他选用了郯麦98和济麦22两个品种,都属于国家良种补贴范围。“数一数,这个麦穗上的麦粒至少在60粒以上。”记者数了一下,共有66粒。
同时,“大户”之间还可以通过合作等方式进行优势联合和叠加。李发亮和泉源乡的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达成了默契的伙伴关系。“合作社的收割机给散户收割麦子,一亩地要收60元。在我的农场里,一亩地只收40到50元。”李发亮说。
纪昌农机服务合作社理事长郑纪昌证实了他的说法。“跟大户干活,好处就是地块大、机器跑得开,一上午可以收割几十亩。”在李发亮的农场里,郑纪昌的合作社从深耕、播种、浇水、打药到收割实行一条龙式机械化服务。该乡6.3万亩小麦的播种、收割等工作大部分依靠农机合作社完成。
在郯南农场赵庄分场,场里的63名种植户和70多名员工,将场里的1500亩土地打理得井井有条,从生产到销售全部包办。“除去后勤、销售人员,场里每个种植户种植面积在20到30亩之间,全部实行机械化操作。”该场场长陈振河认为,也可以将国有农场的这种模式推广开来。
“目前,县里最大的家庭农场有近2900多亩土地,有的合作社土地更多。”王晓弟说,正是有了“大户”们的支持,该县大力开展的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带动作用明显。2014年,该县共建设1个10万亩、2个3万亩和8个万亩高标准高产创建示范方,主要涉及全县11个乡镇和相关农场,实施面积24.8万亩。
据省农业厅专家测算,今年该县24.8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平均亩产可达1096斤。在高产创建项目的示范带动下,该县今年72.7万亩小麦单产可达1005斤,较去年增加20.7公斤,首次突破千斤大关;总产可达到36.54万吨,比去年增加1.34万吨。
“其实所有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都在不断扩张土地面积。我也正在对农场周围粮田进行‘蚕食鲸吞’,希望明年能达到3000亩的规模。”李发亮觉得,粮食规模生产的发展形势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