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20220718-172819-827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 | 2020/12/21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临沂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二)郯城县探索推行农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 |
|
编者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临沂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围绕这一目标定位,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主动对接长三角,努力把临沂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为总结推广全市乡村振兴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加大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的力度,我们将陆续刊发省委乡村振兴调研组帮助梳理部分典型案例,供大家参阅,敬请关注。 典型案例(二) 郯城县探索推行农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农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村级班子的带头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直接的执行者、组织者、推动者。为破解村党组织书记“难选、难当、难管、难留”问题,郯城县坚持问题导向和改革思维,着眼于打造一支胜任乡村振兴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头雁”队伍,探索推行了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 一、背景动因 (一)优秀人才外流严重,选人时只能“矮子群里挑高个儿”。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就业方式日趋多元,农村优秀乡土人才纷纷通过考学、参军、外出务工、经商等“择木而栖”,留村的多是“38-61-99”部队,年富力强、会管理的驻村人才屈指可数。全县720名村党组织书记中,高中以上学历的占16.9%,35岁以下的仅占8.8%。 (二)攻坚任务越来越急,“撂挑子”的越来越多。近年来,涉及农村的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清河拆违等急难险重任务越来越多,矛盾点也越来越多,全县到市以上信访中涉及农村基层的占81.2%。面对攻坚和维稳的双重压力,部分党组织书记打起了“退堂鼓”。郯城县新一轮村“两委”换届以来,有42名农村干部因问责、畏难、工作打不开局面等原因主动离开党组织书记岗位。 (三)落实制度不严不实,村干部成为“事故多发”群体。近年来,各级陆续出台了“四议两公开”“财务四监管”等村级工作规范化制度,但执行落实上并不彻底,变通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村干部频触“高压线”。 (四)外力帮扶见效虽快,但“救急不救穷、治标不治本”。近年来,各级选派了一大批“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帮助一大批薄弱村实现了凤凰涅槃。但毋庸讳言的是,随着帮扶项目完成和挂职干部离任,个别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死灰复燃,每次摸排,总有5%左右的后进村屡整屡犯、反腐反弹,成为基层党建“牛皮癣”。 为此,郯城县着眼于打好优选、严管和厚爱“组合拳”,统筹好权、责、利关系,探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即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提级管理、提升责任、提高待遇等,逐步建立起权、责、利基本相当的选拔任用、教育管理、激励保障机制,推动建成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化工作队伍。 二、主要做法 2019年,郯城县委、县政府着眼于解决农村党组织书记岗位权、责、利失衡的问题,在全县创新推行专业化管理,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在不改变其身份、来源和工作性质的前提下,参照乡镇事业人员提级管理、提高待遇,人均月报酬达4352元,极大激发了专业化书记干事创业热情,相关做法被中组部《组工信息》、央视《共同关注》和《党报头条》《山东通讯》等刊播。2020年,继续做好专业化管理“后半篇”文章,通过建立健全专线推进、专业培育、专岗管理、专职服务、专项扶持“五项”机制,锻造专业化书记的党建引领、民主治理、致富带富、群众工作、廉洁自律“五种能力”,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领头雁队伍,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一)专线推进,确保有序覆盖。一是成立专职机构。县委组织部设立专业化管理科,配备3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专业化书记工作的综合协调和指导督导。探索开发建设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信息平台,着力打造智慧党建品牌。县委常委会每季度专题研究1次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工作。二是严把首批入口。以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协调能力强为总体标准,将“依法按程序当选、任满三年以上、身体健康、长期在村工作的现任农村党组织书记”纳入首批专业化管理范围,首批实行“划线过渡”,2019年共确定首批纳入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395名,占到54.9%。三是提高补充门槛。建立“6+N”选用标准,在原有6项定量指标基础上,根据每年实际情况,增加“村集体增收幅度、镇域综合排名位次、债务化解程度”等N项变量指标,每年补充调整一次,严格门槛纳入,从源头上保证专业化队伍质量。今年结合疫情防控等情况,新纳入251名,全县专业化书记总占比达81.83%。四是畅通退出渠道。对出现年度考核不胜任、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任职村年度综合考核位于本乡镇后1/10位次、村党组织评定为二星级及以下等次、集体收入低于规定要求、长期不发展党员等负面情形的,一律强制退出,其中继续任职的,按普通农村干部岗位管理,确保“有进有出”,不搞“一纳定终身”。截至目前,全县共清退专业化书记20名。 (二)专业培育,提升能力素质。一是政治淬练强“脑”。结合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建立学习教育问效评估制度。今年以来,各乡镇组织开展“专业化书记上讲台”活动157期。建立专业化书记集中轮训和自学研讨相结合学习制度,每年集中轮训不少于12天,每月确定固定学习日,促进专业化书记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将专业化书记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通过郯城电大开设“大专班”和“中专班”,实施专业化书记学历提升工程,实现了全县626名专业化书记学历教育全覆盖。二是专业培训赋“能”。开展党的涉农政策专题学习,编发《乡村振兴政策项目指南》,每月举办1期乡村振兴“微讲堂”,引导专业化书记学用政策,累计开展“微讲堂”60场次。分类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业旅游、网店微商等专题培训,小班额、差异化组织现场观摩,拓宽专业化书记的发展视野与思路,累计开展各类培训、观摩47场次。加强与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合作,分批组织专业化书记到江浙一带实地考察,学习村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计划8月份组织60名专业化书记外出学习考察。三是搭建平台助“力”。积极为专业化书记提供发展平台,启动100名专业化书记挂职帮带计划,其中13名挂职县直部门单位;50名挂职本乡镇(街道)涉农部门单位;21名挂职本乡镇(街道)社区党总支副书记;16名挂职本乡镇(街道)先进村居党支部副书记,每名挂职人员安排一名领导干部结对帮带。通过多岗位锻炼提升专业化书记领导力。鼓励支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计划培育市、县、乡示范社10个、20个、50个。坚持抓点带面,乡镇党委每年从专业化书记村遴选1—3个增收项目重点管理、跟踪指导;县委组织部和农业农村局每年遴选10个重点项目备案管理、重点扶持,在实现村集体稳定增收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三)专岗管理,规范履职用权。一是提级审批。将专业化书记的审批权上提至县委,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成考察组,通过宣传发动、乡镇初审、县直联审、测评考察、审批公示等5步骤产生专业化书记,人事档案由县级组织部门直管,做到“一人一档”,专人维护,定期更新,确保全面掌握党团、履历、任免、培训、考核、奖惩等情况。二是从严监管。明确专业化书记专岗专责,不得从事长期脱离农村岗位的工作。强化考勤监督,对出现无故空岗的,参照事业人员管理办法,予以通报、警告、直至解除专业化管理。加强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建立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三张清单”,明确了8项小微权力,对涉及到的30个事项分别绘制流程图,理清权责“边界线”,为专业化书记筑牢了履职“防火墙”,真正实现了“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三是严格考核。加强对专业化书记的日常考核、跟踪考核,及时发现表现突出、担当作为的专业化书记,加大先进典型宣传推介,鼓舞和调动广大专业化书记干事创业内动力。2020年1名专业化书记参加全县“担当作为”先进事迹报告会。落实“一评双考”制度,实行月考核、半年观摩、年底总评,对实绩突出的专业化书记提高经济待遇、落实政治地位,让想干事的人有干劲、有奔头。四是预警容错。鼓励专业化书记立足村情民意担当作为、创新发展,适度宽容发展中的失误与错误。对出现问题苗头的,由乡镇党委及时谈话提醒,目前已开展谈话预警65人次。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典型案例通报剖析会议,主要通报省市县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农村涉黑涉恶案件,用身边案例警示专业化书记,引导自警自省、防微杜渐。不定时组织专业化书记参加旁听庭审,截至目前组织6场次。 (四)专职服务,密切党群关系。一是制度化联系群众。建立“村情发布会”和“民情走访日”制度。专业化书记每季度召开1次村情发布会,公布村级重点工作、财务收支和发展党员等情况,提供党员群众知晓度,接受监督。每月至少固定1天,对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户等群体进行“户户到”走访。目前,全县召开两个季度村情发布会746场,接收群众意见建议1396条,解决各类民生问题502项;“户户到”走访共计2082次,走访群众4364户。二是常态化服务群众。由专业化书记领衔,推行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吸收“两委”干部及家属、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才等为队员,为村里的高龄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日常志愿服务,传递支部温暖、培育文明村风。目前,已成立志愿服务队113个,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283人次。三是满意度交给群众。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导向,每半年开展1次述职,接受党员群众评议。依托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定期对专业化书记开展民意调查。乡镇党委每半年开展1次专业化书记履职评估,逐人研判工作实绩和群众口碑,并量化排名,连续两年排名靠前、条件成熟的,挂职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目前已有21人挂职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五)专项扶持,激发干事动力。一是优先扶持项目。对中央财政资金扶持、 光伏助力等增收项目,优先向专业化书记村安排。乡镇党委每年从专业化书记村遴选1-3个增收项目,重点管理、跟踪指导;县委组织部和县农业农村局每年遴选10个项目备案管理、重点扶持,力争年底前专业化书记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30%的村超过10万元。二是提高经济待遇。专业化书记的补贴报酬、年终一次性奖金、年度优秀奖金、增资频幅等参照乡镇事业人员工资标准执行,全部由县财政承担。目前专业化书记最高的达到6132元。三是拓宽晋升渠道。专业化书记比照乡镇事业人员参加点名、培训;优先推荐参加乡镇副科级干部、公务员、事业编人员选拔和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先模典型评选,每年重点从专业化书记中评选一批“乡村振兴好支书”,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待遇,纳入县委备案管理。2020年从专业化书记中公开招聘4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计划考选公务员2名;评选“乡村振兴好支书”26名;1名专业化书记荣获第24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四是强化离任保障。专业化书记养老保险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高缴费标准落实,每人每年不低于5000元。专业化书记正常离任时,由乡镇党委进行谈话,对生活困难的给予关怀救助,确保没有后顾之忧。 三、工作成效 通过实行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选、管、育、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岗位吸引力、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强,村级治理“有人管事、有人担事、有钱办事”,大幅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农民群众的满意度,基层反响强烈。相关做法被中组部《组工信息》、央视《共同关注》、《半月谈》《新华社山东要情》等刊播。 (一)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由“冷”变“热”。专业化管理让村党组织书记“当得体面、干得有劲”,特别是经济、政治离任待遇大幅提高,有效扭转了以往“进退不决临时干”“半公半农兼职干”等尴尬局面,岗位“热度”越来越高,珍惜岗位、干事创业的强大激情被有效激活。优秀人才“争着干”的氛围越来越浓,一些年轻优秀退役士兵、高校毕业生、外出经商人员开始选择返乡创业、回村发展。2019年以来,郯城县共选配171名村党组织书记,其中126名为高中以上学历、22名为复退军人,实现了党组织书记缺职村的历史性清零。 (二)农村基层治理由“难”变“易”。长期以来,一些村党组织书记处于“被动工作”状态,推推动动,不推不动,对制约和阻碍村庄发展的问题不愿主动想办法、找对策,对群众诉求、遗留问题等不用心,一听了之,能推则推,上级干着急,群众不满意。实行专业化管理,通过健全五项机制,推动村党组织书记作风转变,使农村干部在推进移风易俗、清河拆违、信访攻坚等任务时效率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2019年,省、市交办信访积案化解率分别达到99%、100%;去省访、到市访同比分别下降41%、18.2%,进京访登记量排名从全省第3名下降到27名。 (三)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由“弱”变“强”。通过实行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普遍热情高涨,干劲十足,“一门心思好好干、比学赶超加油干”的创业激情被有效激活。他们更加注重身先士卒,抓好班子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同心同向谋事创业,推动村庄发展的力度更大,效果更好;没有纳入的也主动对标、加压奋进,工作标准和质量明显提高,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在“三资”清理工作中,专业化书记带头清、亲自清,全县累计清收欠款3736.28万元,清理土地5.1万亩,增加集体收入1.2亿元,实现了集体经济薄弱村动态清零。2020年全市攻坚打擂行动中,专业化书记冲锋在前、争干拼抢,上半年模拟评价持续保持第1名。 (四)农村干群关系由“疏”变“亲”。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速,少数村干部办事不公、行为不廉、以权谋私,经济违法犯罪案件屡有发生,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成为影响农村干群关系的“顽疾”所在。实行专业化管理后,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在岗、专心服务,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全市社会治安安全感满意度电话访问,郯城县排第2名,提升9个名次;全市乡村文明行动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郯城县由2018年的全市末位上升到第1名;2019年全省城乡居民评价调查中总位次第30名,其中居住环境、基本医疗、文化生活分别列第5名、第6名和第12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