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2日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再次凸显科研攻关对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关键支撑作用,在与会专家学者、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
疫情突袭,响应一线防控紧迫需求,我国迅速组织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科研攻关,部署启动83个应急攻关项目,5条技术路线开展疫苗研发,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筛选出“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治疗药物,加快推广应用临床验证有效的诊疗方法……
“我国科研攻关能力在战胜大灾大疫中历经淬炼。一方面全力救治患者、抢救生命,另一方面全速推进研发攻坚与临床救治、防控实践深度结合。”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作现场发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教授钟南山深有感触地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初步统计,截至5月10日,国际上发表的有关新冠肺炎病毒的论文有2100余篇,其中,中国650余篇,约占30%。“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一次,全国科研工作者和高科技企业都积极行动起来了,能做到这条是比较大的进步。”钟南山说。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松看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的要求,令李松倍感振奋。
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是国之重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防疫科技成果。作为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为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李松说。
当前,有效疫苗被世界各国视作打赢抗疫“翻身仗”的关键核心。我国已有4种灭活疫苗和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部分技术路线进展处于国际领先。
今年1月21日就开始带领团队开展糖蛋白疫苗研发攻关的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周大鹏说:“有效疫苗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武器,我们团队在第一时间就获得了国家科研专项资金的应急资助,大大提高了团队攻关的速度。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开发力度,争取早上临床、早出产品。”
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要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提升传染病检测能力”……
在河北省邢台市疾控中心P2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境外返邢人员核酸检测。“目前,新冠肺炎常规核酸检测归各县(市、区)负责,我们作为确证机构,主要负责对境外返邢人员、疑似病例等重点人群进行检测。”邢台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保国介绍说,除疫情监测外,还加强了对流感、出血热等危害较大、影响较大的疾病监测,每月进行疾病风险评估。
许多一线公共卫生防疫人员都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用“当务之急”来形容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既指明了攻坚方向,更坚定了继续加大该领域科研攻关的信心和决心。
疫情暴发不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赵列宾就带领团队启动了“人工智能抗疫”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攻关。抗疫中,机器人“小白”每天都在隔离区通过高清摄像头帮助医生及时会诊疑似病例。
“基层医疗机构是疫情监测的‘前哨’,只有全国每一个‘前哨点’工作做好了,数据和算力才能充分‘施展拳脚’,结合公共社区数据,有效提升分析和预警能力。”赵列宾告诉记者,团队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面向重大传染性疾病大规模筛查“智能采样舱”集群的科研攻关,以期在提升公共卫生监测预警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