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政字〔2020〕41号
市人大常委会:
2019年9月,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视察组对我市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视察,并对抓好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建议。2019年11月,市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临沂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视察组关于视察全市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的报告》,并函告市政府。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学习研究,制定有力措施,抓好科技创新政策贯彻落实,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作用由助推到支撑再到引领的逐步转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激发科技创新创业活力
(一)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全面学习、分析、研究国家和省新近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认真落实《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临沂市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临沂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临沂市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进一步细化修订更多普惠性政策及配套措施,逐步建立起市县联动、融合衔接的政策落实跟踪机制。目前,已研究拟定《关于加强科技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并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打造创新型城市等主题,组织开展重点攻坚,突出科技创新新任务、探索创新科技工作新机制,优化科技创新新环境。
(二)规范完善科技创新项目监管。健全完善项目、资金、平台管理办法,做到申报时强化评审、实施中加强监督、完成后绩效评价、运行时优质服务,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切实增强管理水平。重点在项目申报、项目立项、项目实施等环节,加快推进流程再造,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科技诚信制度等规章制度,全面提升科技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三)认真做好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加快构建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构建全过程公开的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流程,增强科技成果评价的公信力,推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突出经济社会效益的原则,认真做好临沂市科学技术奖励的组织、实施工作,重点在提名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环节探索创新,优化流程,简化材料,严格把关,全程监督,确保评审过程公开透明,评审结果公平公正,真正发挥好科技奖励的引导作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积极推荐优秀科技成果参评国家奖、省奖。
二、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立足我市“十优”产业发展,坚持“政产学研金服用”全要素融合,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重点打造以临沂市创新创业中心(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临沂分院)为引领,以市级行业创新创业共同体为带动,以县区创新创业共同体为联合,以各类企业平台为支撑,以政策和要素为保障的“1+N+2”科技创新体系。
(一)在市级层面,加快推进临沂市创新创业中心(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临沂分院)建设,探索形成符合现代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实际、更具生机活力的管理机制、运营模式,打造成政府主导的市本级总平台,为全市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提供指导、示范和引领。
(二)在重点产业层面,探索建立一批不同模式、不同路径、不同方向的创新创业共同体,在推进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物流科技产业研究院、天河超算淮海分中心、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临沂分所等现有创新创业共同体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临沂现代木业技术产业研究院、临沂钢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鲁南医药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临沂工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行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引导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汇集,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创新支撑点。
(三)在县区层面,指导各县区参照市级做法成立本区域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临沂市创新创业中心形成联盟;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建设,探索形成“创新研发、创业孵化、产业聚集”联动模式,强化专业化管理,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增强源头孵化能力。力争全年新备案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5家以上,孵化面积达到210万平方米以上。
(四)在企业层面,鼓励和支持企业采取自建、联合、引进等方式,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协同创新中心等企业研发平台,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并择优进行重点培育遴选,支持其升级为国家和省级平台,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平台60个以上。
三、着力培育全链条的科技创新产业体系,全力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一)实施“6+1+1”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围绕全省“十强”产业和全市“十优”产业培育计划,实施“6+1+1”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着力在先进装备制造、医养健康、电子信息、高端冶金制造、高端木业、新材料新技术及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商贸物流等产业领域,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增链,不断强化在人才汇集、平台打造、技术供给、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服务,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配套齐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科技赋能,真正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让新兴产业“根深叶茂结硕果”,使小的变优、优的变大、大的变强,着力培育一批“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独角兽”“瞪羚”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进一步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
(二)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开发临沂市高新技术企业发掘培育系统,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发现培育精准度。启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体系,建设临沂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力争2020年再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630家以上,进一步缩小与全省第一梯队的差距,继续保持第二阶队“领头羊”地位。
(三)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和成果转化行动。围绕制约“十优”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加大“走出去”“引进来”工作力度,通过加强与国内外大院大所的合作,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组织科技成果引进对接活动,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做好重大科技成果的引进、集成和再创新,推动企业向产业高端、技术尖端发展,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力争全年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100项以上,引进转化先进科技成果200项以上,助推主导产业提质转型。加快推进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技术转移转化,力争技术转化和技术合作登记工作实现新突破。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移先进县区创建工作。
四、培育建立科技金融体系,助力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积极争取上级科技扶持资金,用好市级科技专项资金,引领带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活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全社会R&D投入占比持续增高,确保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发挥好科技创新券、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金、新旧动能转换创投基金的作用,对处于不同创新创业阶段的企业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专项扶持。牵头开展银政企合作对接活动,强化银企合作力度,争取更多科技型企业得到银行信贷支持;加强科技型企业专项培育,力争有更多科技型企业达到上市条件,争取2020年有1-2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同时,加快建立科技创新政策宣讲宣传工作机制,利用电视台、报社及各类新媒体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宣传活动,组织专家开展科技创新政策解读和应用指导,组织力量开展科技创新政策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在政务服务大厅、办公区域设立科技创新政策宣传栏,灵活多样地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宣讲宣传活动,增强科技创新政策的社会知晓率和执行落实度,真正发挥出科技创新政策的引导作用。
临沂市人民政府
2020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