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852681291/zfb/2019-0000029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
公开目录 | 图文解读 | 发布日期 | 2019-05-24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文字解读:《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看病就医便民惠民服务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 |
|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就医环境,提高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和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日前,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看病就医便民惠民服务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未来3年,临沂将深入实施看病就医便民惠民服务行动计划,着力优服务、提质量、强基层、减负担,推动全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体验进一步优化,大卫生大健康观念进一步确立,基本形成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多学科联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到后年,基层首诊率保持在95%以上 行动计划指出,实现看病就医便民惠民要顺应群众就近看病就医需求,科学编制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重点打造30个中心卫生院,开展乡镇卫生院评价和“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组织建设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牵头医院为下级医院预留转诊号源和床位,实现双向转诊。 加快区域健康信息一体化建设,实现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等信息联通共享。建设市级远程医学中心和病理、检验、影像、心电等诊断中心,为全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服务。 到2021年,基层首诊率保持在95%以上,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基层全覆盖,三级医院远程服务量年均增长5%以上。 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 行动计划明确实施“四名工程”,培育“名医、名院、名科、名术”。重点打造心脑血管、肿瘤、内分泌、儿科、中医、康复等优势专科,组建三甲医院牵头的专科专病联盟。强化医疗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重点支持20个卫生健康科技研究项目,推动医院和高校、企业等协同建设医学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临床试验机构等6处以上。 加大卫生健康招才引智和人才培养力度,力争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培养领军人才10名,组织30名后备人才到北京、上海、济南等地知名医院培训。到2021年,新培育市级及以上重点专科学科20个以上。 培养10000名中医药技术人员 大力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机整合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规范开展随访、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出诊等,稳步推行“家庭病床”。到2021年,居民电子健康建档率保持在80%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保持在70%以上。 重点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群、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 开展中医药“百千万”行动,打造100个中医药特色技术挖掘项目,建设1000个中医药特色村级卫生室,培养10000名中医药技术人员。 到2021年,新增急救站点65个 推进急诊抢救室、重症监护室一体化建设,健全快速预检分诊机制,强化院前急救质量控制考核。加强急救信息链建设,升级改造120调度指挥系统,推行“医健通”“云急救”,实现一键报警、自动定位;推进急救车载终端与医院系统实时对接,有效提高急救质量。 广泛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每年培训专业急救人员500名以上;联合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单位、进军警营“六进”活动,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用好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对发生急重危伤病的身份不明或无力缴费患者进行应急救助。到2021年,新增急救站点65个,院前急救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促进缓解医院及周边停车问题 统筹规划医院内外交通,优化公交路线,增加营运班次和站点,在附近增设出租车候车、共享单车借还等站点,增设临时停车位。医院内合理规划分区,提升改造人行步道,保障路线顺畅。 推进医疗机构内部停车场累进式收费,缩短车辆在院时间。鼓励社会资本在医院周边建设应用自动借还、预约停车、立体存车的智慧停车场。到2021年,医院周边交通拥堵发生率明显下降,出行难停车难得到有效缓解。 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开通网上预约 优化门急诊布局和服务流程,重点改造提升儿科门急诊,增加儿科医师。加快智慧医院建设,完善“健康临沂”APP功能,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推广网上预约精准服务,开展网上问询、智能分诊。 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开通网上预约,实名就诊率达到70%以上,配备为患者提供挂号、缴费、查询、检查结果打印等服务的自助设备,支持银联、微信、支付宝等在线支付方式,逐步推广“床边结算”服务。推进“智慧药房”建设,鼓励开展中药饮片代煎、配送服务。到2021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分时段预约精确到30分钟内,群众就医候诊、交费、取药时间“三长”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鼓励社会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加快发展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延续性护理,逐步发展相对成熟领域的专科护士队伍。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岗位,开展志愿者服务。 鼓励社会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陪护服务。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护理员,分类开展医疗护理与生活护理。到2021年,市办医院床护比达到1:0.6,县办医院床护比1:0.4。 到后年,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降低到7.5天 鼓励有条件的医院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积极开展日间手术等服务;规范临床路径管理,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危重症床位供给比例,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立床位调剂中心,实行空闲病床“跨科共享”。 推进医联体内住院患者向下转诊,实现“康复回社区”,由牵头医院派驻医护骨干定期到下级医院开展业务培训、诊疗服务。到2021年,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降低到7.5天,全市开展日间手术病种不少于80个。 贫困人口住院费用个人负担比例低于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大力推行按病种收付费,开展DRGS付费试点;医保基金重点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医药、康复等专科;提高医保信息化服务水平,简化异地就医手续,缩短报销时间。 加大对特殊群众健康保障力度,实施健康扶贫攻坚行动,确保贫困人口住院费用个人负担比例低于10%;开展严重精神病患者救治、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等免费活动;实施白内障、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慈善救助手术。到2021年,实现按病种收付费病种300个以上。 到后年,患者投诉降低10%以上 扎实开展医德医风建设,整顿医疗服务和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推进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建设平安医院,健全“三调解一保险”制度,加大医闹打击力度。尊重爱护医务人员,保障其培训、休假等合法权益,优化工作环境,关注身心健康。实行社会办医星级评选,通过第三方评价,促进社会办医诚信经营、优质服务。 加强人文关怀和隐私保护,开展门诊导医、心理关爱和网络、阅读、茶饮等舒缓情绪服务,完善关键区域私密性保护设施,改善膳食质量和卫生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解决相关需求。到2021年,患者投诉降低10%以上。
|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