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 新闻发布 >> 正文
索引号 1585729837/zfb/2020-0000218 发布机构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公开目录 新闻发布 发布日期 2020-07-03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新闻发布:临沂市慢病监测信息发布会
新闻发布:临沂市慢病监测信息发布会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临沂市卫生健康委三级调研员陈学龙、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林、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陈孝涛同志向大家介绍临沂市2019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状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市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记者朋友。

下面,请陈学龙同志向大家介绍临沂市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状况。

陈学龙: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为主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第一位杀手,按照国家和省要求,我市分别于2010年、2012年、2015年启动了全人群死因监测、肿瘤监测和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并在全市各县区全面开展了慢病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并于2018年实现了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区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市政府于2019年启动了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工作,我委按照市政府创建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开展了全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现将监测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一、主要慢性病监测情况

2019年,全市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1.54%,糖尿病患病率为10.13%;全市居民心血管急性事件报告发病率为172.04/10万,其中冠心病猝死报告发病率12.92/10万,急性心肌梗死报告发病率159.12/10万;全市居民脑血管急性事件报告发病率为597.93/10万,其中脑梗死报告发病率为488.95/10万,脑出血报告发病率为68.72/10万;全市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305.30/10万,发病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甲状腺癌、食管癌、宫颈癌、膀胱癌、胆囊癌。

二、相关危险因素分布情况

2019年,全市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40.01%,肥胖率为26.33%,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5.68%,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检出率为14.01%,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3.92%;每日人均食盐摄入量为10.18克,食用油摄入量为33.66克,蔬菜摄入量为359.10克,水果摄入量为150.81克,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比例为41.64%;现在吸烟率为22.77%,30天内饮酒率为21.60%,经常锻炼率为16.67%。

三、主要健康指标

(一)老年人占比

2019年,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2.75%,近三年来,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逐年增加。

(二)人均期望寿命

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7.99岁,其中男性为76.60岁,女性为79.60岁,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居民死亡原因

2019年全市共报告户籍人口死亡人数72139人,报告粗死亡率为6.06‰,主要死亡原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部死亡原因的91.02%。前十位死因依次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感染、神经系统和精神障碍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四)重点慢性病早死概率

根据测算,2019年全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4种主要慢性病的早死概率为12.65%。近三年,重点慢性病早死概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四、主要健康问题

(一)全市以老年人发病为主的慢性病死亡占全人群死亡90%以上,慢性病已成为我市居民首位死因。

(二)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偏低。

(三)脑卒中、冠心病以及恶性肿瘤等重点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四)超重、肥胖,高盐、高油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健康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健康行为养成较差。

五、慢性病防控工作进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卫健委围绕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参与,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全面落实慢性病防控要求,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监测体系。扎实推进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建立了以居民死因登记报告、肿瘤登记、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报告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居民疾病与健康监测体系。

二是全力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市建设。在全省较早地启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实现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率先启动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创建,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面落实“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专项行动内容,行动覆盖所有县(区)、乡镇,累计创建各类示范单位1317个,培育基层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24285人;广泛开展“健骨操”、职业人群“健步走”等群众性健身活动;实施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推动减盐干预在学校、家庭、餐饮和食品加工行业等领域全面落地。

四是积极推动慢性病防治管融合发展。全面启动二级及以上医院重点慢性病机会性筛查,积极推动重点慢性病早期评估和筛查;相继开展癌症早诊早治、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筛查与综合干预等项目,在目标人群中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初步建立了疾控机构组织实施、基层初筛随访、医院诊疗的防治结合工作模式,促进了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重点慢性病的监测和干预工作,以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为牵引,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全市居民把自己作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努力提升全市居民的健康生活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有问题的记者请举手示意,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问:慢病监测工作开展的意义是什么

张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为主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市自2010年起,先后启动了全人群死因监测、肿瘤监测、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先后组织开展了市、县两级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工作,目的是了解、掌握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和流行状况,探索主要慢性病与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从而预测人群慢性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人口和卫生政策,实施干预措施,降低和减少慢性病发病率提供依据。

近年来,通过市、县、乡、村四级慢病监测工作的开展,我们每年均形成市级年度分析报告,全面动态分析评估全人群死亡情况,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同时,结合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定期预测人群慢性病流行趋势,制定全市慢性病防控策略,评估慢性病防控效果,为降低或减缓慢性病发病提供技术指导,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

问:如何预防慢性病?

陈孝涛: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慢性病是怎么发生的。慢性病是一大类多因素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等,它的发生、发展与个人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及医疗保障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生活方式占到60%-70%左右。因此,作为每个人预防慢性病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牢记“自己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预防慢性病要从自身做起,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健康饮食,做到饮食多样、营养均衡,提倡减盐减油减糖,多吃蔬菜、水果;二是要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三是要重视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四是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遇到问题要学会调整情绪、释放压力,随时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归纳起来就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能做到这四条就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延缓慢性病的发生。

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