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审计厅统一部署和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自2019年3月至5月,我局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分别对市级和12个县区财政政策支持加快发展“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审计调查了市县财政部门及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发展改革、工信局、招商局等部门单位,并对重点项目单位、企业进行了延伸调查,部分调查内容追溯到以前年度。现将审计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评价
(一)推进发展优势产业工作机制及政策措施设立情况。
2018年,临沂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总体部署,制定出台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推进方案》,对机械、冶金、食品、化工、建筑建材、医药、木业、纺织服装、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农业“新六产”、文化创意、精品旅游、医养健康、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成立16个产业专班,具体负责各产业的培育发展,围绕人才、土地、金融、财税等8个方面建立服务保障线。市委、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根据《推进方案》要求,结合临沂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临沂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快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临沂市“云服务劵”财政奖补实施细则》等35项政策措施,对涉及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项目实行专项资金奖补、产业引导基金扶持、企业技术改造扶持、融资担保扶持等财政激励政策,力求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产业集群发展。12县区均按照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工作部署,结合各县区实际情况确定支持发展的产业类型,并对应产业出台了各项扶持政策措施。
2019年,为深入对接省“十强”产业,加快实施“十优产业倍增”计划,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全市十大优势产业工作推进方案》,设立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高效农业及食品加工、新材料、建筑建材、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物流、高端化工、信息通讯技术和现代金融等“十优”产业专班,由市级领导牵头,相应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明确责任分工,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加大政策落地力度。
(二)财政政策执行落实情况。
根据财政部门提供资料显示,截止2018年底,全市财政部门已落实“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财政资金67393.43万元,其中:市财政38482.76万元,包含省级转移支付资金9252.79万元,市级财政按照《推进方案》工作部署拨付16产业专班经费1150万元,对应智慧物流、医养健康、农业“新六产”、电子商务等产业的财政激励政策安排奖补、扶持资金8079.97万元,补充市级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20000万元;12县区落实财政资金28910.67万元。2019年,全市预算安排128563.66万元用于支持“十优”产业发展,其中市级预算43450万元,包含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出资20000万元、新旧动能转换政策奖补资金20800万元、新旧动能转换招商推介经费2150万元、“企业上云”专项资金500万元;12县区预算安排85113.66万元。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临沂市财政局2018年成立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公室,市财金集团成立临沂市新旧动能基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新旧动能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市财政规划出资40亿元(含产业引导基金20亿元)、县区财政出资50亿元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90亿元,通过市场化募集,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形成近期600亿元、远期1000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基金规模。截止2018年底,市财政已出资21.82亿元;达成合作意向、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的合作基金共有22支,总规模373.05亿元;累计开展直接股权投资项目17个,投资额10.44亿元,吸引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128.99亿元,主要用于 “四新四化”项目、新兴优势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支持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
(三)审计评价。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2018年是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一年,临沂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按照省、市总体部署要求,统筹谋划,聚力攻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十强”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一是传统产业支撑作用更加突出。2018年传统优势产业完成产值7514亿元,同比增长12.9%,工程机械、木业、精品旅游、商贸物流4个产业集群,列入全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二是新兴及高端产业较快增长。四新一高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实现产值1950.3亿元、1689.7亿元和620.7亿元,增长22.5%、17.9%和18%。临港1400万吨高端不锈钢和特钢制造产业集群,纳入全省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规划。三是产业群体不断壮大。产值过亿元企业1853家,完成产值8475.1亿元,同比增长23.3%。新增科技创新平台280个,中科(临沂)创新园正式开园,软磁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省级验收,中印科技国际创新园入选全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山东省考核工作办公室发布的2018年度山东招商引资招财引智考核结果表明,临沂市名列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第二名,获“推动高质量发展”单项奖。
二、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扶持政策“碎片化”。通过审计调查了解到,市及各县区虽然按照省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支持优势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个别县区的财政政策和财政激励政策分散在多项政策措施中,未形成系统的、完整的促进培植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财政政策及实施细则。
(二)重点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
1.滞拨专项奖补资金。经对2018年省级安排的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抽查发现,截至审计日,仍有工业提质增效升级专项资金、“云服务券”奖补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等2721.37万元沉淀在县区财政部门,未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没有发挥应有的资金效益。
2.项目管理不到位。经对部分财政资金扶持的产业发展项目进行延伸调查发现,存在项目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一是项目实施进度较慢。有的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该项目未能如期开工建设,导致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滞留财政部门。二是项目档案资料不完整。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但项目主管单位无项目实施方案、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
三、审计建议
(一)整合完善财政政策。紧扣上级“十强”产业政策,制定和优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财政政策,要对现有的财政激励政策进行梳理、整合、升级、完善,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使之能紧扣“十强”重点产业规划,又能结合自身特点和财力状况体现本地特色。
(二)健全基金管理制度。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基金投资管理改革创新,在注重基金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优化提升投资绩效,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政府基金的作用,引导相关企业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按照产业规划,进行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各优势产业实现重大突破。
(三)加大资金拨付力度。财政部门要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预算法》的规定,强化预算支出和转移支付管理,提高资金支付下达的及时性,杜绝年底突击下达,确保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五有”要求,加强对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对重点专项资金使用动向、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优化资金运作和使用方式,加强项目管理,使有限财政资金创出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