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1585729837/hbj/2020-0000345 发布机构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
公开目录 执行效果评估 发布日期 2020/12/28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临沂市空气质量调控综合决策支撑体系工作进展情况
临沂市空气质量调控综合决策支撑体系工作进展情况


20199月,临沂市组建了临沂市空气质量调控综合决策支撑体系专家团队,采用政府公开招标方式购买专家服务,专家团队由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组成,约30多人,并进驻临沂市开展服务。

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空气质量日常分析会商制度、建设数据分析系统、开展重污染行业防治对策研究、主城区大气微站建设、城市扬尘精密监控、城区道路积尘负荷走航检测、VOCs与臭氧源解析、大气颗粒物在线溯源监控、企业用电智能监控、全面禁烧及违法违规涉渔及国控站可视化高清监控、临沂市信访综合分析管理等十项重点项目。

一、建立空气质量日常分析会商制度

(一)开展空气质量日监测数据分析研判

1. 分析实时数据,异常问题及时推送。专家组分析实时监测数据,包括区域要素(CO、颗粒物、NO2、臭氧等)异常值分析报告、重污染过程分析(主要针对气象条件扩散比较差,导致所有指标偏高的成因分析)、站点偏高数据分析(主要针对每段时间偏高的站点,分析其原因,为下一步治理提供建议)发现站点数据异常即时在工作群内推送,同时将分析结果给各县区、各部门说明,此工作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解决环境问题,防污染加剧

2. 日会商制度。每日开展临沂市环境空气质量日会商(每天一次),并形成日会商意见上报。一是主要分析8-今日8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气象情况,主要污染物等,未来一到两天的天气情况,应管控的主要行业与污染物;二是问题溯源,主要结合临沂现有科技手段发现的问题(包括激光雷达、VOCs走航、用电量监控、污染源在线监测、扬尘与微站、高空瞭望系统等),将以上问题汇总的点,方便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整改;三是整改措施,主要针对溯源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与标准。四是制作日报主要内容通报包括昨天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包括日排名、月排名与年排名,表现突出的污染因子各站点排名;给出当天的天气预判,结合预判提示各区县如何开展工作。五是梳理汇总,主要针对前一日下发的问题,统计整改情况,并一周进行一次总结,半月进行一次整改汇总报送。针对出现的同类问题或产生污染事件较多的区域,统计交指挥部督办。

3. 周会商制度。每周开展精准施策跟踪研究例行会商并制作工作专报、会商纪要。建立会商制度,分析污染源在线、用电量智能监控发现问题、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及提出工作建议会商完成后需要针对这周问题、下周预报及未来的工作重点编制工作专报,报送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同时针对会商的主要内容需要编制会商纪要,包括会商的主要内容、结论与建议,会商ppt的精简版,以及参会人员名单,该报告发送至各县区环保局及指挥部人员,用于指导开展下一步工作。

(二)临沂市全年空气质量保障会商机制

专家团队入驻之后,建立了完善的临沂市空气质量保障会商机制,非秋冬季期间每周开展一次大会商、秋冬季期间加密开展大会商,会商人员包括:临沂市生态环境局、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市气象局、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各子项目负责人等,会商内容包括:气象条件变化、污染过程分析、减排措施评估、未来形势预测、措施和建议等。同时,从202066日,还逐步建立了每日会商制度,参加部门主要是生态环境局、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与临沂大学,会商内容包括:第一部分为前24小时气象情况与环境质量情况,今日的气象预报及空气形式预判,今日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第二部分为污染问题溯源;第三部分是针对溯源的问题提出应采取的措施;第四部分为下发任务表格。

秋冬季期间,每日开展会商,提供空气质量分析预测和专家指导意见报告,包括气象条件变化、污染过程分析、减排措施评估、未来形势预测等内容。每次重污染过程提供重污染应急响应分析专报。2020年以来,共开展会商287次,包括周会商51次,每日会商236次(其中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加密会商33次、每日会商203次)。通过会商提供空气质量分析预测和专家指导意见报告,为临沂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精准措施指导。

(三)提供重污染天气应对服务

2020年,针对冬季出现的4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分别进行了应急预案效果预评估和后评估,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每天进行加密会商,期间专家团队已经进行了33次加密会商。其中应急预案效果预评估报告是对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最佳方案和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后评估报告是对重污染天气的成因、过程进行分析,对应急期间的管控措施、减排量等指标进行总结,评估采取应急管控措施后的减排效果,并提出优化建议。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每天加密会商空气质量及天气变化形势,分析重污染过程成因,预测重污染过程趋势,并提出针对性的应急措施。

专家团队通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服务,完善了临沂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提高了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对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削峰降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效果显著。

(四)邀请知名专家调研指导

20201月邀请了原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长虹教授,来临沂市调研指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分析临沂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原因,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把脉会诊”。

20206月,邀请陈长虹教授和山东大学薛丽坤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高阳教授、杭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杨强研究员对《临沂市臭氧和VOCs源解析研究项目技术报告》进行评审,并对临沂市臭氧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指导。

二、建设数据分析系统

(一)临沂市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分析系统

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分析系统目前已接入172个站点。具体包括:国控7个、省控1个、省控县级19个及乡镇145个站点。调试接入7类环境监测数据,整合9类监控资源,提供5环境空气质量综合分析,采用5种方案和模型预报,实行市、县区、镇街、村居4级网格化管理的机制,实现对临沂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综合化管理。

(二)临沂空气质量数据展示手机APP升级及站点历史数据转换

包含平台172个站点的所有历史数据,最早日期为201211日,历史数据的换算范围为201211日到20181031日。2018111日之后为实时接收实况数据,无需转换。历史数据换算分两部分,针对气态污染物直接按照固定系数进行转换,针对转换结果进行比对校验,排查转换后的结果数据是否有遗漏为主。

三、开展重污染行业防治对策研究

针对临沂市城区工业企业的特点,首先开展了钢铁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污染源的调研,深入了解了钢铁行业生产产能、排放及分布调查,梳理了现有污染控制措施及排放现状,形成了钢铁行业“一行一策”研究报告及污染防治对策。

针对临沂市物流行业发达、重载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现状,目前进行了移动源污染调查,移动源污染调查工作包括临沂市移动源污染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临沂市物流业污染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临沂市移动源污染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工作主要调研了临沂市道路移动源、非道路移动机械控制情况、燃油品质控制情况、道路交通现状等基本情况,并通过模型估算了道路移动源、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根据估算结果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临沂市物流业污染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工作调研了临沂市中心城区规模以上物流园区的占地面积物流车辆等基本情况分析了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核算了物流货运环节涉及的运输车辆尾气、装卸设备废气、运输车辆道路扬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初步分析了临沂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物流通道网络有待完善物流园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运营模式单一、市场主体实力有待提高等问题。目前已完成《临沂市移动源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及对策研究报告》初稿,正在进行修改完善。

四、主城区大气微站建设

依托现有国省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密网格化监控,安装148个网格化空气监测微站,用于监测NO2PM10PM2.5浓度,同步建设完成了大气网格化系统平台,实现空气质量精准动态溯源分析。148个微站实时报出在线监控数据,形成涵盖主城区的所有大气监测站点环境污染趋势和形势展示图及报表,每日形成各点位未来24小时的逐小时浓度预报以及未来3天的分段平均浓度预测报表。

截至1225日,已提供11份环境污染趋势和形势展示图及报表、359份数据分析日报、51份数据分析周报、11份数据分析月报、3份数据分析季报,51份精准溯源周报和11份精准溯源月报。

五、扬尘精密监控

该系统设计在临沂主城区主要物流货场、交通枢纽、工业园区、重点工地等重点扬尘产生区域开展PM10精准监控,建设4套空气简易标站100套扬尘PM10重点监控点设备,实现扬尘污染精准溯源和治理效果考核,同时建设软件平台对数据进行显示和分析。建立软件平台对数据进行显示和分析。同时建设数据管理平台、GIS数据地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报警、报警处理信息反馈、手机端处理信息上报。100个站点实时报出在线监控数据,形成涵盖主城区的所有大气监测站点环境污染趋势和形势展示图及报表,提供数据分析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每周、每月提供精准溯源报告。扬尘监测设备3月底全部安装上线,4月份开始统计扬尘超标报警信息。

截至目前,经道路扬尘精密监控系统监测共发现超标事件297,其中高新区4,占总超标区域1%;河东区51,占总超标区域的17%经开区29,占总超标区域10%;兰山区82起,占总超标区域28%;罗庄区131起,占总超标区域44%。其中罗庄区火炬路与文化南路超标预警33次,罗庄区南环路与南大路出现超标报警27次,罗庄区陶然路与琅琊王路出现超标预警25次,经开区沂河路与东环路出现超标报警20次,兰山区通达路与陶然路出现超标预警15,兰山区大山路与临西十路出现超标报警13次,河东区长春路与东兴路出现超标报警11次,河东区解放东路与东兴路出现超标预警10次,兰山区西环路与长春西路出现超标预警10次,罗庄区化武路与西环路出现超标报警9次,河东区凤凰大街与陶然东路出现超标报警7次,河东区凤凰大街与正阳路出现超标报警6次,兰山区解放路与工业大道出现超标报警6次,超标地点位于外环路大货车密集以及交通枢纽的地段。

六、城区道路积尘负荷走航检测

积尘负荷是指单位面积上能够通过200目标准筛(相当于几何粒径75微米以下)的那部分积尘的质量。积尘负荷是影响道路扬尘排放的主要因素,时空变化大,影响因素多。航设备是通过监测轮胎扬起的尘土来计算道路扬尘,采样口和轮胎距离较小,样本第一时间被采集,消除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

利用大气环境走航监测车对城区道路积尘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时间段、不同车速、不同位置、不同路况的积尘负荷数值,并形成积尘负荷空间分布地图及报表。

依托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技术,对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施工工地集中区域及工业企业周边等重点区域道路积尘负荷进行考核,道路积尘负荷限值如下:

一级(优秀):积尘负荷小于0.50g/m2

二级(良好):积尘负荷0.50-1.00g/m2

三级(一般):积尘负荷1.00-1.50g/m2

四级(较差):积尘负荷大于等于1.50g/m2

20201月至202012月,累计开展走航监测9次,监测5924.19公里(详细情况见表3),优秀道路(积尘负荷小于0.50g/ m2293条,占14.93%;良好道路(积尘负荷0.50~1.00g/ m2648条,占33.01%;一般道路(积尘负荷1.00~1.50g/ m2397条,占20.22%;较差道路(积尘负荷大于1.50g/ m2625条,占31.84%

根据监测结果来看,1月份后较差道路占比呈递减趋势,城市道路清洁程度有所提高,并呈保持趋势。


七、VOCs、臭氧源解析

(一)VOCs、臭氧源解析

综合利用外场观测-实验室分析-企业核查-源谱采集-模型诊断等多种技术手段,对临沂市臭氧污染成因进行诊断识别,并对其前体物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来源解析。截至20207月,该子课题已完成全部项目实施工作,并完成了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

1临沂市VOCs污染特征分析

采取在线和离线监测相结合的方式于临沂市主城区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和分析工作:在5个监测点位同步开展为期5个月的VOCs离线监测,共计采集360个样品,监测117VOCs组分;在1个监测点位开展一个月的VOCs在线观测,观测期间共测量VOCs物种107种(包括29种烷烃、11种烯烃、1种炔烃、18种芳香烃、35种卤代烃、12OVOCs以及1种有机硫),在线监测期间捕获了多次臭氧污染过程,为臭氧污染成因分析提供了充足的前体物观测数据,获得了临沂市大气环境高时空分辨率的VOCs组分数据。基于组分数据,摸清了临沂市当前VOCs污染现状。

此外,完成1个国家监测点位20196-10月全部样品采集工作,包括罐采样和采样管采样两种方式,共计54个样品,117种组分,由于VOCs组分复杂,物种繁多,分别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17种物质进行分析测定。

2临沂市臭氧污染特征分析

基于临沂市连续3年(2016~2018年)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在线监测数据(O3、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大气压),分析归纳了临沂市O3污染规律

3临沂市臭氧本地及外来输送对临沂市的影响研究

运用CAMx的臭氧来源解析技术OSAT对临沂市O3来源贡献进行解析,研究主要排放源区的影响范围与程度,把握临沂市臭氧的主要来源从来源解析的时间序列来看,10~16时是本地臭氧生成的主要时段。在临沂臭氧浓度较高时,临沂本地和省内其他区域臭氧生成贡献显著,而在臭氧浓度较低时,则区域背景传输和省外地区占主导地位

4临沂市臭氧污染成因诊断

a明确临沂市臭氧污染主控因子

基于临沂大学实时观测的VOCs数据以及同步的常规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OBM模型对临沂市臭氧生成机制进行了模拟,主要结论如下:超标天当臭氧前体物VOCsNOx削减比例均为0%时,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为188μg/m3,在脊线附近,此时削减VOCsNOx均能有效降低臭氧,表明临沂市臭氧超标天的臭氧生成处于VOCsNOx协同控制区。而臭氧非超标天当VOCsNOx削减比例均为0%时,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为120μg/m3,在脊线上方,此时削减VOCs能有效降低臭氧,削减NOx,在一定范围内臭氧不降反升,表明临沂非超标天的臭氧生成处于VOCs控制区。

b臭氧前体物减排情景分析

设置了5种减排情景对臭氧超标日进行模拟,即:只削减NOX;只削减VOCsVOCsNOX减排比例分别为1:13:11:3。结果显示五种减排情景均能是臭氧浓度降低至160μg/m3,单独削减VOCs和单独削减NOx这两种减排比例均为最有效和快速的方法,当AVOCsNOx削减比例达到35%时,O3_8h浓度可削减15%,即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60μg/m3)。

5臭氧前体物来源解析

基于5个站点观测数据自动监测数据以及重点行业企业现场核查和源样品采集(临沂市全部涉VOCs行业中的10个代表性行业共计28家企业进行现场核查,筛选了7家大型重点涉VOCs排放企业,共计采集34个污染源样品),利用比值法、受体模型和清单对临沂市VOCs来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结论为: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溶剂使用是最为主要的排放源,三者对总VOCs分担率分别为37.6%20.4%18.0%。对臭氧生成起主要作用的是溶剂使用和机动车尾气。兰山区VOCs排放量远高于其他区域;甲苯和丙酮主要来自溶剂使用;乙烯和苯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排放,异戊二烯主要来自植被排放。临沂大学和沂河小区人民广场站点受到机动车尾气的影响,河东区政府和新光毛纺厂受到交通排放的影响,鲁南制药站点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外,还受到工业排放的影响。

6夏季臭氧污染成因及来源分析

对临沂市夏季臭氧污染的成因及来源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和管控措施(包括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措施等):

重点区域:VOCs的重点排放区域位于兰山区、费县和沂水县,而NOX的高值区域则集中在罗庄区、莒南县和沂南县。这些区县需重点关注。

重点行业:依据VOCsNOX排放量和关键组分筛选的重点行业为木质家具制造、有机化学原料制造、炼焦、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胶合板制造和橡胶塑料制品行业等6种行业,提出6种行业管控的重点措施。

(二)VOCs走航监测

VOCs走航监测以临沂市兰山区、河东区、经开区、罗庄区、高新区、临沭县、费县、莒南县、郯城县、兰陵县、沂水县、半程镇、马厂湖镇、枣园镇等区域为重点,围绕国控点、省站周边区域以及工业区进行走航监测。

目前已完成2020年春季对河东保险、沂河小区、鲁南制药厂、临沂大学、高新罗西、新光毛纺厂、洪福酒业8个站点周边以及半程镇、义堂镇、马厂湖镇的VOCs走航监测,监测周期为15天,出具各区域走航报告,共18份;2020年夏季完成了兰山区、河东区、经开区、罗庄区、高新区、临沭县、费县、莒南县、郯城县、兰陵县、沂水县、半程镇、马厂湖镇、枣园镇等区域的走航监测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复查和企业内部监测工作,监测周期为90天,已出具走航报告100份(后续跟进)。目前已完成各区域整体对利于臭氧生成的VOCs本底污染物的数据收集,针对企业的一企一测措施有效的渐少了企业VOCs的排放。2020年,VOCs走航共发现异常点位221个。

八、大气颗粒物在线溯源监控

一)气溶胶激光雷达

目前临沂市共设置4台气溶胶激光雷达,1台走航监测车。通过激光雷达垂直观测、水平扫描、走航观测 技术进行“地空天 一体化”立体监测覆盖范围内的污染物浓度并实时显示在软件界面上。

20201月份至202012月共开展工作320余天,开展工作期间经激光雷达监测共发现污染问题事件2040余起;其中扬尘污染问题事件1549余起,生物质燃烧事件214余起,散乱污及工、企业疑似排放不达标事件23余起,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事件110余起,露天切割、喷漆焊接等不正规操作作业事件131余起,餐饮油烟排放不达标事件13余起。

兰山区经激光雷达扫描监测共发现污染事件570余起;罗庄区经激光雷达扫描监测共发现污染事件425起;河东区经激光雷达扫描监测共发现污染事件357起;经开区经激光雷达扫描监测共发现污染事件230余起;高新区经激光雷达扫描监测共发现污染事件289起。均第一时间上报给各个管辖区域进行处理,有效地控制了颗粒物污染。

(二)基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细颗粒物在线溯源研究

目前已完成2020年秋冬季新光毛纺厂鲁南制药厂2个站点的固定监测,其中新光毛纺厂站点监测时长为14天,鲁南制药厂站点已监测23天,已出具源解析分析报告共8份,其中新光毛纺厂站点源解析分析报告1份,鲁南制药厂站点源解析分析日报告7份。

九、企业用电智能监控

临沂市工业企业用电量智能监控系统是依托云平台技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分析、云计算和电力传感技术,实时采集企业总用电、生产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用电数据,通过将污染治理设施的电流、电压等电量参数与生产设施运营时段相比对,来及时发现和处置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异常、停限产政策执行不到位等违法行为。截止到目前,已完成全部功能开发并测试正常,平台已接入企业1601家,8057个站点,涉及15个县区,共计48个行业。

监控系统细化了报警类型和报警级别,报警类型分别为日常监管、应急管控和错峰管控报警,报警级别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报警。系统报警信息级别划分:

一级报警:生产设备开启,治理设施未开, 应急管控、错峰生产控期间未按规定限停、限产、限时。

二级报警:生产设备或治理设备传输异常 (电量监控终端设备断电或损坏导致检测电量值未上传至平台)。

三级报警:生产设备或治理设备零值异常(电量监控终端设备故障导致上传至平台的检测电量值都为零)。

监控系统采用网格化管理,分级别设立起市、县区、镇街和企业(监控终端运营方)四级网格,配备相应的网格工作人员,建立报警信息48小时平台闭环处理机制。

用电量监控系统自运行以来,共自动推送一级报警信息3117,二级报警信息51724,三级报警信息25558

十、全面禁烧及违法违规涉渔及国控站可视化高清监控

该系统利用临沂现有通信基站铁塔,建成覆盖临沂市五区重点监管范围内的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焚烧及违法涉渔可视化高清视频监控和自动识别系统,对各区域禁燃措施落实情况及河道进行全天候监控。

目前52套双目云台摄像机已全部安装完成并投入正常使用,单个设备可以覆盖半径3公里的范围。监控系统平台也已建设完成,整个系统可以实现大约14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面禁烧火点全天候24小时智能监控,对铁塔周边三公里范围的城区及涉农区、环保国控站、重要河道进行视频轮巡,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快速巡查和现场火情复核、告警。

系统自建设以来,五区秸秆禁烧现象明显下降,自20198月新系统上线以来,累计发生火情509起。其中兰山区87起,河东区123起,罗庄区157起,经开区75起,高新区71起。自系统投产以来,五区焚烧秸秆情况稳步下降,成效明显。

十一、临沂市信访综合分析管理

该系统设计建设信访问题办理平台系统,优化信访问题举报处理机制,实现手机移动端现场调阅处理功能,定制形成信息全面的信访案件办理情况报告,具备后续的扩展应用功能。将智慧环保所有应用基础移动端进行应用,支持使用者移动终端自动适配。同时,增加基于移动应用平台的管家服务,新任务、异常事件实时推送提醒。

目前,信访综合管理项目已完成系统的开发。开发经历2次大版本更改以及4次小版本更改,每个功能开发完成后,第一时间向主管部门汇报,并演示使用流程,根据主管部门试用情况及给出修改意见,及时进行修改,主要修改的模块包括:案件处理字段、导入导出格式、案件审核方式、统计报表类型、流程管理等。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沟通意见进行改进,使系统更加清晰便利,目前功能已达到使用者要求。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