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文明新风吹遍村居社区,志愿服务活跃大街小巷……在八百里沂蒙大地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长大,这里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阵地。
面对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如何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18年以来,临沂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工作总要求,整合资源力量,宣讲政策理论,创新志愿服务,丰富文化生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沂蒙大地落地生根。
尤其是2022年以来,临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有力有序有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扎实开展,文明实践浸润人心,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文明之花遍开沂蒙,为“践行沂蒙精神、加快三个转变,奋力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遍地开花
实践阵地覆盖提升
只有建好文明实践的阵地,才能让文明实践活动生根发芽。如今,在临沂,一个个烙着红色印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城乡地标,各种资源在融合中同向发力,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让文明新风吹拂沂蒙大地。
在费县,一座建设总面积4700余平方米的建筑,融合了县融媒体中心、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等文化阵地资源,成为该县的文明实践中心;沂南县整合村居阵地资源,打造“心灵小屋”“亲子书吧”等儿童实践基地30个,实现一个场所、多种功能、共享使用……
从2018年起,临沂按照“五有、四用、三到位、两同步、一平台”的要求,整合现有的基层阵地,配套完善活动设施,突出文明实践功能,实施了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提升工程。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个、实践所159个、实践站4085个,实现全覆盖。
今年以来,临沂又印发《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每月调度进展,推动县区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布局,健全完善组织设置、工作规范、运行流程,在队伍发展壮大、场所提档升级、机制健全完善以及活动常态化、项目品牌化等方面实现突破,扎扎实实推动提档升级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五有”(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达标率分别为100%、83.44%、72.94%。
正是依托这些文明实践的阵地,临沂推动县区整合宣传文化系统资源,把电影、图书、表演、宣讲、人气等向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聚集,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性。从理论政策宣讲、科教文卫法服务到移风易俗宣传等,临沂各县区、乡镇、村居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的文明实践活动。
此外,我市积极探索把群众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的措施和途径,紧抓系统创新,研发推广以落实各项嘉许礼遇政策为重要目标的临沂新时代文明实践App,已获近2000家爱心单位折扣支持,为调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和市场主体奉献爱心“两个”积极性、实现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考核“两个”精准化、解决志愿服务时长精准计量和文明实践基金源头活水“两个”关键问题提供了信息化技术支撑。
创新弘扬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在田间地头,在广场集市,在沂蒙山区的街巷村落,总有志愿队伍在开展丰富多样的宣讲活动。“听了宣讲,觉得日子过得更明白了。”乡亲们这样说。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刻苦学习、认真读书,更要学习革命先烈们的‘大爱’精神,以实际行动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沂南县95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孙恒珍在湖头镇中心小学的思政课上这样嘱托孩子们。“文明实践+红色讲堂”不仅成为该县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思政课,而且成为引导青少年弘扬、传承沂蒙精神的有效载体。
为了广泛传播新时代“好声音”,临沂市县组建8支宣讲队伍、360余个宣讲团,分层分级分类开展“菜单式”“点播式”“互动式”理论宣讲,累计开展“七讲七进”等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58000余场次,受众人次超过650万,切实增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
这仅仅是临沂市志愿服务活动的几个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临沂市探索出台《临沂市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推动有关市直单位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本系统市县乡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作为改进提升本系统工作水平的重要补充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志愿服务队伍6000余支,志愿者达177万余名,为文明实践工作扎实开展奠定基础。
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临沂抓好了“五为”志愿服务,围绕一老、一小、困难群体等需求,广泛开展“金晖助老”“智慧助老”“希望小屋”等活动,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推动志愿服务在城乡基层蓬勃发展。
此外,临沂市结合实际探索创新,以组织化、项目化、专业化、社区化、机制化“五化”建设推动“志愿沂蒙·大爱临沂”品牌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全省“四个100”先进典型、抗击疫情、抗洪救灾等最佳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雷锋精神在沂蒙大地不断传承和发扬。其中,临沂市关工委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经验做法被省文明办、关工委等八部门联合推广,20多个工作案例被省文明办刊发、2个被编入中央文明办教材。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临沂市还积极构建了覆盖全市、联防联控、精准高效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网络,对全市12435名骨干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累计参与核酸检测、人员管控、环境消杀、秩序维护、核酸检测、物资配送、心理疏导、线上宣传等志愿服务73912次;组织开展防汛救灾、防溺水等志愿服务活动39758次,参与志愿者98110人。
“当前,构建‘15分钟志愿服务圈’,是我们志愿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市文明办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在居民聚集区、公共服务设施、窗口单位及其他重点公共场所,广泛设置有人员、有项目、有管理、有文明实践标识的志愿服务站(点、岗)。
其中,罗庄区推进文明实践进机关、企业、学校、家庭、网络、商超、窗口“七进”活动,常态化开展便民利民的志愿服务,打造“环罗文明实践圈”。目前,全市共建设志愿服务站(点、岗)5907个,形成了覆盖城乡、功能完备的“15分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圈”。
凝聚引领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罗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调度的“志愿服务大集”活动,并不仅局限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同时还扩展到了群众家中。围绕关爱“一老一小”的文明实践主题,罗庄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罗庄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走进百姓家中,打扫卫生、聊家常……一份份爱心化作一股股暖流,温暖着社区居民的心。
群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受益者。临沂在文明实践工作中不断增强黏性和吸引力,做到在服务群众中凝聚群众,强化价值引领,让文明风尚浸润人心,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围绕弘扬时代新风,全市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积极引领社会风尚。全市建立宣讲队伍2700余支,推出有成效、有影响、有特色、受欢迎的品牌项目180余个,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开展理论宣讲、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志愿宣讲等活动1.3万余场,受益群众72.6万人。
聚焦“反对浪费、文明办事”,临沂厚植乡风,助推乡村振兴。持续深化丧俗改革,在全市推行“追思会”丧事礼仪模式,群众办理丧事花销由过去的3万元左右下降到1万元以内。扎实开展婚俗改革,为喜事新办家庭赠送“文明大礼包”,有效提高了群众喜事新办的积极性。坚持群众自治,推动村居普遍成立红白理事会,将一系列文明共识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多种方式宣传,引导群众自愿开展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巩固在9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