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苞的花朵,有了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养,绚烂绽放;美好的童年,伴随祖国的期待和党的关怀,多姿多彩。
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重要指示,在决胜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由800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临沂市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对孤贫儿童一对一进行帮扶,创新提出“扶贫、扶志、扶技”帮扶模式,把物质解困、感情补位和思想培育结合起来,使5317名孤贫儿童的命运彻底改变。
“小晨宇跟着爷爷长大,经常趴在兔子窝里玩耍。我看到他时,他从地上拾起垃圾袋就舔,跟着兔子一起蹦……”谈及几年前见到4岁孤贫儿童小晨宇时的情景,志愿者顾圣妍感慨万千:“如果不及时帮扶,很难想象这个孩子以后会怎样。”
小晨宇是服务团帮扶的对象之一。在实施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服务团调研发现,孤贫儿童是贫困群体中最弱势的群体,孤贫儿童家庭是贫困家庭中最困难的家庭。由于父母或已去世,或离家出走,或患有疾病等,他们缺少陪伴和呵护,有的没有入学或者已经辍学,有的四处流浪,更有甚者走到了违法犯罪的边缘。而物质救助,只能解决物质贫乏问题,并不能对孩子的成长及其家庭转变起到决定作用。
为了改变小晨宇的状况,顾圣妍提出,要让小晨宇远离现在的生活环境,送他去寄宿学校读书。可要让年幼的孙子离开自己,爷爷颜廷孝有着不少担忧,而志愿者服务团一套完善的帮扶措施,最终打消了颜廷孝的疑虑——一方面,顾圣妍几个月内定期到小晨宇家探访,和爷孙二人建立了信任关系;另一方面,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协调下,幼儿园免去了小晨宇的全部费用,让他可以接受到正规的教育,接触到同龄的小伙伴。 服务团的成立以及志愿者的善行义举,犹如春风,改变了孤贫儿童家庭、温暖了沂蒙大地。为了让孩子们保持心理健康,服务团先后组织开展冬令营、夏令营、特训营、参观游览等集体活动1600多次,帮助1000多个家庭清扫垃圾,协调有关部门先后为孤贫儿童建设“希望小屋”600多间,为500多名适龄未入学、辍学的孩子申请免费入学,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了300多名孩子的户籍和200多名孩子的学籍问题,为100多个孤贫儿童家庭免费大病救助,为40多个孩子做了眼疾治疗手术。
所有这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细微之处,皆是爱心的体现,也充分体现了服务团的公益态度。
对于孤贫儿童,除了物质的帮扶,更为重要的是精神的支持和心灵的滋养。服务团以“陪伴扶心”“活动扶志”等模式不断开创公益新模式,这背后,是一颗颗爱心在起作用。
志愿者耿磊磊为了让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小颜挺起腰板,辗转多地求医;志愿者宋彩云为了能够就近照顾孩子,先后把16名孩子接到家中陪伴;志愿者李晴盼望着帮扶的孩子考上大学,早日为社会做贡献……正是这千千万万盏“明灯”,让孤贫儿童帮扶“临沂模式”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品牌,成为沂蒙老区的又一亮丽名片。
用实际行动给孩子们带去真心、带去希望、带去力量。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来自党和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呵护,去年和今年春节期间,服务团分别组织举办了“陪3000名孩子过大年”和“5000名志愿者陪5000名孤贫儿童心灵成长共过春节”活动。为了给精神病家庭儿童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服务团不仅把孩子作为帮扶重点,而且将他们患有精神病的家人送到医院并协调免费治疗。为了确保孤贫儿童(女童)的安全,服务团将无人保护、无人引导的女童妥善安置到寄宿制学校学习,同时选择有爱心的女性志愿者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方式,并持续帮至孩子成家立业。
“今后,我们要从扶贫、扶心、扶志、扶技,过渡到扶心、扶志、扶智、扶技上,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托起孩子们更美好的明天。”对于孤贫儿童的未来,服务团团长徐军信心满满,他说,下一步,服务团将继续加大对“硬骨头”孩子和精神病家庭孩子的帮扶力度,并计划在今年开展50个夏令营。目前,已有8个城市成立服务团,有20多个城市成立在即,服务团将继续推进“沂蒙无孤”迈向“天下无孤”,加快帮扶模式复制推广,把国家的温暖传递给更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