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府 >> 政府公报 >> 历史公报 >> 2020年第6期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6月18日在临沂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临沂市市长 孟庆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2019年,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征程。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深入开展“改革推进年”“工作落实年”活动,有效落实了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34件重要事项,推动了大美新临沂建设在各种风险挑战中不断前行!

——经济发展呈现一系列向好变化。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8%,税收占比83.2%。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9:37.9:53.2,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新动能加速成长,“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64家。发展后劲增强,新培育市场主体20.4万户、增长36.5%。临港精品钢基地一期640万吨产能落地开工,一座“现代钢城”正在崛起。

——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喜事。鲁南高铁临沂段提前一年建成通车。航空口岸获国务院批复正式开放。鲁南经济圈纳入省重大战略。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级物流枢纽、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绿色交通试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快递示范城市、红色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和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发展条件更加优越。

——补齐了一系列短板。脱贫攻坚完成计划任务,32.3万脱贫人口得到精准帮扶。环保攻坚有力有效,“四减四增”深入推进,污染排放持续降低,遏制住了空气质量恶化势头。重大风险防控成效明显,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0.7个百分点。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1.6%和33.7%,十七年来首次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成功防御台风“利奇马”侵袭,帮助全市97.8万名受灾群众恢复生活生产秩序,无1人因灾死亡或失踪,完成290项灾后重点防洪减灾工程建设任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5.22%,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破获涉黑恶案件7649起。10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清零、5年以上积案化解91.8%。圆满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任务。

——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对项目生成、审批、落地、运营、监管等各环节实行“全链条”服务,项目建设提速。推行亩产效益评价制度,制定要素配置差异化政策,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盘活批而未供等八类闲置低效用地,土地供应得到较好保障。健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运作机制,撬动了社会资本。实行“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封闭运行”新模式,城市片区化开发步伐加快。建立“规模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农村供水新体制,顺利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攻坚行动年度任务。

——打造了一系列特色亮点。沂蒙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沂蒙干部学院建成使用。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入选“五个一工程”。“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典型经验现场会、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中国报业发展大会,第十届商博会、第六届资本交易大会、第十七届书圣文化节、临沂国际马拉松、皮划艇世界冠军挑战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超冠赛等一批活动成功举办,沂蒙好故事、临沂好声音在全国频传!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抓了八个方面工作:

(一)千方百计稳增长。面对中美贸易摩擦、资源环境约束加严等风险挑战,加强调度、综合施策。推出政策“大礼包”。制定实施“六稳”落地见效25条、拓展消费市场62条、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15条等含金量高的政策,激励企业融化市场的冰山、攀登融资的高山、跨越转型的火山,49个省优选项目、100个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112.3%和107.9%。打出涉企服务“组合拳”。成立投资运行、工业运行两个实体指挥部,开展“送政策上门、抓政策落实”活动,推动县级干部联系服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共为企业解决问题706个、减税降费80亿元。探索双招双引“新方法”。编制招商引资项目目录和落地地图,强化精准招商,新引建项目952个,到位市外资金1039.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85.7%。落实人才新政22条,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68名,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1070名。促进贸易“多元化”。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临沂商城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分别达到4830.5亿元和7671.5亿元,“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186.2亿元、增长153.6%,网络零售额304.2亿元、增长19.2%。推动涉外服务“便利化”。综保区国际集装箱中转中心启用,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通过海关总署验收,进出口额实现倍增、达到37.2亿美元。

(二)攻坚克难快转型。始终以坚强意志、坚决态度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压、转、育”三篇文章,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1460家,关停化工企业225家,压减焦化产能280万吨、板材产能260万立方米、建陶生产线64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制定钢铁、焦化、建陶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组建专班和服务保障线,实施技改项目556个、完成投资325亿元,建筑建材等2个产业产值过千亿元。培育优势产业。出台“十优”产业规划,大力发展“四新”经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齐鲁E谷电商产业园、临沂商城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平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模式在全国推广。培植领军企业。实施“名企培植”和企业家培育计划,引导企业心无旁骛攻主业,争当行业“单项冠军”。临工获欧洲质量奖,雷沃传动变速器生产项目入选国家“工业强基”工程,拓普网络、凯米特新材料等4家企业被评为省“瞪羚企业”,金锣、奥德等9家位列山东民营企业百强,天元连续11年获鲁班奖,银凤获“泰山品质”高端认证,罗欣、金正大分别获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强化创新驱动。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1家,浙大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临沂分所、山东(临沂)物流产业技术研究院、天河超算淮海分中心等一批平台项目落地建设。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史丹利等单位的5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聚焦聚力筑底板。重抓精准脱贫。投入产业扶贫资金8.92亿元、组织实施项目242个,带动贫困户6.9万户。连续3年为贫困人口购买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累计报销3.29亿元。建立沂蒙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信息平台,为27.3万贫困户量身定做“二维码”,实现精准识别和差异化帮扶。狠抓污染治理。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攻坚指挥部和“6+2”工作专班,分行业修订完善37个治理技术规范,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累计依法整治污染企业2328家,取缔、关停不规范散煤经营网点258家,淘汰国Ⅲ柴油货车等高污染排放车1.4万余辆。搬迁和改造城区钢材市场5家,主城区331家建筑工地全部实现视频监控和PM10在线监测,1.2万家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严抓风险防范。实行“一企一策”化解金融风险,贷款规模5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全部纳入监测预警平台。三维油脂集团破产重整推进顺利,担保圈风险总体可控。全面建立安全生产“村居上报、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打非治违机制,创新推出企业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刑事调查、停产整顿、联合惩戒“三项制度”,共查处非法行为12540项,停产整顿企业764家。

(四)做优城区强带动。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2.6%。强化规划引领。开展临沂2050年空间发展规划和国际生态城空间战略研究,形成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等10个前置性专题成果,完成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沂沭河两岸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5.8亿元、增长57.8%。滨河路涑河桥、温凉河路建设全面竣工,蒙山高架北延、蒙山大道祊河桥改造、长春路改造工程建成通车。京沪高速改扩建和岚罗、新台高速公路建设提速。改造供水管网80.3公里、燃气管网149公里,新建海绵城市15.2平方公里、污水处理厂3座,新增清洁取暖面积52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管道燃气、公共供水普及率分别达到75%、94%和74.5%。实施主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攻坚行动,南涑河、李公河西支等河道治理初见成效。兰山区被列为国家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加快片区开发。高铁片区49万平方米还建社区全面启动。国际生态城完成科创城一期、二期拆迁任务。旧城更新力度加大,开工棚户区安置房2.1万套、建成9740套,改造老旧小区94个、121万平方米。推进精致管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扎实开展“深化清违整治、构建无违河湖”专项行动,清理整治涉河违建945处,退还侵占河湖面积150万平方米。加强城市违建治理,拆除违建1790万平方米。实施“互联网+城市管理”行动,构建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程可控的智慧城管新体系,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城市。

(五)强农富民促振兴。从城乡双向、农业内外、供需两侧共同发力,全面推进“五个振兴”。加大支农投入。整合各级涉农资金75亿元投向乡村振兴,其中市财政投入10亿元、比上年增长39%。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4万人,市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场,分别新增107家、172家和107家。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供给,粮食、蔬菜、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12.7万吨、765.8万吨和140.7万吨。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65个,“三品一标”认证总数居全省前列,建成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试验站,平邑县被认定为国家区域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改善农村面貌。完成农村改厕整改11.6万户,新增农村清洁取暖5.15万户,解决1.6万户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自然村庄通达工程2520.8公里。建成省美丽乡村示范村92个,美在农家示范户达到8.9万户。全面启动“林长制”,新造林13.7万亩。弘扬文明新风,80%以上村镇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移风易俗群众满意率测评全省第三。推动有效治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沂水被确定为全国20个改革试点典型。深入实施经济薄弱村“清零攻坚三年行动”,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5万元以上村达到94%。规范农村财务监管,强化班子运转、特困群众救助、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保障,费县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

(六)刀刃向内抓改革。冲破惯性思维束缚,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扎实推进机构改革。完成市县乡三级改革,市级党政机构、事业单位分别精简36%和40%。改革开放区管理体制,推行“党工委(管委会)+”模式,首批6个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内设机构、人员分别压减53.6%和69.7%。率先改革的经开区发展提速,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上升33位。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事项能上网办的“网上办”、需现场办的“一次办好”、重大事项“全程帮办代办”,工业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探索实行“拿地即开工”模式,从供地到办理施工许可时限压减至6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70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常规业务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创新投融资体制。组建市级融资担保集团,设立市级应急转贷基金,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考评,助推信贷投放。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920亿元、新增752亿元,分别列全省第4位、第3位。增强国企活力。做好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后半篇”文章,推进国有资本向民生领域、基础设施、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集中,重组整合的6大企业集团,有效发挥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七)久久为功惠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全市各级财政民生支出57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5%,20项重点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1%和9.8%。持续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1.9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0.5万人。率先在全省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推动了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加强社会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15年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490元提高到520元,23.9万名职工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提标惠及17.5万人,4.9万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慈善救助款物达到3.6亿元。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幼儿园171处,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9%。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05所,化解大班额6180个,超大班额全部消除,我市被列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临沂大学获批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临沂职业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临沂市技师学院再次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临沂科技职业学院通过省级批复。加强医疗服务。整合县级医疗资源,推行“三医联动”,组建县域医共体15个,费县医改经验全国推广。实行按病种收付费,公立医院带量采购药品和耗材价格分别下降20%、67%。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达标率分别为97.5%和99.2%。开展“万名医生下基层”活动,惠及群众19万人。

(八)勤政廉政树形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府系统广大党员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思想行动自觉。主动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市政务服务热线群众诉求事项办结率99%以上。开设《问政临沂》栏目,为开展群众监督、解决民生难题提供了新渠道。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委实施办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查各类违法违纪问题,有力维护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推进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筑牢疫情防控线。1月23日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后,市委、市政府当即启动应急预案和Ⅰ级响应,全面落实值班值守、巡查巡防、调度抽查和群众举报等制度,建立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战时指挥体系。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县区、市直部门帮包镇街和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工作机制,分区分级、因地因时动态调整防控策略,落细落实“四防三强三保”措施,构筑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坚持患者、专家、资源、救治“四集中”,实现了确诊患者“零死亡”、医护工作者“零感染”目标。全市49例确诊患者、15例无症状感染者和1例境外输入者全部治愈出院。积极为全国防疫大局服务,派出5批77名援鄂医疗队员,圆满完成各项支援任务,完美诠释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荆楚大地留下了“沂蒙印记”。

二是开足复工复产线。按照“疫情防控不松劲、复工复产不停歇、高质量发展不减速”的要求,牢固树立“防疫+”思维,明确标准流程,编印指导手册,开通24小时专线电话,用好问题解决、政策落实“两张清单”和“政企直通车”制度,推出惠企利民政策清单154条、拉消费18条、稳就业25条、支持服务业企业健康发展20条和外资企业复工复产19条、商城复工营业9条等一系列措施,协同有序推动复工复产。3月下旬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呈现恢复改善势头。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5个和3.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5.2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8个和13.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5.9个百分点。

三是做好民生保障线。坚持把稳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探索建立求职需求、用工需求、培训需求、问题诉求、政策落实“五张清单”,为10633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17亿元、稳定就业岗位38.88万个。搞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供应,开辟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市场秩序稳定。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6959万元,保障了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各位代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千万人口的革命老区,能在各种困难挑战中取得上述成绩,十分不易。一年多来,面对“两难三难多难”问题、“既要又要还要”任务,市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积极支持,全市上下形成了和衷共济的强大合力。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广大医务工作者舍身忘我、救死扶伤,用大义大爱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一批企业家识大体、顾大局,主动作出了诸多奉献。实践已经证明而且还将证明,沂蒙老区人民有情怀、敢担当、善攻坚,特别讲政治、特别有闯劲、特别能战斗,非常可亲可爱可敬。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临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央、省属单位,向关心支持临沂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过去一年特别是这场疫情防控大战大考,让我们更加清醒认识到,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国际市场受疫情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消费、生产动力不足,财政收支平衡矛盾突出。二是调整优化“三结构一布局”任务艰巨。新旧动能转换仍然处于攻坚期、空窗期,资金、能耗、排放等要素制约加剧,民间投资意愿不强。部分干部和企业新发展理念树得不牢,传统路径依赖依然存在,“四新”经济规模小、占比低。三是发展底板不够牢固。金融、污染防治、安全生产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漏洞盲区。四是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民生保障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存在很大不足。五是营商环境尚不尽人意。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升,有的政府工作人员思想意志不强,不作为、慢作为、不会为、甚至乱作为,等等。对上述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2020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步工作重点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迈向现代化新征程奠基之年,任务光荣而艰巨,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必须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闻鸡起舞、日夜兼程,开启激情燃烧模式,以新作为再创新辉煌!

站在新起点,我们必须从区域、全国和世界三个维度谋划临沂发展。以国际视野谋开放、用国家战略定坐标、按“四高”要求提能级,强化我市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要做好“东拓、西联、南融、北接”文章。向东拓展与日韩经贸、文旅、科教等合作领域,向西深化与中原经济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联通合作,向南融入长三角,向北对接京津冀。按下区域协调发展“快进键”,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努力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闯出新路径,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勇当排头兵。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强化“防疫+”思维,加大“六稳”力度,落实“六保三促”任务,扎实开展“重点工作攻坚年”“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强化“四个统筹”,抓好“打擂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加快推进我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的战略性转变。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今年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更加注重民生指标,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理念,不论困难多大,都要把人民生活保障好,把底线工作做好。

下一阶段,我们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四个不变”机制,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成果前功尽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严密排查防输入,强化境外来临人员追踪管理,落实“从国门到家门”全流程管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出现新燃点。强化管控防反弹,扩大核酸检测范围,抓好重点地区来临人员服务管理和出院病例等人群健康管理,确保精准管控、有效救治。聚焦重点防风险,落实交通场站、公共场所和村居社区等重点部位“亮码+测温”措施,加大医院、学校、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督查力度,确保及时发现、有效处置。着眼长远补短板,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广应用电子健康卡,基层首诊率达到65%。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工程,完成市级以上示范标准村卫生室100处、县级200处。全面启动健康临沂行动,加大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县疾控中心建设力度,改造提升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新建市中医院高铁院区,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医疗卫生设施设备,努力构建“平战结合、科学高效、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在“三农”。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必须扛起政治责任。要把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统筹起来,充分发挥资源禀赋良好、物流条件便利的优势,优化种养加布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努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确保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加大对乡村振兴的财政支持,市级财政投入增长10%以上。争创国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深化政银保担合作,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形成财政引领、金融支持和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确保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绿色农业,实现从单一产业向全链条、多功能、新业态发展的动能转换,拓宽农民增收路径。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持续抓好农村集体经济,年内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达到30%。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强化“保粮食安全”责任,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和农业良种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83万亩,粮食综合产能保持在80亿斤左右。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严控动物疫病,扩大多元供给,力争年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230万头、460万头。做活特色产业。分类推进32个重点田园综合体建设,培育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个、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开展“产自临沂”“三年百城”推广活动,持续扩大“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影响力,加快打造“中国食品之都”。做美人居环境。探索实施乡村规划师制度,优化村庄布局。坚持美丽乡村引领,抓好“三清四整”。启动沂水区域能源中心和生物质能源项目建设。实现85%的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长效管护,完成30%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地区83186户群众清洁取暖任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增省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攻坚任务,农村自来水新增1149个村110.2万人。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完成“四好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和1515个行政村通户道路硬化任务。做好乡村善治。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服务队和专家服务团等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打通市域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加快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盘活利用农村闲散土地,增加农民资产收益,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干部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激励他们扎根农村、为民服务。依托浙大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平台,培训乡村振兴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2万名,造就一批致富带头人。

(二)坚定不移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增强要素集聚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构筑发展战略优势。主动推进区域战略。加快编制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鲁南经济圈的专项规划。主动推动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设施互通互联、文旅商等产业培育协同协力、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建立市区两级重点规划项目联动机制,推动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塑。建设枢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启阳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及附属工程,增开国际国内航线,4小时通达东南亚国家,2小时通达日韩。规划建设“米”字型高铁网,推动京沪高铁二通道临沂段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济莱临连高铁前期工作,实现3小时通达京沪沿线主要城市。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力争京沪高速改扩建、岚罗、新台高速年内建成通车,争取临淄至临沂高速开工建设,做好临沂至滕州、临淄至临沂高速南延、董梁高速前期工作。打造市域城市群。深入研究市域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以市域快速路网、城区快速路网、轨道交通等为纽带,打造中心城区至县城、县城与县城之间的主干网络,加快构建主城区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到达周边县、60分钟到达远郊县的快速路网体系。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和各县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推动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特色县城梯次布局、有机衔接,打造“龙头引领、组团发展、深度融合”的市域城市群。拉开主城框架。科学推进东部国际生态城建设,突出生态修复、建好基础设施。启动河东工业园片区、凤凰岭片区建设,抓好科创城开发,打造现代生态新城区。大力推进西部新城建设,统筹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围绕木业转型和商城突破,抓好国际陆港、商谷示范区、G2物流科技基地和鲁班智慧精装小镇建设,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积极推进南部现代活力城建设,做好退城入园、腾笼换鸟、创新发展文章,抓好罗庄“三湖一城”和高新区科技人才港片区开发,加快重塑南部创新创业、绿色经济、高端商住等城区功能,打造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区和动能转换示范区。加快推进北城新区建设,启动高铁片区商务总部区和会展区开发,打造高铁客货捷运新枢纽、城市现代服务新门户。在中部老城区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加大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开工棚户区安置房8296套,启动改造老旧小区156个、269.6万平方米。彰显人文品位。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抢救性挖掘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事迹,提升沂蒙革命纪念馆展陈艺术建设水平,落地临沂版民族歌剧《沂蒙山》,打造红色文化研究传播高地。坚持保护为先,规划建设兵学文化公园,整修开放汉墓竹简博物馆。加快东风东关“沂州里”古城等夜间经济项目建设,打造集文商旅于一体的主题文化街区。突出山水特色。规划实施城区水系连通工程,净化水体、提升景观,让“一城绿色半城河”成为临沂最靓丽底色。启动蒙山生态文明实践区建设,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完善生态保护体系、绿色产业发展体系、文化传承体系,山上做开发建设“减法”、山下做生态保护“加法”,加快把蒙山区域打造成生态文明实践高地、红色文化传承高地、乡村振兴沂蒙高地和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深化蒙阴“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增强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林长制”,支持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启动黄山水库建设,完成16条重要河道治理、137座病险水库和9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年度任务。提升城市功能。完善“三环十五射”路网,打通南外环、沂河路、金雀山路,抓好陶然路、北京东路改造工程,集中治理城区交通拥堵和积水点67处,实现“三环”贯通、环环相连。合理划分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自行车道,增加人行慢道,优化公交线路,推动绿色出行。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推进中心城区停车场“一网运行、智能管理”。抓好城市公用设施配套,新增供热能力900万平方米、供气量1亿立方米、日处理污水能力6万吨,建设城市第二水源地。加强城市管理。严格规划执行,加大控违力度,强化属地管理,全面整治近三年来的违规建设。完善市区街居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实施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行动,推广“三长一会”模式,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合理布局“新基建”,实现主城区5G通信网络信号全覆盖。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工智能+优势产业”三项重点工作,开拓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场景。

(三)坚定不移开辟新旧动能转换新路径。以“十优”产业为主攻方向,持续做好“压、转、育”工作,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集群化发展。千方百计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努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构建“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良好生态,推进木业、精品钢、医药、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小镇或园中园建设,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培植一批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型企业和具有“撒手锏”产品的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各区县聚焦2~3个主导产业,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工程,建立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紧密联结机制,建设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县域经济板块。拓展“军转民”“民参军”渠道,推进融合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特色基地建设,着力构建“红色+后勤+产业”的军民融合新格局。园区化集聚。全面推开“党工委(管委会)+”开发区改革模式,落实“飞地”政策,推动优质项目向园区集中。对区域水评、能评、环评等进行综合评价,积极推行“标准地出让”,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大力推进“拿地即开工”。高端化改造。树立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保论英雄、以科创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坚持“四上四压”,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做好“保能源安全”工作,加快培育新动能。鼓励“零增地”技改,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推动“千项技改”“千企转型”落实到区县、园区和企业,推进技术改造项目500个以上,新增“四新”企业100家以上。品牌化提升。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开展“百千万”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培育一批体现临沂优势、展现沂蒙特色的名优产品和先进标准,用“好品临沂”赢得口碑、开拓市场。科技化引领。将财政支持由后端补助转向前端引导,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着力构建“1+N+2”创新体系。启动浙大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产业园、天河超算淮海分中心产业园、应用科学城二期建设。加快临沂精品钢协同创新中心、临沂市创新创业中心(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临沂分院)、临沂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临工工业智能科创中心、鲁南医养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启迪科创大厦等新型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协同创新中心。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0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项目化推进。坚持“项目为王”,落实“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机制,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全力推进“一基地、两中心”建设,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绿色高端的临港精品钢产业集群。抓好高新区磁电产业国家创新型集群试点,引领传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争取省“四个一批”入库项目超过3000个,全市过亿元新开工项目超过450个,竣工投产项目超过400个。

各位代表,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功臣和脊梁。我们必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像尊重将军、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真心真意支持、爱护企业家,努力为企业茁壮成长提供充沛的阳光雨露!

(四)坚定不移打赢三大攻坚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四不摘”标准,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自查评估,加强返贫动态监测和即时帮扶,建立稳定脱贫和接续减贫机制,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争创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用好济临扶贫协作专项基金,发挥好即时帮扶和救助作用。强化产业、人才、劳务等对接,推动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向纵深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上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完成“四减四增”三年行动任务。继续抓好高排放企业退城入园、物流市场搬迁整治、散煤污染治理、扬尘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源整治,强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努力减少臭氧污染,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建立煤耗总量动态管控和精准监测、新增用煤有偿使用及高耗能低效益企业倒逼退出“三项机制”,对所有新改扩建项目新增能耗、煤耗实行减量替代。高标准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60%,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启动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加快推进重点危废利用处置项目,守护好净土。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建好用好“金安工程”,完善大数据监管平台,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严厉整治非法金融活动。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督促高风险区县通过债务置换、盘活存量、处置政府资产等方式,偿还化解存量债务。深化平安临沂建设,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信访工作治本控源专项行动,常态推进信访案件化解。持续“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到底。扎实做好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属地、主体和监管责任,认真执行企业责任事故“四项制度”,启动企业全要素量化评价,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坚持“四个最严”,保障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全力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市。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争创国家粮油标准验证工作站。抓好防汛抗旱、气象、地震、人防、消防等工作,全面增强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

(五)坚定不移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开放是最大的机遇、最大的动力,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建设省级“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瞄准“国际化、智慧化、融合化、高效化”方向,以临沂商城和综合保税区为载体,以平台建设、通关便捷、产能合作、人文交流为重点,抓好“平台+政策+产业”开放模式集成创新,推动我市由“中国市场名城”向“一带一路”东方商都迈进。抓好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按照“转型升级、优势再造、继续引领”的要求,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迈进。沿G2建设新型科技物流基地,有序推进物流企业迁入,打造仓配一体、业态融合、服务多元、智慧便利的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加强“国际陆港”建设。统筹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项目,加快济铁物流园建设,配套仓储分拨、多式联运、保税物流等功能,提高临沂“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营质量和效益,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承载地。加强综保区建设。发挥特殊监管区辐射服务作用,抓好配套区规划建设,加快打造进口肉类冷链加工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进口商品分拨中心,争取一线进出口增幅高出全市进出口10个百分点以上。启动临空经济区建设。放大航空口岸正式开放效应,按照“港城一体”理念,规划启阳机场空港商务区,科学布局航空物流、临空服务、国际贸易、综合保税、时尚文旅、特色商务等产业,打造城市新地标。建设临沂商谷“国际会客厅”。突出展示交易、精品样板、资金集聚、科技创新、电商直播等功能,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融合。探索“商谷展示交易+城外仓储物流”“城内精品消费类市场+城外大型生产资料市场”模式,促进实体市场合理布局、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平台经济、会展经济。以交通枢纽带动供应链枢纽建设,以大规模供应链集聚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培育枢纽经济。加快建设区域性进口商品分拨中心和网货集散中心,壮大网商群体,有序发展视频直播营销,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临沂购物”平台。积极引进国际会展品牌,办好首届临沂进口商品博览会及商博会、木博会等展会,加快建设“会聚临沂”云会展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会展经济。用好开放政策。围绕“境外采购商培育引进、优质供货商集聚、贸易便利化服务”三项重点,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完善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功能,加快中国(临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力促临沂商城在海外央企工程物资采购等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方面实现新突破。拓展国际合作。探索“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新模式,鼓励木材加工、食品、商贸物流、工程承包等领域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让更多临沂商品走出国门。策划建设临沂“中日韩经贸合作区”,实行“一区多园”模式,争取在农产品加工和贸易、文化旅游等产业率先突破。精准推进“双招双引”。完善招商项目库,用好招商地图,定期发布项目推介清单,紧盯央企、500强和上市企业,采取“线上洽谈+线下对接”招引模式,强化市场化、专业化、园区化招商,持续深耕日韩、欧洲、东南亚、“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力争到位市外资金1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制度体系,进一步让人才发展有舞台、创业有保障、价值有回报、服务有温度,努力引进更多高端人才。

(六)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刮骨疗毒的气魄、改革创新的办法、信息智能的手段,集中整治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痛点堵点问题,加快构建“审批更少、流程更优、体制更顺、机制更活、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营商环境。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落实“放权、精简、集成、共享”要求,树立“换位思考、用户体验,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的服务理念,让“跑一次”为上限、“不用跑”为常态,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办事不求人。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后评估”,着力推进部门职能优化,防止政出多门、政策效应相互抵消。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对公益性项目试行“主动服务、容缺受理、有诺免责、失信追责”审批机制,提高服务效率。推广告知承诺制,推出一批“一件事”主题服务和行业综合许可证,推动不同部门和层级关联事项“一链办理”。完善“爱山东”APP临沂分厅服务功能,打造“容沂办”市民云APP,确保100个高频事项“掌上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采用股权投资、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撬动社会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加大闲置低效和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盘活力度,建好用好临沂“读地云”平台,推动土地资源向高效益、高技术、高成长性领域集聚。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坚持法律至上,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配合做好临沂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健康乡村条例》等地方性立法,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地实施。建立企业“宁静日”制度,完善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彻底解决对企业检查、评比过多过频的问题。加大普法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法治意识。推动法治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发挥好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作用。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市内市外、内资外资、国有民营企业一视同仁,让每家企业都享受同等待遇。分类推动国企混改,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加大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力度,引导国有资本有进有退,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改出“国企资源+民企机制”新活力。深化国企三项改革,推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抓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健全重点行业企业“一对一”双向联系服务机制,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全力“保市场主体”,确保培育“小升规”企业300家左右。加快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进首贷培植、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基金支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纾困基金介入、银税互动等六项措施,力争商业银行制造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排查政府招商引资、债务融资、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等方面的失信行为,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启用企业二代征信服务系统,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信而威、企业信而旺、个人信而立、社会信而荣”的诚信格局。

(七)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组织实施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带着感情和责任践行初心、造福人民,确保上级民生政策不折不扣落实。重点织密“六张网”。织密就业创业网。按照“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的思路,以产业拉动就业、创业引领就业、精准服务稳定就业、严格执法保障就业,坚决打好“保居民就业”主动仗。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对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做好去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困难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及职工在岗培训补贴政策,延续实施1年。落实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推动监管平台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覆盖。农民工兄弟的辛苦钱,一分一厘都不允许拖欠。织密兜底保障网。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制度,推动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推行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医保门诊用药报销比例达到50%,把更多救急救命的好药纳入医保。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强化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及时把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发展慈善事业,做好残疾人工作,推进扶贫济困。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推行覆盖全民的灾害民生综合保险,给群众生命财产装上一把“安全锁”。织密基本服务网。持续抓好“教育十大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处、中小学100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全面消除城镇普通中小学56人以上大班额。构建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积极落实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意见,加快临沂职业学院经开区校区和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建设,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支持临沂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启动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新校区建设,增强高等院校服务地方能力。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力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达标率达到70%。巩固提升殡葬改革成果,倡导绿色殡葬,推进移风易俗。落实退役军人移交安置、社会保险接续等措施,提升精准服务水平,确保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五连冠”。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快推进市奥体中心项目建设,办好首届山东(临沂)体育用品博览会、临沂市第七届运动会,推动群众健身蓬勃开展,用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织密便民消费网。按照“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思路,打造全域旅游。突出蒙山旅游区龙头地位,深化沂蒙精神纪念地和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办好鲁南经济圈红色文旅大会、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产业推介会、第二届淮河生态带文化旅游嘉年华等活动。用好“消费券”等创新性办法,探索建立全市域无理由退货消费保障机制,深化“放心消费在临沂”创建工作。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和“文化四季、多彩临沂”系列活动,办好中国书法临书大会等国家级展览,培育红色文化研学市场。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繁荣丰富“夜娱、夜食、夜购”等消费业态,打造1条省级步行街、2条市级步行街,中心城区和各区县建设1—2处商文旅融合的消费集聚区。规划建设市工人文化宫,丰富广大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科学布局菜市场、家政服务等设施,推进智慧便利店进社区,进一步方便群众生活。织密社会治理网。推广费县“3+4”基层治理模式,推行合成化巡防联控机制,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村级议事协商、村务监督规范化建设,构建新型社区治理共同体,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培树一批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的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和最美人物。建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基层阵地,打造群众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温馨家园。织密市场供给网。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撬动、社会参与”的民生共建共享机制,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编制年。我们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操作性,论证储备一批重大事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确保绘制好贯彻上级部署、符合临沂实际、体现群众期盼的宏伟蓝图!

三、关于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各级政府必须强化超前谋划的思维、职责所在的担当、统筹推进的能力、靠前指挥的作风和创新实干的精神,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成绩。

要绝对忠诚,筑牢政治之魂。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机制,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站稳政治立场,坚决扛牢扛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要担当实干,提升落实之效。坚决克服按部就班、大而化之、放松标准的不良倾向,提高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练就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坚持临难不避、实干为要,强化整体、系统、全面思维,抓好政策集成、协同联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努力打好工作整体战,坚决防止“单打一”“一刀切”的现象发生。弘扬务实作风,持续减负松绑,进一步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坚决防止重“形”不重“效”。开展“横向打擂台、纵向抓攻坚”活动,每月亮成绩、每季抢红旗、半年一总结、全年列榜单,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坚持清单化推进重点工作,强化严督实考,完善工作责任制、容错纠错机制和考核奖惩体系,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激励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展现新时代精气神、干出实打实新业绩。

要依法行政,增强公信之力。认真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注重“开门”决策,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用好专家评审意见,强化合法性审查,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规范行政执法,完善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推进文明执法、温情执法、公正执法,坚决避免任性执法。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面接受纪检监察监督,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全过程公开、公共服务全流程公开,大力推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在保障合法权益中传递法治温度。

要干净干事,永葆清廉之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守各项纪律规矩,全面维护制度权威,让钢规铁纪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遵循,坚决防止硬约束变成“橡皮筋”。各级政府要带头厉行节约,规范政府采购,严格预算约束,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一般性支出再压减10%,一律不再新增一般公务用车,除危房改造外一律不再新建、改扩建办公用房,重点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紧盯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坚决打掉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搬掉妨碍政策落实的“绊脚石”、打通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微循环”,努力把廉洁从政要求落到实处,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让清风正气遍布临沂大地。

各位代表,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惧风雨、一往无前,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创革命老区新辉煌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