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文件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 临政办字 >> 正文
标题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全市智慧农业发展的意见
索引号 1585729837/zfb/2019-0000136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文机关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临政办字〔2019〕117号
成文日期 2019-11-13 发布日期 2019-11-14
统一编号 效力状态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快全市智慧农业发展的意见

临政办字〔2019〕11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临沂蒙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智慧农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字〔2018〕142号),加快提升我市智慧农业建设,重点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深入融合,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走在前列目标定位,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农村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着力培育智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提升农业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示范推动。优化服务环境,构建长效发展机制,以设施农业、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高附加值农业生产为重点,开展智慧农业示范引领,推动智慧农业技术广泛应用,培育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

(二)市场运作,质量优先。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资金和技术优势,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探索低成本、效果好、可复制、易推广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优先原则,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和销售数字化、可追溯,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系统规划,融合发展。坚持超前谋划、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制定建设目标,推进智慧农业标准规范建设,推动智能设备与农业技术无缝衔接,形成政、企、学、研、用联合发展的新格局,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高效、可靠和便捷的智慧服务。

三、建设目标

围绕农业、林业、畜牧、渔业全产业链发展,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数据应用为统领,以实验示范为支撑,坚持研究开发、示范带动、推广应用相结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应用,到2022年,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产业融合发展、服务高效便捷的智慧农业发展目标,加快涵盖农业、林业、畜牧、渔业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工程建设;以兰陵县、蒙阴县为中心,依托农产品区域批发市场,建设区域性现代农业智慧物流基地,在全市范围内建设5个农产品智慧批发市场;建设以特色粮经、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和林特产品等五大特色产业为基础的20个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市建设5001个益农信息社,实现村民享受公益服务、便民服务、邮政快递、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不出村。

四、重点工程

(一)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工程

1.依托省、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开展集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应用集成、智能分析与展示于一体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工程建设,实现全市涉农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数据融合、分析应用。加强智慧农业信息资源全面、高效和集约管理,形成全市智慧农业信息资源“一张图”服务,推进农业大数据在精准生产、质量监管、态势感知、综合分析、预警预测、辅助决策等领域的智慧应用,打造全市“智慧农业大脑”。

2.做好农业大数据标准规范制定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的要求,围绕智慧农业建设中的信息资源、数据、系统应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制定一批相应的农业大数据标准规范,包括数据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业务标准等,加快制定农村电商、智慧物流等亟需配套的标准。

(二)智慧农业应用工程

1.云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推广“互联网+农业科技综合服务”模式,优化农科驿站、微课堂、手机APP、12316农业公益服务体系等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云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挥科技特派员等农业科技专家自身技术、信息、管理等优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乡土人才、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生产技术服务,开展经营管理、农业物流、电子商务等相关技术与知识培训及农业产供销信息、农机共享、农村金融等农业综合服务。

2.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建设。在特色粮经、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和林特产品等优势产业,围绕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在设施农业、设施园艺、养殖、种业、林业、农机等优势领域,加大智慧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与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主动应用智慧农业技术。鼓励有关县区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和现代渔业示范园建设等项目实施,打造智能、精准、高效、绿色智慧农业应用基地。

3.智慧农机建设工程。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农业机械化,打造智慧农机管理云平台,进一步优化配置农机资源,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升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提高农机利用率,促进信息化与农机装备管理、生产作业、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实现装备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实施智慧农机科技创新工程,引导推动在森防飞机、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深松机等装载北斗导航智能监控等信息设备,实现机具定位、统筹调度、作业监测、信息共享,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实现以北斗系统为主的高精度自动作业和精准导航,加速遥感技术在墒情、苗情长势、病虫害、轮作休耕、产量监测等方面的示范作用,深入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步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

4.建设农业生产综合服务体系。依托为农服务中心,推动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测土配方智能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烘干收储或冷藏加工、庄稼医院、农民培训等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为农服务综合信息体系,实现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衔接。

5.智慧畜牧工程。依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生产智能化发展,提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畜牧安全智慧化建设。加快推动智能牧场、监管追溯、疫病防控、病死畜禽及粪污处理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省畜牧局建立的全省畜牧综合监管监测服务系统,推进行业监管监测一体化进程,保障畜牧产业及产品安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融合,重点打造蒙阴、费县、平邑、沂南、兰山5个畜产品网络销售大县,推动禽蛋、蜂蜜、皮毛等畜产品电子交易、网络销售,打造鸿雁食品、蒙恬蜂业等一批电商典型;依托费县新四维“蛋道”互联网平台,打造全国领先的蛋鸡大数据平台。

6.智慧灌溉工程。大规模推进农田智慧灌溉,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本着优先利用地表水,节约地下水资源的原则,把山丘区塘坝等小水源工程维修、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地维修、建设好塘坝、池窖、机井等小水源工程,搞好农村小型河道的层层拦蓄工程,增加蓄水量。在水源能得到充分保障的条件下,根据实地情况使用泵站提水或者自流方式将水利用管道输送至田间,采取给水栓灌溉、微灌、喷灌等多种节水形式的灌溉,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与当地工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低压管灌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墒情传感技术,配套土壤墒情测报系统和农灌信息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展灌溉自动化试验,探索新的灌溉控制方式,保证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5以上,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打造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争取每个县区建成1-2个示范区,带动全市提高农田用水和用肥的高效性,实现智慧农业发展更科学、更高效、更安全的操作管理体系,从而达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

7.发展智慧渔业。科学规划,引导建设一批技术领先、设备先进、机制完善、集约高效的现代渔业园区,实施养殖项目进园区计划,推广应用“互联网+渔业”等高新技术,促进智慧渔业发展。加快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普及养殖全程监控、水质在线监测、疫病远程诊断、水产品质量速检等设施装备和技术,实现养殖过程“可视、可测、可控”和流通环节“去向可查、问题可溯、责任可追”。改造、提升已建渔业园区,在硬件设施、品种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资源循环利用、鱼粮菜果结合、生态环境优美、配套服务设施完备的生态型休闲渔业园区。将园区打造成集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聚集区、“新六产”体验区。

(三)智慧营销工程

1.农产品线上营销工程。依托供销社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平台对接,推动我市品牌农产品触网营销,加快农产品上线营销;扶持平台建设线下体验店,构建农产品线上线下新型营销体系;支持平台开展线上引流,与国内知名大型电商平台开展对接合作,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社区直销等营销推广活动。

2.农产品智慧批发市场建设。选择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增加电子结算系统、智能交易系统、农产品追溯系统等,实现农产品产地、交易价格、数量、流向实时可见,质量可控,相关数据能够与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工程共享协同,集成应用。

(四)农产品智慧物流工程

支持兰陵县、蒙阴县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提升现有农产品物流中心基础设施,推进农产品物流节点信息互联互通。加快物流信息整合改造,引导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入驻物流中心提供高品质的寄递服务,提升拓展农产品物流中心增值服务功能,加快智能商贸物流技术装备应用示范、鼓励仓储企业建设智能化立体仓库,建立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推进智能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建立智能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新增信息化智能设备、软件系统,完善冷链仓储设施。

(五)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深化益农信息社应用,按照农业农村部信息进村入户示范省要求,利用2年时间,建设5001个益农信息社,手机APP下载量突破67.43万。按照“六有”标准(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和有持续运营能力),统一店面形象、统一布放设备、统一服务内容、统一开展培训。利用省级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系统,开展益农信息社数据共享应用。

(六)智慧人才培育工程

开展智慧人才培训。依托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智慧农业技术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有关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智慧农业课程,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校、高技术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培养专业型、复合型智慧农业人才。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等培训资源,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信息员、基层农技人员智慧农业技能培训力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推进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全市智慧农业建设。各区县要切实把智慧农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各自实际,研究确定智慧农业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明确任务目标,制定推进措施,高效有序的开展智慧农业建设。

(二)加大政策支持。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优先向发展智慧农业倾斜,为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各项重点工程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鼓励采取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智慧农业建设。

(三)抓好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载体,努力营造智慧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推广智慧农业建设的成功模式和典型经验,展示智慧农业助农惠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成果,调动全社会参与智慧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合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1月13日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