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文件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 临政办发 >> 正文
标题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 004448101-02_zfgw/2016-0921001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其他
发文机关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临政办发〔2016〕27 号
成文日期 2016-09-20 发布日期 2016-09-21
统一编号 效力状态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临沂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的通知

临政办发〔2016〕2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临沂商城管委会,蒙山旅游区管委会,临沂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各县级事业单位,各高等院校:

现将《临沂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9月20日


临沂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山东省测绘管理条例》和相关规定,按照《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山东省“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以及《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基础测绘现状和发展趋势,编制本规划。规划范围为全市,期限为五年(2016-2020年)。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为引领,按照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要求,抢抓新机遇,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保障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大美新”临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基础测绘是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需要政府投入,纳入公共服务范畴,保障优先发展。加强市县基础测绘规划衔接,注重顶层设计,统筹市县基础测绘协调发展。

2.需求牵引服务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强化按需测绘,分清轻重缓急,突出急用先测,保障重点,兼顾储备;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深化共享应用,向社会和公众提供灵性化的综合服务,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资源共享高效利用充分发挥基础测绘公益性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各部门提供有力的基础测绘保障。

4.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测绘科技创新是驱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科技兴测”战略的指引下,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升装备水平,深化基础测绘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发展。

(三)发展目标

建立健全基础测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扩大数据覆盖范围,建立完善数据更新机制,全面提升数据现势性。地理信息应用更加广泛,建成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逐步形成常态化地理市情监测机制,强化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基本建立信息化测绘体系,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更加凸显。

二、基础测绘发展基础

基础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全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加丰富,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基础测绘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

(一)基础测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政策环境更加优化,全市测绘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县两级测绘地理信息局,市政府及所有县(区)政府印发了本级基础测绘规划。基础测绘财政投入稳步增长,建立了稳定的基础测绘经费投入机制。部门(单位)间签订了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协议,形成了全市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全市测绘资质单位达到50家,从业人员近千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

省市统筹获取全市域1米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和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各1次,获取建成区200平方公里0.05米分辨率和城区周边400平方公里0.1米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各2次,遥感影像资源更加丰富。获取了城区615平方公里大比例地形图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更新提速。数字临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三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和天地图·临沂建成并实现互联互通,数字临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效明显,临沂市被授予“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

(三)基础测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发布基础测绘成果元数据2万余条,向社会及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比例尺3D(DLG、DEM、DOM)产品共17168幅,各类控制点成果568个,编制出版公共地图产品,基础测绘成果应用更加广泛。建立市级测绘应急机制,不断提升应急测绘保障能力。数字临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应用更加广泛,建设了38个市级专题应用和71个县级典型示范应用,呈现了横向跨部门、纵向省市县联通的地理信息支撑全覆盖的局面,实现了地理信息资源分布式存储、分级维护、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协同服务。

(四)基础测绘工作依然存在不足

全市基础测绘工作区域性差异比较明显,基础测绘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不够及时,数据的现势性和更新效率有待加强;地理信息资源部门间共享和相互供给还有差距,基础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滞后、测绘科技人才不足,测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基础测绘发展趋势和需求分析

(一)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快速变化,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网络化、应用社会化、业务管理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成为基础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1测绘技术逐步信息化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民用化进程显著加快。地理信息获取逐步向多平台、多领域、高分辨率立体模式发展,国产化遥感影像获取能力明显提升。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及自动化、智能化处理水平不断提高,地理信息服务时效性进一步增强,不同领域地理信息数据共享、集成应用及产业化趋势日趋活跃。信息化测绘成为测绘技术转型的主要方向。

2“地理信息+”时代化。地理信息是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信息资源,地理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智慧城市、位置服务、电子商务等众多行业的支撑。地理信息技术与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融合,地理信息产业大众应用领域已经从导航、互联网地图向街景、物流、交通等方面不断延伸。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互联网+”热潮的推动下激发出巨大能量,“地理信息+”时代全面来临。

3. 数字城市逐步智慧化。随着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应运而生。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是通过泛在网络、传感设备、智能计算等新型高科技手段,实时汇集城市各种时空信息,而形成的更透彻感知、更广泛互联、更智能决策、更灵性服务和更安全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成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4. 基础测绘逐步新型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测绘产品形式和服务方式等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基础测绘向以“联动更新、按需服务、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转型升级。以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倾斜摄影等新技术手段,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多尺度融合和联动更新,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的地理信息服务需求,是今后基础测绘发展的必由之路。

5. 地理市情监测步入常态化。推动地理市情监测常态化,对揭示市情发展规律、提升治理能力、监测资源环境变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十三五”期间,建立基础性和专题性地理市情监测机制,加快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地理国情监测动态化、常态化和实用化,是基础测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二)需求分析

“十三五”是临沂市“站在新起点、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的关键时期,是实现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全面落实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对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需求更加广泛。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当前,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正处于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测绘科技创新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抓住智慧临沂建设的地理空间支撑需求,发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优势,强化地理信息研发,掌握相关关键技术,全面提升地理信息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度融入全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战略和重大工程的实施需要基础测绘提供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生态体系等空间信息辅助决策。地理市情监测准确获取各类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生态、产业合作、城镇格局等影响的现状和特征,为区域战略实施效果评估和区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同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丰富适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服务。

3.推进区域绿色发展的需求基础地理信息既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又是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支撑。全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随着全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三大工程,基础地理信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先行、辅助决策作用愈加明显,生态文明建设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将更加旺盛。

4.推进智慧临沂建设的需求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是实现地理信息共享的重要基础和服务方式。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互联网+”双引擎驱动,我市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同时,网络化应用成为大众共享地理信息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智慧城市和社会各界对地理信息数据现势性需求越来越强,亟需加强基础测绘,获取现势性强、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多类型的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

5.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的需求提高政府管理和治理能力必须准确掌握资源、生态、国土空间格局等地理信息,这离不开基础测绘和地理市情监测提供客观、准确的基础数据。深入开展平安临沂建设,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推行网络化、网格化社会管理新模式,需要通过在线地理信息提供基础平台支撑。

6.强化应急保障处理的需求应对社会治安管理、城市公共突发事件和突发自然灾害,测绘地理信息保障不可或缺。相关的人、物、事件、机构都与测绘地理信息息息相关,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聚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动态跟踪监测数据、各类专题数据以及结合数据库、计算机等技术建立应用模型等方面独具优势,广泛应用于应急日常管理、风险隐患监测与预测预警、应急处置救援、应急评估等各个环节,可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四、主要任务

(一)优化测绘法制环境和管理体制

1. 完善基础测绘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市县地方规范性文件制定,进一步健全测绘地方法规体系。积极探索测绘地理信息监管的新方式,严格执法监管,促进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结合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制定相应的平台运行维护和推广应用的规章制度,形成一批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性文件。

2. 健全和完善基础测绘管理体制。健全基础测绘管理体系,增强事业单位支撑能力,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的统一监管,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完善基础测绘经费稳定投入、数据更新和数据共享机制,确保基础测绘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基础数据的广泛应用。

(二)夯实测绘基础

1. 维护现代化测绘基准。配合开展市域内全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工作,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社会化应用。开展测量标志维护、巡查和管护工作。完成坐标系转换应用工作,全面应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 统筹获取全市遥感影像。统筹获取市县两级城区0.05米-0.8米遥感影像,形成2年更新机制;统筹共享省级年度更新获取的全市0.5米、2米分辨率遥感影像和2米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满足社会各界对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共性需求。

3. 动态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根据按需测绘的要求,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分区域、分类型、分要素的更新模式。利用全市遥感影像和机载雷达数据更新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探索基于数据库的重要要素巡查增量更新技术体系,推动1:500、1:2000数字线划图按需快速动态更新。采集大型水库、重要河流等水下地形数据,更新中心城区街景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地下管线数据等,利用倾斜摄影技术更新城市三维模型,实现市辖三区三维模型全覆盖。

(三)推进信息化测绘

1. 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强高端技术设备应用,引进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移动采集系统等高端技术装备,实现基础测绘数据快速获取和数据及时自动处理,提升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2. 实现数据管理智能化。整合多源异构地理信息数据库,建成市级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中心,利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具备存储和计算能力的“地理信息资源云”,实现各类地理信息数据管理的集约化、虚拟化、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

3. 构建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将“数字临沂”地理空间框架升级为“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的规模化、多元化、智能化。利用多源地理信息数据融合、专题应用快速构建、泛在网络互联等技术,开展“地理信息+”行动及典型智慧应用示范,提供面向政府、企业、百姓的智慧地理信息服务,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在各领域的深化应用。

4.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国家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沂分中心”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临沂大学等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测绘科技支撑体系。

(四)拓展应用领域

1. 实现成果持续分发服务。完善临沂市测绘成果目录分发服务系统,整理发布全市基础测绘成果元数据目录服务,方便用户对基础地理信息产品进行快速查询检索,持续做好基础测绘成果提供和分发服务。

2. 加强公共地图编制服务。更新出版《临沂市地图》、《临沂城区图》、《临沂市地图集》,编制精准扶贫地图、政务工作保障用图等各类专题地图。开展公益性特色创意地图编制,配合做好市县标准样图编制工作,进一步丰富地图公共产品,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地图的需求。

3. 推进地理市情监测及应用。围绕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精准扶贫、农业现代化等政府重大工程的建设需求,开展常态化和专题性地理市情监测,形成监测机制和地理市情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地理市情监测成果的动态发布,为政府规划决策、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审计、监督和社会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大地理信息资源开放力度,加强对地理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综合分析,推动基础测绘和地理市情信息成果在全市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政务信息共享交换、“智慧临沂”建设、“多规合一”等领域的深入广泛应用,并实现自身增值。

5. 完善测绘应急保障体系。开展测绘应急保障网络节点建设,完善应急测绘保障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加强测绘应急装备、资料储备,定期开展测绘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测绘综合服务保障能力。

(五)加强县级基础测绘

1. 强化县级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县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本级“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县级“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要与省、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相衔接。

2. 加强县级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获取与更新。丰富县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强化城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县级城市建成区遥感影像分辨率应优于0.2米,获取周期应不超过2年,鼓励获取倾斜摄影、可量测实景影像等新型遥感影像数据。探索县级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动态更新方式,扩大数据覆盖范围,1:500或1:1000数字线划图覆盖县级城市建成区和全部乡镇驻地,更新周期不超过2年,有条件的县每年更新1次;有条件的县区实现1:2000地形图县域范围全覆盖。

3.强化县级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加强测量标志点管护,推动基础测绘成果、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广泛应用。编制出版县级公益性地图(集),开展专题地图、特色地图编制工作。

4.开展智慧县区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在数字县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设智慧县区时空信息云平台,其他县区可依托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实现市县一体化建设,到规划期末县级时空信息云平台全部建成。

五、重点工程项目

(一)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维护工程

1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建设与维护配合开展市域内全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地基增强系统建设与应用,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社会化应用。配合做好中国大地构造环境监测网罗庄基准站维护工作以及SDCORDS系统改造升级、维护和推广应用工作。

2.全市基础控制网的管护。落实测量标志管护经费和责任,建设两座测量标志景观点,开展全市测量标志年度巡查工作,定期维护,及时更新全市测量标志数据库。

(二)遥感影像获取工程

1.省级遥感影像统筹共享。积极争取国家、省基础遥感影像获取计划支持,加大高分辨率影像获取力度。统筹共享省级遥感影像资源,实现全市域的0.5米、2米分辨率遥感影像年度共享更新。

2.市辖区高分辨遥感影像获取。对市辖三区2300平方公里进行数码航空摄影,获取2次地面分辨率为0.2米的数码影像数据,实现临沂市辖三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全覆盖和更新。每季度获取1次临沂城区550平方公里0.8米卫星遥感影像,通过影像对比实现城区大比例尺地形图动态更新。

3.新型遥感数据获取探索开展倾斜摄影测量,获取1次市辖三区地面分辨率为0.05米的倾斜摄影数据,充分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新技术补充更新数字正射影像和三维模型数据;与省级测绘规划相衔接,获取全市1.72万平方公里优于2米间距的机载雷达点云数据1次,更新全市数字高程模型。

(三)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工程

1数字正射影像图根据遥感影像获取工程安排,每年更新1次全市0.5米分辨率航空数字正射影像;实现更新2次市辖三区0.2米航空数字正射影像;季度更新临沂城区0.8米卫星数字正射影像。

2.数字高程模型。结合与省级规划衔接获取的机载雷达点云数据,更新1次全市2米格网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

3.数字线划图。健全完善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将1:500比例尺地形图覆盖范围扩大至550平方公里,覆盖城区规划区,探索网格化动态巡查和影像对比方式确定变化区域,实现1:5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的动态更新;市辖三区1:2000比例尺地形图库实现全覆盖,覆盖面积达到1750平方公里。

4.三维数据。在现有225平方公里三维精细模型的基础上,结合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动态更新范围实现三维精细模型的联动更新;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方式实现市辖三区内不同精细度三维数据的采集和更新,规划期内实现市辖三区三维模型全覆盖。建立45°、60°、120°、135°四种视角三维,全面推进三维数据在不动产登记、城市规划、应急保障等方面的深度应用。

5.水下地形数据。做好云蒙湖水库、许家崖水库、跋山水库等大型水库的水下地形测量,完成临沂市城区沂河与祊河约30平方公里水下地形测量,填补我市水下地形测绘资料空白。

6.地下管线数据。结合全市地下综合管网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等重点工程,规划期内实现临沂城区550平方公里范围内地下管线要素全覆盖,并全要素更新1次。结合智慧临沂建设,完善临沂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集成综合管理。

7.地名地址数据。建立标准地名地址数据库,结合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更新、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街景、导航兴趣点以及公安、民政、统计等部门数据实现地名地址数据库的动态更新。

8.街景数据。加强街景数据获取与处理,探索街景-地名地址采集一体化作业体系,规划期内完成临沂市辖三区内主要道路街景数据全覆盖,实现按需更新;结合智慧县区建设,实现全市主要道路街景数据全覆盖。

(四)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与应用工程

1.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与运维。立足服务于智慧临沂建设,强化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深化智慧专题应用。建立完善的更新维护机制,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与时空信息云平台数据的联动更新,切实提高时空信息云平台数据服务的现势性。建立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长期投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推广应用机制,确保云平台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2.“天地图·临沂”市级节点建设。“天地图·临沂”市级节点是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公众版。继续深化“天地图·临沂”市级节点建设,开发“天地图·临沂”移动端,实现离线矢量地图服务。完善天地图市县一体化建设机制,持续更新和丰富节点数据,保持数据现势性。

3.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推广应用。夯实时空信息云平台在智慧临沂建设中空间位置支撑主体地位,完善部门数据交换共享机制,服务智慧专题建设,推动时空信息云平台在电子政务建设、不动产登记、第三次土地调查、商贸物流、精准扶贫、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

(五)地理市情监测工程

1常态化基础地理市情监测基于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建立市级地理市情信息数据库,结合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项目,实现两者联动更新,逐渐形成地理市情常态化监测机制。

2专题地理市情监测选择工矿废弃地塌陷监测等关系民生的1-2个重要领域开展专题性地理市情监测,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市情,揭示专题要素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地理空间上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基于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地理市情监测平台,发布地理市情监测成果。

(六)应急测绘与地图保障工程

1应急测绘保障加强测绘应急装备配备和人才队伍培训,每年开展1次测绘应急演练。结合省级测绘应急保障网络建设,依托临沂市国土资源局测绘院,建成鲁南地区应急测绘分节点,建立与省级协同的测绘应急保障联动机制,提升测绘应急保障能力。

2地图保障工程完成更新、出版《临沂市地图》、《临沂城区图》2次,在规划期末编制出版反映“十三五”发展成果的《临沂市地图集》;配合做好市县标准样图的编制与发布应用,强化专题地图保障,探索开展红色文化、独特地貌、精准扶贫、生态环境等特色地图编制,丰富各类地图产品。

(七)测绘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基础测绘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依托临沂市国土资源局测绘院(临沂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建设“国家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沂分中心”和“省级测绘应急保障基地”,培养一批测绘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测绘产品质量,提升基础测绘生产能力,促进测绘成果转化应用。全面加强基础测绘成果的安全与保密工作,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异地备份。

2测绘技术装备完善工程更新、完善测绘生产技术装备,引进倾斜摄影测量系统、移动测量系统、街景采集系统、无人机(与应急保障设备共享)等先进测量设备,丰富影像数据、新型数据的获取手段,增强数据的现势性和更新能力,提升测绘综合保障能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推进机制

成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进一步完善基础测绘法规政策和管理机制,依法组织实施基础测绘项目。制定基础测绘具体考核办法,加强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与基础测绘项目安排挂钩。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做好基础测绘规划、年度计划和基础测绘项目实施。

(二)强化经费保障,稳定投入机制

经初步概算,“十三五”市级基础测绘规划投资规模为2.048亿元。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基础测绘资金支持,依法将基础测绘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基础测绘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完善基础测绘经费管理制度,健全基础测绘经费的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估机制,优先保障重大基础测绘项目实施,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强化项目支撑,市县统筹发展

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重点项目对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带动作用。科学编制基础测绘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分解落实任务目标,健全市、县统筹获取、协同推进机制。在遥感影像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联动更新、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地理国情监测等重点项目上争取国家、省级支持,实现市县联动、统筹实施,以项目促区域间协调统筹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支撑

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更加注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组建科技创新工作室和创新团队,建设一支由科研与生产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升在智慧城市、地理市情监测、不动产登记等方面的地理信息科研自主创新能力。

(五)着力共建共享,优化公共服务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紧紧把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各类专题资源的空间承载作用,努力促进各部门数据的共建共享。汇聚各类数据资源,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多部门间的数据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