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1585729837/nwh/2021-0000090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专项规划 发布日期 2006/05/08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临沂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临沂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为推动和引导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现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编制《临沂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一、“十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一系列保护扶持“三农”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立足国内外市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任务目标除粮食外均超额完成。

(一)农业农村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200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63.4亿元,年均增长5.7%,比“十五”计划目标值高出25.4亿元和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601元,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1241元,高出目标值441元,年均增长8.8%,高出计划2.8个百分点。“十五”期间,除粮食因结构调整总量略增、人均占有量略减外,全市主要农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005年粮食总产388万吨,棉花1.2万吨,油料68万吨,瓜菜693万吨,水果151万吨,肉类65.8万吨,禽蛋25.7万吨,水产品10.1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1%、150%、20.1%、34%、45%、30.6%、27.9%和36.5%。

(二)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十五”期间,我市发挥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群众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花生、瓜菜、果茶等高产高效作物的生产,全市粮经作物种植比由2000年的60:40调整到2005年的55:45。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市累计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38万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以上的产品总数达198个,生产基地80万亩,年产191万吨;大力发展以畜牧业为重点的林牧渔业生产,农业与林牧渔业的产值比由2000年的 63.8 :36.2调整到2005年的61.1:38.9;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2000年的 67.3%下降到2005年的52.3%,净减少72万人。

(三)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完成,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并相继分年度实施农业税赋减免,农业税率在2004年降低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2005年再降2个百分点,2006年开始实现了农业零税赋。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从2004年开始实行了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制度,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实行了“一票否决”制,农民负担得到了有效遏制。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全面贯彻《土地承包法》,使农村土地承包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四)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明显加快,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到2005年底,全市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1家,省级达到27家,市级达到114家,全市龙头企业发展到1057家,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16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56家,过500万元(规模以上)的有502家,年总销售收入达427亿元。各类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达到89处,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的有7 处,过500万元的达到47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9729家,社(会)员110万人,带动农户116万户,其中沂水县大唐枣业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单位,沂水县畜牧兽医协会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民间组织”。

(五)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实施了“百万农户致富、千村帮扶、村村通硬化路、农业综合开发、千村人畜饮水解困和百村示范”等工程,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9%,全市100%的村实现了通电、通汽车、通电话,96%的村实现了通硬化路,48%的村用上了自来水,平均每百户农民有彩电85台、固定电话73部、移动电话48 部、电脑3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7平方米。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十五”期间累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3.85亿元,使678个村、48.5万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

(六)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业科研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小麦、水稻、大豆育种等科研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市农科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临麦2号”2004年全省区试位居第一,“临麦4号”2005年又取得全省区试和黄淮地区区试第一的好成绩。畜牧兽医部门胚胎移植高产奶牛、肉羊及克隆羊获得成功。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全市推广先进实用技术460多项,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应用率达到99%以上,瘦肉型猪覆盖面达到95%,肉鸡、蛋鸡、肉牛、肉羊良种率分别达到100%、80%、40%和30%。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率达到50%以上。农民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16万人次,全市获绿色证书总人数达6万人,全市通过劳务输出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27.3万人。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达到54%。

(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十五”期间,国家和地方通过以项目带动为重点的多种方式,不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一是农业水利化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沂沭河洪水东调一期和14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全市总灌溉面积达到6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6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14万亩。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0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722万千瓦,比2OOO年增加了208万千瓦,增长39.1%,万亩耕地平均达到7440千瓦。农作物生产机械、林牧渔业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拥有量全面增长,“大农机”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产品初加工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全市耕、播、收的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 85%、80%和78 %。三是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绿染沂蒙”100万亩杨树丰产林基地、绿色通道等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森林资源大幅度增加。到2005年底有林地面积已达到580万亩,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27.2%。“十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3平方公里, 到“十五”末全市累计治理面积达到6666平方公里,占原有水土流失面积的64.5%,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八)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加大种子管理、动植物检疫、农药兽药监督管理、肥料监督管理、农业环境保护、森林执法、渔政执法和农机安全监理执法等各项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市和12个县区全部实行了农业综合执法,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回顾“十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市场信息服务组织建设滞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影响农村稳定因素较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二、“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条件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各级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日趋完善的政策环境、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国际环境、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将为我市破解“三农”难题、提高农业竞争力、加快农民增收提供新的机遇;我市农业和农村多年积累的物质基础条件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拉动对农产品的消费升级,从而为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着战略转型期的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资压力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受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统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抓手,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为主攻方向,以推进农业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为重点,贯彻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落实各项农村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在综合分析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条件,兼顾需要与可能的基础上,规划到201O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1、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速度,整体素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到2010年达到2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2010年达到5800元。

2、稳定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到2010年,粮食总产稳定在360万吨,油料达到72万吨,瓜菜达到750万吨,水果达到200万吨,肉蛋奶产量达到130万吨,水产品达到12万吨。

3、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到2010年优质专用小麦占到70%,专用玉米达到40%以上。优质肉、蛋、奶、鱼、菜、果达到80%以上,经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占农产品总量的30%以上。

4、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到2010年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5%以上,机耕地程度、播种机械化程度、收获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0%、90%和85%,高产稳产农田达到6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有2-3个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5、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到2010年,完成38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扶贫开发任务,达到脱贫目标。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00万亩,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通客车、通有线广播电视,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倒36%以下。

6、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十一五”期间,要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市情特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

四、发展任务与建设重点

(一)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种养业全面发展

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为目标,调整优化种植业,加快发展林业和水产业,突出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将农、林、牧、渔的产值比由现在的61.1:5.3:31.2:2.4调整到50:7:40:3。

1、种植业: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前提,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作物,突出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种植业格局。通过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来增加粮食总产,重点加强以水稻产区为重点的吨粮田建设。通过提高复种指数来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到201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其中优质专用粮食面积占到60%以上;油料面积稳定在260万亩左右;瓜菜播种面积达到260万亩左右;黄烟种植面积发展到25万亩;水果园面积达到200万亩;茶叶面积发展到10万亩;桑园面积发展到20万亩;中药材面积发展到100万亩。进一步提高耕地利用率,2010年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165%。

2、林业:紧紧围绕“增加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经济”这个中心,实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临沂城环城林带建设、封山育林、荒山绿化与退耕还林、生态园林式村居建设和绿色通道建设六大工程,建成生态和经济两大林业体系,大力发展木材、林木种苗、经济林产品贮藏与加工业、花卉、森林旅游、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使全市林业资源基本满足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要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使林业在全市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到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林木蓄积量达到1200万立方米。重点区域的生态状况明显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3、畜牧业:要抓住人们对动物性食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畜产品龙头企业强势发展的有利时机,按照“提高猪鸡生产水平,加快发展牛羊等食草畜禽,突出发展奶牛养殖”的思路,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吸纳农业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要大力发展规模化饲养,建设一批档次较高、规模适度、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饲养场和饲养小区。到“十一五”末,全市饲养小区达到2000个,饲养大户达到12万个,万头以上猪场达到70处,全市规模养殖覆盖面达到70%以上。全市年出栏生猪650万头、肉牛45万头、羊400万只、禽1.8亿只、兔2000万只;奶牛存栏达到5万头;肉蛋奶总产量130万吨,年均递增10%以上。

4、渔业:培植发展特色主导产品,加快引进和推广适应市场需求的名贵水产品种,促进渔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池塘等小水体重点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努力提高养殖效益;大中型水库在抓好资源增殖的同时,有秩序的发展网箱、网拦养鱼,努力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规模效益。进一步优化渔业结构,积极发展以名贵水产品养殖为主的生态渔业和适应形势发展的休闲渔业。到2010年,养殖面积发展到48万亩以上,水产品产量达到12万吨,年均递增3.7%。

(二)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基地建设

立足各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一是建设9大种植业产业带:以临、郯、苍和沂沭两岸平原区为重点的优质粮食产业带;以全国油料百强县莒南、临沭、沂南、沂水、费县、平邑为重点的优质花生产业带;以苍山、沂南、郯城、河东、费县、平邑为重点的优质瓜菜、食用菌产业带;以莒南和西、北部山区县为重点的优质果品产业带;以莒南、临沭为重点的茶叶产业带;以莒南、沂南、沂水、蒙阴、费县、平邑为重点的优质黄烟产业带;以郯城、临沭、莒南、沂水为重点的桑蚕产业带;以平邑、蒙阴、费县、沂南、沂水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带;以山地和丘陵地区为重点的饲料作物和牧草种植区。二是建设5大林业产业带:以沂、沭河干支流沿岸为主,辅之以平原林带的速生丰产林产业带;以莒南、郯城、费县、蒙阴为重点的板栗产业带;以沂沭河沿岸的河东区、郯城县、临沭县、莒南县为重点的杞柳产业带;以临、郯、苍平原区为重点的银杏产业带;以三区、郯城、苍山、临沭为重点的花卉种植区。三是建设6大畜牧业生产区:以三区和九县城郊为重点的奶牛肉牛生产区;以莒南、沂水、临沭、郯城、兰山、费县、平邑为重点的优质三元猪生产区;以沂水、沂南、莒南、苍山、平邑、费县为重点的肉羊生产区;以莒南、沂南、费县为重点的肉鸡生产区;以蒙阴、沂水为重点的肉兔、长毛兔生产区;以沂南、平邑、河东为重点的肉鸭生产区。四是建设2大渔业生产区:以山区水库为重点的网箱养鱼生产区;以京沪高速公路沿线、苏鲁边界和沂、沭河两岸为重点的池塘养鱼生产区。

十一五”期间,以落实国家和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建设稳固的国家商品粮、油基地为重点,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扶持,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建设一批农林牧渔生产基地。农产品基地建设,要坚持提高产量、质量、效益相结合,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建设布局上,突出优势产区,形成能够提供足够商品量的若干专业化生产片、区和优势产业带;在建设内容上,坚持生产性设施建设与科技信息服务设施建设相结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发挥基地的生产功能的同时,增强基地的示范、带动功能,把基地建设成为农业先进科技的示范基地,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先导基地,农民增收的先行基地。

(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适应国内、国际市场准入制度,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改善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产品质量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需要。要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按照口粮、加工专用粮、饲料粮对粮食品质的不同要求,扩大专用小麦和加工型玉米、饲用玉米、优质小杂粮生产,到2010年优质专用小麦面积扩大到350万亩,专用玉米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蔬菜、果品生产以发展无公害产品为重点,增加加工专用型品种的比重,提高加工、保鲜水平。加快发展生猪、肉牛、肉禽、禽蛋和奶业等优势产品生产,三元猪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提高牛羊禽等肉类产量所占的比重;积极推进奶业产业化,大力增加液态奶生产。进一步优化水产品品种结构,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品种的比重,提高水产品质量。

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和“绿卡行动计划”,到2010年,初步控制种植业产品生产基地的外部污染,基本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00万亩,60%以上的农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基本解决药残和有毒有害物质对农业的危害。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十一五”期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以上的产品100个,新认证基地220万亩,累计达到300万亩。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各环节的管理。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改组、改造,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使我市农产品加工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有一个大的发展。重点发展粮食、蔬菜、花生、果品和肉类等产品的精、深加工,把果品和奶类等产品的加工作为农产品加工业新的增长点。农产品的加工品及制成品要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和优质化方向发展,主要产品总体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特色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坚持大中小企业相结合,全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组织、中介组织等龙头的发展,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树立用工业化谋划农业发展的新理念,重点围绕优质粮食、花生、蔬菜、果品、肉类、乳制品、杞柳、茶叶和中药材的生产、加工、销售,发展九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壮大以金锣、宝珠等企业为龙头的肉制品生产加工产业链,以费县中谷等企业为龙头的植物油生产加工产业链,以盛能乳业为龙头的乳制品生产加工产业链,以鲁南制药等企业为龙头的中成药产业链,以河东大林、荣庆物流、鲁南蔬菜批发市场等企业为龙头的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以沂水鲁洲、莒南阜丰等企业为龙头的粮食生产加工产业链;以莒南、临沭为主的茶叶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以莒南、蒙阴、平邑为主的干鲜果品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以临沭、郯城、莒南、河东为主的草柳编制品生产加工出口产业集群。要在认真落实国家、省制定出台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市级优惠政策,要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对龙头企业建设在资金扶持、税费收缴、信贷利率、用水用地、项目审批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要拿出10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各县区财政都要设立不低于200万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基金。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要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要加强金融信贷服务,进一步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增加贷款额度,改善金融服务。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0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和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00家和10家,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的比例达到85%以上,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位居全省前三位。

(五)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于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作用。要规范、完善现有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一批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向多模式、网络化、区域化的方向发展,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进程,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坚持形式多样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切忌搞一刀切、“拉郎配”。要坚持自愿和择优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引导为主,加入自愿、退出自由。要坚持民办、民管和民受益的原则,以农民为主体,内部实行民主管理,通过服务、返利和按交易量分红的方式,让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在发展中逐步加以规范、完善,通过规范、完善,促其快速健康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重点促进主导产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能人大户带动型、科技带动型、购销带动型、股份合作型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通过各级的共同努力,力争到2010年,使70%的农民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加入合作组织,70%的生产资料通过合作组织供应,70%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通过合作组织销售,群众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化程度较大提高。

(六)大力实施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促进农民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动员和利用各种科技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有法律意识、懂技术、善经营的劳动者,对实现我市农民转岗转业,加快从传统经验型农民向现代科技型农民的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着重抓好农民的转岗、转业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非农就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要着重抓好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使农业劳动力普遍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要着重抓好农民的学历培训和新一代农民的培养,使他们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要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村远程教育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面推进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有效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建立并完善以市农广校为龙头,以县农广校为骨干,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和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同时,积极引导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培训。“十一五”期间,全市力争完成350万人次的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新增15万人。在实施中,进一步加强领导,积极探索和研究制定有利于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民培训投入机制,将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民培训经费列入地方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各级配套资金的及时落实。推行农民培训的项目管理制,实行农民培训经济补偿机制,建立促进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激励机制。通过培训教育,使农民转得出,留得住,仍从事农业生产的成为有较高科技水平的现代农民。

(七)继续加大农业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和“沃土工程”建设力度,奠定农业发展基础

1、农业种子工程建设。积极引导、扶持、壮大一批育、繁、销一体化的种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自有品种权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单位。建设一批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花生、蔬菜、果品、林木、畜禽和水产品良种繁育基地。充分发挥国有场圃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建设良种繁育核心基地。以市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龙头,建立健全农作物种子监督检验检测机构,实现种子检测网络化。加强良种繁育和种子加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油、菜、果、畜、禽等农产品的良种更新换代,充分发挥良种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作用。

2、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加快全市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成以市植保站、森保站、兽医站、渔技站为中心,县站为骨干,乡测报点为触角覆盖全市的高效运转、快速反应的农作物、林果、畜禽、水产品重大病虫害、疫情监测预警体系。改进病虫、疫情情报传递方式,实现情报的网络交流,对情报的发布除传统的邮寄外,通过电视、广播、农技110等现代化传媒提高传播速度。推广综合防治技术,实施病虫草无害化治理。在全市苹果重点生产县区全面开展苹果非疫区项目建设。严格产地检疫、调运检疫操作程序,健全检疫制度,加强农作物、果品、林木、畜禽和水产品检疫管理,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3、“沃土工程”建设。结合国家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和粮食基地建设,加强标准农田建设,搞好耕地综合治理和土壤改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土地质量。加强土壤肥料监测体系建设。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耕地质量监管信息体系、耕地地力与墒情监测网络及临沂市土壤养分数据库,进而形成统一的土壤信息系统。积极推进土壤肥料技术产业化服务,加快土壤肥料技术示范推广进程,努力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八)大力开发利用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可再生能源,促进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强农村沼气、太阳能、风能、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等可再生能源建设特别是以“一池三改”、“四位一体大棚”、“猪-沼-果”等为主要模式的农村沼气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减少污染,美化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又可以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无公害农业,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2004年以来的中央连续三个一号文件中,都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提上了议事议程。“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开发与节约并举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支持,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村集体、养殖场和农户自筹资金,进一步加强以农村沼气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生态农业县建设,切实抓好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综合处置和利用技术,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加快推进实现农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进程, 促进我市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期间,争取多方投资,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50个大中型沼气工程,积极引导养殖大户、养殖小区建设小型沼气工程200处,新建“一池三改”、“四位一体大棚”农村户用沼气20万户,累计达到40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0%;加快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温室种植和太阳能暖圈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积极推广太阳能灶、太阳能房和太阳能发电等农村太阳能利用新技术,“十一五”期间力争新增太阳能热水器50万平方米,累计达到110万平方米;新增小型风力发电机500台、 风力提水机200台,累计分别达到1400台和600台,解决偏僻山区农户用电和果园灌溉问题;建设大型农作物秸秆气化示范工程15处,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四、保障措施

为实现“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必须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业投入,建立健全社区和专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落实完善各项农村政策法规,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落实完善农村土地政策。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的各项政策,依法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进一步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程序,提高补偿标准,及时兑付资金,保证被征地农民不因征地而降低原有的生活标准。加快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落实完善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继续坚持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工作制度和“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农村中小学收费“一费制”和涉及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进一步规范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严厉查处面向农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行为。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逐步建立起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

3、落实完善化解乡村债务政策。严格落实国务院有关规定,坚决纠正乡镇政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各地一律不得对乡镇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乡镇政府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乡镇政府一律不得为经济活动提供担保,实行新债责任追究制度和乡村领导干部离任债务审计制度。认真研究化解乡村债务的思路和办法,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乡镇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同时,切实加强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

4、全面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创新农业行政执法机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农业行政执法体制。实现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监督处罚职能与技术检验职能相对分开。坚持“权责一致”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农业行政执法职能,整合农业行政执法机构。明确执法权限,规范执法程序,落实执法责任,健全执法保障,全面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到2010年,基本建成比较规范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高效的农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和健全的农业普法体系,为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使农业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准确公正实施,违法行为得到依法惩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全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1、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从2006年起我市将全面取消农业税。我们要认真研究取消农业税之后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各项政策,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农村教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乡村两级的正常运转。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逐步把信用社办成社区性金融服务组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房产抵押贷款等贷款方式。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外资依法兴办直接服务“三农”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

3、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发展新的流通业态,建立市场信息发布和监管机制,防止大宗农产品和农资价格暴涨暴跌、大起大落,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根本利益。

4、深化社会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市内居民自由选择居住地的人口登记制度,对进城就业人员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形成劳动者平等就业、自由流动的社会就业制度。

(三)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建立更加有力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严格执行粮食、良种和农机补贴政策,探索在农资方面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农民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关系农业长远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保险、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保护政策。

2、实行城乡平等的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道路、电力、自来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和财政补贴标准,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3、建立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现有集体资产;涉农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60%以上用于农业;制定更加灵活的农村经济政策,吸引社会各个方面投资发展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鼓励农民投资兴办自己受益的生产生活项目,加大直接投入;扩大农业招商引资,鼓励和吸引外资参与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社会、农民、外资广泛参与的投资机制。

(四)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对农业发展的服务功能

1、加强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技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山东省农技推广条例》等法律法规,纠正削弱农技推广工作的违法行为,确保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队伍的稳定和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县乡两级,特别是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作为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事业单位的性质不能改变,事业经费、人员工资应不断增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在继续沿用县乡双重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县级业务管理职能。强化继续教育,建立农技人员在职教育培训制度,在规划期内力争对全市乡镇农技推广人员轮训一遍,提高农技人员业务素质,使农技推广人员及时掌握现代化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提高推广应用能力。

进一步制定和落实扶持农技推广事业发展、鼓励农技人员献身农技推广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技推广事业的投入。各级政府要保障农技推广经费,保障和改善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增加农技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试验基地和生产资料。设立农技推广奖励基金,对在农技推广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或长期在基层从事推广工作的农技人员进行奖励,以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社会地位,稳定推广队伍,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争取用3年的时间,使农技推广体系上下贯通、左右相联,推广机构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人员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以市、县农业信息中心和乡、村农业信息站建设为重点,到“十一五”末,建成横联各涉农部门,纵联国家、省农村经济职能部门、农产品市场、涉农企业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市、技术先进、反馈灵敏、制度健全、体系完整、运行高效的临沂农村经济信息化网络。进一步完善临沂农业信息网功能。“十一五”期间,临沂农业信息网要陆续增加农业技术综合服务平台、农资农贸信息系统、农业标准化咨询服务系统、农业生产经营预测系统等功能模块,构建农业市场信息、农业政务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综合信息、农业外经外贸等专业农业信息系统。要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科技和经济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到“十一五”期末,使农村信息服务延伸到每村每户,切实解决好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体系建设。要以“临沂市农业质量检测中心”为重点,5年内建成包括12个县级农业质量检测站和主要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业质量检测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体系。国家、省、市、县、乡各级命名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省和国家级龙头企业,出口企业,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定点批发市场,省、市命名的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市场,必须建立以农药残留速测为主的检测室(点)。鼓励其他基地、企业、市场建立检测室(点)。

4、继续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广播学校是承担农民科技教育的公益性、基础性事业单位,各级要利用当地资源,增加投入,为农业广播学校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广校办学体系和办学机构。市县农业广播学校要按照“办学网络化、场所基地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服务多样化、教学班建设标准化”的要求,充分利用体系网络资源,更新管理软件,构建教学管理的网络平台,推进教学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5年内,市农业广播学校要完成培训中心的建立和完善,并在有条件的县区建立培训中心,积极承担全市的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任务。

临沂市农科院是我市唯一的农业综合科研单位,临沂市水稻研究所是全省唯一的地市级水稻专业研究所,“十一五”期间,应根据上级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要求,学习省内外先进经验,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强化科研手段,健全科研实验室,逐步配置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不断提高研发能力。积极创造条件,整合科研资源,在现有临沂市农科院的基础上,组建新的、综合性的、包括大农业各专业的临沂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临沂市农科院信息网站,为全市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供需洽谈、课题招标、技术转让、信息服务等科技活动提供先进的信息平台,全面推进我市大农业综合科技事业的发展。

(五)切实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一方面要注重耕地的数量保护,防止耕地过快减少,农业生产超过了耕地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土地的质量保护,防止耕地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生产能力下降。我市人多地少,后备资源匮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在发展中充分考虑耕地的承载力,处理好当前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当代发展与子孙后代发展的关系,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把发展建立在耕地和其他资源保护的基础上,绝对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根据我市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率必须保持在87%以上。为加强基本农田数量保护,应认真贯彻中央“五不准”原则。为加强基本农田的质量保护,应研究制定地力建设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将国有土地出让收益的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地力建设的规定,保持和持续提高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质量,并相应的完善地力和农田污染的监测体系。

2、加强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污染工业,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管理,坚持先处理后排放,防止由于地表水体污染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影响到食物安全。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回用,使污水资源化,以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积极开展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农用地膜和兽药等农业投入品以及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农业废弃物对环境资源和农产品的污染。

3、坚决控制水土流失。要大力开展植树种草、小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建设高标准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基本转变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势头。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累计达7666平方公里,占原有水土流失面积的74%,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4、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要依法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特别要重点保护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加强原生境保护,以野生动植物开发利用的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经济利用价值为动力,采取政府运作为主、市场推动为辅的方法,不断加强我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加快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步伐,以促进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六)大力发展农业机械、水利和气象事业,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1、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按照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在确保农机总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优化农机化发展布局和装备结构,加快高科技含量和农村各业生产所需机械的步伐,走量效并重、大中小有机结合、主机与配套机具协调发展的路子,推动农业机械不断向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扩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水平。全市农业机械总值和总动力分别由2005年的25.74亿元和513.12万千瓦(已扣除农用运输车和农用汽车),到2010年发展到35亿元和540万千瓦。农用拖拉机由2005年的33.33万台,到2010年发展到40万台。力争到2010年,小麦生产全面实现机械化,水稻、玉米、花生、薯类生产机械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玉米机械化收获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50%;水稻插秧及收获机械作业率达到30%;其他农作物生产逐步实施机械作业;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5%以上。积极发展粮、油、蔬菜、水果及畜禽的加工机械化,使农产品加工多样化。

2、以开源节流和抗旱防洪为目标,以完善配套水利工程为手段,大力加强农业水利化建设。在水的开源节流方面,全面规划本市主要河流和主要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科学确定水资源配置方案,制定水管理对策和保障措施,统筹安排水资源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的布局和方案。在防洪方面,沂河、祊河、沭河、邳苍分洪道等主要干流段按50年一遇治理,柳清河、李公河、南涑河等中小河段按二十年一遇治理。除涝达到五年一遇治理标准,现有全部中型水库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基本建成我市防洪减灾体系。在灌溉和农村饮水方面,在我市农田灌溉总用水量基本不增加的条件下,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基本完成我市主要大型灌区的工程配套和节水改造,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目前的0. 5提高到0.58;加大以除涝为重点的河渠治理力度,排蓄结合,畅通排水体系,排涝治理面积80万亩,逐步提高农村抗旱排涝能力;基本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实现85%以上的村吃上自来水。

3、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农业气象事业。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完善“综合观测、数值预报、信息共享”三个平台,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工程”、“气象为′三农′服务业务系统工程”等重点项目。通过“十一五”前三年的建设,初步完成中尺度天气监测网、数值预报平台、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气象为“三农”服务业务系统的硬件建设,构建新的气象服务体系框架。“十一五”后两年,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实现多轨道服务的目标。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包括业务指挥分系统和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基地建设两部分。业务指挥分系统,以计算机通信网络和临沂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实时观测为基础,建立可视化作业指挥平台,提高作业效果和水平。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基地建设,根据我市的地形和气候特点,拟建立北部山区以防雹为主、兼顾水库蓄水、森林防火,南部平原以增雨为主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气象为“三农”服务的业务系统包括建设农业气象卫星遥感和服务终端系统、开展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和建设临沂气象兴农网三部分。农业气象卫星遥感和服务终端系统,引进极轨卫星接收设施,对全市的植被变化、农作物的长势、干旱、洪涝灾害、森林火灾、水库、河流水体面积变化等进行全年、连续、实时监测,在第一时间为各级政府提供准确的全市地表状况资料和农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候区划工作,通过应用卫星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全市农产品区划模型和地形图数字化工作,开展气候资源利用研究,在改善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对策咨询。临沂气象兴农网,依托计算机通信网络,建设一个包括农业气象信息、农业生产技术、农村市场信息、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防御技术、网上农业气象科技培训服务等为一体的,能够快捷、方便地将农业气象科技信息传输到政府及广大终端用户的农村气象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七)继续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

“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以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为重点,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十一五”期间增加农业投入的有利时机,采取争取中央、省投资、地方财政配套、吸引社会多方投资的办法,不断增加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农民投入为主体,国家扶持为辅,其他资金为补充,配套投入,滚动开发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新机制。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支持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扶持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优势、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辐射带动作用强、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经营机制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改造治理中低产田80万亩,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30个,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达到4亿元以上。扶贫开发工作要以21世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按照“村为基础、整乡推进、统一规划、产业开发”的原则,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稳定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贫困群体自我发展的能力,大力改进和完善社会公益事业。完成3 8个省重点扶持乡镇的扶贫开发任务,总投资4亿元以上,其中省以上财政投资5800万元以上。扶持农副产品龙头企业1 5处,争取国家扶贫贴息贷款1.5亿元。以林果、畜牧、蔬菜、药材为开发重点。通过扶贫开发工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目标创造条件。

(八)切实加强领导,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组织和政治保障

牢固树立“重中之重”的思想。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领导,必须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三农”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三农”工作摆上重要日程,集中精力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各行各业各部门必须从全局出发,把支持“三农”作为工作重点。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解决“三农”问题纳入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作为检验一个地方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标准。同时重视解决农民信访问题,及时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电教工作。继续开展好“百村示范”和“千村帮扶”活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基地和党员电教设施,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的本领,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本领,民主管理、依法行政的本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村民自治,规范村级决策程序,健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搞好村务和财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建设农村和谐社会。

全面实现我市“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转变作风,廉洁勤政,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