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正文
窗口建在门口 服务入村到户 河东区迭代升级政务服务下沉 “驿(一)站办”改革

河东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的部署要求,以开展全域改革创新行动为载体,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为导向,迭代升级政务服务下沉,打造“驿(一)站办”改革2.0升级版,持续丰富拓展“驿(一)站办”服务内涵与外延,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快办、易办、好办转变。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工作简报》、省委《山东通讯》刊发推广,被省委改革办作为地方改革案例上报至中央改革办,获评临沂市十佳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一、推进创新有“力度”,实现改革“为民” 。一是强化标准先行。坚持抬高标杆、争创一流,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领衔推进,研究制定《河东区“驿(一)站办”规范提升实施方案》,明确站点提升标准,形成时间表、路线图,为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群众最新办事需求,全面复盘前期改革成效,把场所规范、硬件提升、软件升级作为突破口,持续完善“六化”政务服务体系,补齐场所建设不规范、运行不顺畅、体验不优化等弱项,全面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三是确保落实到位。先后制发《河东区政务服务驿站建设运行管理规范指引》《河东区政务服务事项下沉“驿(一)站办”工作考核方案》,明确驿站网点建设规范、运行管理和考核激励等16个方面内容,确保工作不断档、责任不缺位、执行无偏差。

二、建设场所有“硬度”,实现就近“便民”。一是健全驿站网络。秉持“资源整合、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理念,以三公里为服务半径,统筹基层银行、园区等场所资源,合理选点、科学布局,新增7个“驿站+”特色网点,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域”的政务服务矩阵,真正实现企业群众家门口“就近办”。二是优化功能布局。以“六有一能”为基本要求,遵循“专业”“时尚”要求,统一驿站标识、名称,设置办事服务、自助办理、咨询辅导等功能区,健全完善布局合理、区域整齐、标准统一、设备完善的“一站式”政务服务阵地。三打造智慧政务。依托山东省政务服务平台,推进“一网通办”,投入500余万元用于网络布设和一窗受理、数字政务门牌、RPA智能助手等软件开发,全区驿站电子政务外网覆盖率达100%。统一配备电脑、高拍仪、“爱山东”掌上办一体机、查询取号机等智能自助终端设备,实现职能部门与驿站网络互联,打破“信息孤岛”,全面提升驿站智能化服务水平。

三、进驻事项有“广度”,实现尽办“惠民”。一是扩充事项库容。围绕企业群众切实需求,动态调整《河东区“驿(一)站办”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按照成熟一批进驻一批思路,分批推进31个部门1088项政务服务下沉办理。编制“能办”“帮办”“特色办”事项清单,先后打造精致九曲、花漾汤河等6个特色服务品牌。二是添附涉企职能。“驿(一)站办”统一加挂企业服务中心牌子,驿站人员全部兼任营商环境专员,每月定期为驿站服务半径内市场主体开展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及时排查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和问题诉求,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三是强化集成联办。持续强化170项“一件事”场景式套餐服务效能,加快推动服务模式由“事项供给”向“场景服务”转变。创新政务服务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服务站“三站融合,一体协同”模式,实现场所共享、人员共用、服务共担,打造多能合一、一体服务的“微型政务综合体”。

四、服务贴心有“温度”,实现办好“暖民”。一是专注“一人多能”。整合镇街政务服务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城市社区工作者等200余人,统一进驻驿站办公,赋予驿站工作职能。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为53个驿站配备专业服务人员130人,建立起专业化、职业化驿站服务队伍。二是专注“一帮到底”。以现场教学、实操演示等“沉浸式学习”方式举办业务培训,积极推动服务队伍由“专科型”向“全科型”转变。推出“一帮到底”业务帮服,委派区政务中心“一窗受理”专区代办人员,按照“一对一”模式,提供线上导服和线下“预约上门服务”,累计完成高频事项业务培训200余人次。三是专注“一次办结”。 依托三级沂蒙红色帮代办服务,持续完善“中心内帮办服务+中心外流动服务”工作模式,创新推出智能办事“数字政务门牌”系统,依托沂蒙政务云客服智能导服平台,通过人机交互远程导服,视频连线在线答疑,驿站工作人员可全方位为企业群众提供预约咨询、全程帮办、延时服务等多样化服务,基层办事便利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