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 市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团结一致,知难而进, 扎实工作, 围绕年初制定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认真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 认真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基本完成了预定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1998年, 我市国民经济克服各种复杂矛盾和困难, 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4.8%; 第二产业增加值200 亿元, 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148亿元,增长15%。一、二、 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3%、43.5%和32.2%,二、 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1997年提高4.7个百分点二、 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了新的提高。 市场物价低位平稳运行, 后期略有回升,全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比去年下降2.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3%。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调控方式更加灵活。 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迈出较大步伐。 市属企业改制面达到81%, 县乡企业基本完成了改制工作; 以产权转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国有企业抓大扶小、 股份制改造以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在全面进行挂帐清审的基础上,加快推行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定推进了棉花、 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外经贸体制、 社会保障体系、住房制度、 教育卫生体制和科技体制等项改革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全市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促使人口、环境、资源、 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农业
1998年, 全市各级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以确保农村稳定、 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目标,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和农业产业化战略, 在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情况下, 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 渔业全面发展。 种植业在去冬今春气候异常的情况下, 仍获得较好收成。 粮食生产呈夏减秋增全年略减的趋势,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10.24万吨,比上年减产3.7%,其中,夏粮总产150.16万吨,减产22.9%;秋粮总产260.08万吨,增产12.6%。 在秋粮总产中,玉米105万吨,增长21.3%;地瓜101.5万吨,增长8.6%;稻谷42.5万吨,增长5.3%。在经济作物中,棉花总产0. 78万吨,增长16.9%; 油料总产49.66万吨,增长26.3%;烤烟总产3.75万吨,下降44.2 %;瓜菜总产434万吨,下降3.3%;水果总产90.5万吨,增长5%,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 1998年全市共完成成片造林36万亩,四旁植树2323万株, 新发展经济林25万亩,干果品总产4.2万吨,林木覆盖率达到25%。
畜牧业生产保持增长。 根据抽样调查方法推算,1998年,全市肉类总产量45.6万吨, 增长11%;奶类产量增长1.6%;禽蛋产量17.9万吨,增长9.9%。年末生猪存栏317.9万头,大牲畜存栏65.5万头, 家禽存养量3525.3万只。
渔业生产。 全市年末水产养殖面积38.2万亩,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4万吨,增长4.9%。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新成效。 年末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38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2.2%, 其中农用排灌动力71万千瓦, 比上年增长21%。农村用电量11 亿千瓦时,下降1.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5.2万吨, 增长1.6%。年末耕地面积64.6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 35.3万公顷,增长2.9%。全市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5.6亿元,完成农田水利工程1万多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5平方公里,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84万多亩。全市农村通电、通车、 通话、通自来水的“四通”程度有较大提高。1998年底, 全市通电的农户达到248.4万户,比重达到99. 8 %; 通汽车村数达到9520个,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通电话的村数达到9141个,比重由88.6 %上升到95.8%; 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3488个,比重由33.3 %上升到36.5%,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农村土地延长承包期、 减轻农民负担和粮食保护价收购等政策得到认真落实, 较好地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工业
1998年, 全市工业坚持“稳中求进”的方针, 实施“抓大扶小”的战略, 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素质, 在市场约束增强, 困难加剧的情况下, 工业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初步统计, 全市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 88%, 其中国有工业与去年同期持平,集体工业增长27.84%,其它经济类型工业增长32.0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减不一。原煤产量下降5.3%,发电量增长45.54%,自来水产量增长3.49%,水泥增长10.94%,烧碱增长5.8%。机械设备类产品也有较大的增长, 其中工业锅炉产量增长25.6%, 工程机械增长5.69%。 支农产品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势头,化肥、农药、配混合饲料产量分别增长 53.7%、 14.4%和56.9%。
重工业生产增幅快于轻工业, 效益好于轻工业。 全年新统计口径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5%,高于轻工业10.5 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增长6.6%,高于轻工业2.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中轻重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63:37调整为60:40。
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优势行业对全市工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1998 年全市实现利税超过千万元的51 家骨干企业共实现利税17.88亿元,占全市新统计口径工业实现利税的78.2%。其中,兰陵企业集团、金锣企业集团、临沂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利税均超过亿元。从实现利润看, 42家盈利大户全年实现利润9. 88亿元, 占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利润总额的104.8%。
产销基本保持稳定。 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和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56%,较上年提高0.91 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为95.52%,较上年提高0.94个百分点,重工业为95.63%,较上年提高0.85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1%,其它类型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2.93%。工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 全市新统计口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0%,较上年下降近9个百分点。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4.84亿元, 增长11.89%,实现利税22.86亿元,增长5.03%。资产负债率为67.59%,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3%,下降17.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4.18%,下降0.9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67次, 与去年同期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1998年,在国家扩大投资拉动下,固定资产投资有较大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 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19亿元, 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61.85亿元,增长37. 5%;其他经济单位投资2.95亿元,下降33.1%,其中城镇集体投资下降29.1%;三资企业投资下降36.2%。农村集体投资26.22亿元,增长1.6%。城乡个体投资35.62亿元,增长 10.5%,在国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6.99亿元,增长48.6%;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1.48亿元,增长15.5%。在国有和县以上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产业投资2.35 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第二产业投资22.4 亿元,增长5.7 %;第三产业投资36.67亿元,增长58.1%, 其中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21.45亿元,增长近一倍。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一大批重点项目竣工或开工建设。年初市政府确定的20 个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6.3亿元。其中,临沂飞机场已胜利复航;临沂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台12.5万千瓦机组、 红日集团年产20万吨复合肥、327国道城区改建、临沂沂河南大桥、 郯城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已建成投运;京沪、 日东高速公路临沂段正加紧施工。 其中京沪高速公路临沂北段98 年累计完成投资7.6亿元。全市主要新增生产能力:发电机组容量 12.5万千瓦,水泥30万吨,化肥 20万吨,机制纸及纸板6万吨,彩色电视机15万台,新建公路287公里,改建公路12公里, 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12万门。 住宅建设投资快速增长,1998年全市完成住宅投资13.2亿元,比上年增长61.9%,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54亿元,增长25.5%,企事业单位住宅投资9.7亿元,增长81.3%。全市住宅建设施工面 2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6.1%,竣工面积163.9万平方米,增长71.6%。其中,全市24 个经济适用住宅小区完成投资2.8亿元, 施工面积48.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5.6万平方米。 建筑业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由生产型向经营效益型转变过程中迈出可喜步伐。
1998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2亿元, 比上年增长18%。 全市共有资质五级以上建筑企业438个,完成施工产值49.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比上年增长6%。竣工房屋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为57.5%。 市外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 全市建筑企业外出施工成建制达6.7万人,实现产值15亿元,建筑劳务输出21万人,创收13亿元。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 全市年末公路通车里程5279公里,其中高级、 次高级公路里程3643公里,比上年增加235公里。全市地方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2462万吨,比上年增长3.6%,货运周转量16.34亿吨公里,下降4.8%;客运量21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3%, 客运周转量14.47亿人次公里,增长 8.1%。
邮政电信事业快速发展。邮政部门全年完成邮政业务量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 4%。电信部门全年完成电信业务量6.73亿元,比上年增长54.2%。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4.6部/ 百人,比上年增加1.02部/百人。其中,市话普及率达到37.8 部/百人, 全市行政村通电话面达95.7%。移动通讯增长迅速,全年新发展移动电话户数3.7万户。信息通信发展迅速, 全市各县区开通了169多媒体信息港,每天上网用户达1700多户。163国际互联网、169多媒体、DDN、分组交换、800号、300 号和窄带数据等电信新业务逐步拓展。
六、国内贸易
1998年, 全市城乡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27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销售地区看, 全市县及县以上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6.8亿元,比上年增长6.4%;县以下农村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0.4 亿元,增长12.7%。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零售额增势平稳, 非国有经济零售额快速增长。 全市国有经济零售额27.83亿元,增长0.1%; 集体经济零售额23.84亿元,增长0.2%;非国有经济零售额达119.44亿元,增长9.9%,其中,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达67.9亿元,增长13%。分行业看, 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餐饮业零售额13.79亿元,增长18.5%;制造业零售额17.01亿元,增长30.4%;其他行业零售额22.9亿元,增长20.9%,其中, 农民对城镇居民零售额增长6.3%。
专业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市场体系建设有了新进展。1998年末, 全市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已发展到979个,比上年增加14个, 其中,消费品市场943个,生产资料市场 36个,分别比上年增加10个和4个。全市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3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 城市市场交易额257.3亿元,增长12.3%;农村市场交易额72.4亿元, 增长14.6%。在城市市场中, 临沂批发城成交额187亿元,增长5.4%。
七、对外经贸合作
对外贸易由降转升。1998年在周边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国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 全市外贸企业和出口生产企业努力适应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大对欧美国家市场和非洲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出口形势逐步好转。全市共完成外贸自营出口创汇1. 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7 %,其中三资企业出口创汇1.05 亿美元,同比增长28.6%。
利用外资有所增长。1998年,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54项,合同外资额3846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316万美元, 增长8.6%。
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国际交往日益加强。全年共接待来自海外的参观、访问以及从事各项经济贸易和交流的人员2733人次;共派出招商引资、考察访问、洽谈贸易团 202 批571人次。国内旅游发展迅速,全年共接待国内旅客21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46% 和0.69%。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32亿元,增长16%。主要收入项目中的增值税( 25%部分)增长9.2%,营业税增长23.5%。财政支出28.75亿元,增长11.4%,其中, 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增长12.4%,支农支出及农林水事业费支出增长6.5%,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10.1%。一般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其中, 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2.6%, 全年财政收支基本保持平衡。
金融形势运行平稳。 1998年末,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7.67亿元, 比年初增加33.0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9.19亿元,比年初增加6.71亿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0.89亿元,比年初增加24.18亿元。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5.5亿元,比年初增加22.1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92.07亿元,比年初增加19.1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8.1 亿元,比年初减少0.15亿元。 各项贷款中工业贷款、 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增加较多。 现金回笼好于往年, 全年净回笼现金113.03亿元, 较上年多回笼18.3亿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1998年末,全市共有66.2 万户家庭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1463 家企事业单位参加了财产保险。全年财产保险费收入1.65亿元,赔保支出8872万元。170万人参加了人寿保险,全年人寿保险费收入3亿元,赔保支出4657万元。
九、科学技术
1998年,全市科技工作围绕科技兴工、兴农,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推动全社会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快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全年共安排市级以上科技发展项目335项,其中星火计划项目25项,火炬计划项目15 项。全市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8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25 项,星火奖16项。民办、厂办、科研开发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发展到653家,从业人员5200余人; 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了411家,从业人员36400余人,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全市技术贸易机构已发展到 1780家,技术贸易成交额1.42亿元。专利管理工作有了新进展,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205项,代理71项。气象、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工作和技术水平继续提高。1998年,气象部门积极为生产生活提供气象服务,比较准确及时预报了各种自然灾害,服务效益显著,成功地实施了3次人工增雨,有效地缓解了旱情。技术监督部门突出工作重点,大力开展对纺织品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做好质量申诉工作。在生产领域对约2700 个生产企业的68 种类产品进行定期监督检查, 在流通领域对3000个经销单位4468 个批次的商品进行监督检查, 有效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十、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以临沂市区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1998年,市区城市市政建设完成投资4.09亿元,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11万吨/日,集中供热总量208万吨、供热面积91万平方米,城市道路长度达到322公里,当年新增城市道路长度88公里。 城市公共交通标准运营车辆345 标台, 出租汽车913 辆。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13 公顷, 城市公共绿地面积258公顷。
环境保护事业成绩显著。1998,全市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水污染防治为重点,严格执法,改革创新,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至98年末,全市列入国家和省限期治理达标排放计划的108家企业,累计完成治理投资3.08亿元,已验收项目77个,年新增废水处理能力8840万吨,削减污染物25.5万吨;完工试运行项目4个,年新增废水处理能力1344万吨,削减污染物2.98万吨。关停企业26个,减少废水排放 量1210万吨,削减污染物2.29 万吨。对重点河段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出境河流断面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十一、教、文、卫、体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继续对教学体制进行整体改革。学前教育步入规范化管理阶段,全面实现了中小学布局调整,高中规范化管理逐步推进。1998 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2所,在校学生4403人,招收新生1943人;成人高校2所,在校学生3155人,招收新生1940人;中等专业学校15所,在校生16146人,招收新生5696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1所,在校学生3489人;技工学校20所,在校学生16800人;职业中学30所,在校生36446人;普通中学355所,在校学生 62.5万人;小学5260所,在校生12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1所,在校学生131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9%,入学儿童巩固率96.87%,毕业率93.08%。扫盲教育工作取得成效,全市青壮年非文盲率99.2%。民办教育继续发展,全市各类民办中小学达14所,在校学生 6000余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艺术表演场所7个,图书馆10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11个,博物馆4个,文物管理机构7个。无线广播电台和广播电视台9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发射功率21千瓦,平均每日播音时间 82小时,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84.4%。有线和无线电视台2 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8座,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89小时,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19.97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82.4%。, 出版工作成绩显著, 全年共发行报纸3055万份,各类杂志456万册。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1998年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60个其中医院62处,卫生院231处,疗养院1处,专科防治所(站)18处,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558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88 万人,其中医生6345人,护师、护士5259人,全市各级医院门诊量1065万人次。农村卫生基础建设迈出新步伐, 全市乡镇卫生院改貌率达到92%。城乡爱国卫生工作向纵深发展, 在第四次全国卫生检查中取得较好成绩。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1998年,全市组织全民健身性质的体育比赛38项,有107 支代表队、1980余人参加了比赛。 有六个县通过了省和国家“全国体育先进县”的检查验收,有10 所中小学校被省体委、 教委正式命名为“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竞技体育取得较好成绩,在全省第十九届运动会上,我市代表团共参加田径、射击、武术、摔跤、球类等14 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金牌25枚,居全省第11位,总分居全省第 12位。
十二、市场物价
市场物价继续低位运行。1998年以来,市场物价持续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2.7%,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3%。其中,粮食类价格下降10.4 %,鲜菜类价格下降0.7%,
水产品类下降3.4%,肉禽及制品类下降12.8%。 工业消费品价格有升有降, 总体水平呈现平稳态势。 衣着类与去年持平,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上升0.1%,医疗保健类下降3.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下降4.4%,交通及通讯工具类下降4.3%。服务和居住项目类继续呈现高增长,全年服务项目价格上涨5.8%,居住价格上涨18%。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5%。
十三、 人民生活和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998 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0元,比上年增加280元,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2182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增长6.3%。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70元,比上年下降2.9%。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发展,食品支出略增,衣着支出平稳,耐用品、 住房消费增长较大。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289 元,比上年增长0.4%。到1998年末全市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分别为106台和22台、洗衣机102台和7台、电风扇238台和135台。劳动就业基本稳定,职工工资水平保持平稳。1998 年末,全市职工58.21万人( 不包括乡办和村办),比上年增加1.5万人。全市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78.29万人,比上年增加7.7万人,私营企业雇工 12.02万人,比上年增加2 万人。全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30.99亿元,比上年增长6.2%, 职工平均工资5333元,增长2.4%,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2%。 1998年末,全市人口988.18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5.48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5.18‰,死亡率5.48‰,人口自然增长率9.70‰
注:(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 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 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工业统计范围为全部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3)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