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统计信息公开专栏 >> 统计公报 >> 正文
200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时间:2001-03-12

临沂市统计局
(2001年3月11日)

  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实施四大战略,突出五个重点,集中力量抓落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2000年,全市继续采取综合性的宏观调控手段,认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在重视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重视技术改造投资,提高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在扩大国内需求的同时,努力扩大出口需求;在增加有效需求的同时,积极调整优化供给结构,出现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同向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变化,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59.1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182.0亿元,增长13.6%。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方面,进一步压缩了粮田面积,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加强了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植;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重点,加快了工业结构调整步伐,高新技术产业得到重视和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0.5%、46.7%和32.8%,分别下降1.8个、提高1.2个和0.6个百分点。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社会环境,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年末全市个体工商业户330313户,从业人员828403人;私营企业7875户,从业人员154832人。年末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总额为53.71亿元,增加4.91亿元。

  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企业改革取得了新进展。市重点抓的20户重点企业集团中,有17户已改为股份有限公司。三年扭亏脱困目标基本完成,列入省扭亏重点的大中型企业减少到11家。农村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全市98%的村完成了土地延包任务;农村会计职业化管理工作全面推开。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科教体制、住房制度等各项配套制度改革也取得较大进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社会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的机制尚未全面形成;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的环境尚未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等。

二、农业

  2000年,全市各级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两大目标,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76.3万亩,比上年减少45.4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22.6万亩,增加32.8万亩。其中,花生播种面积204.2万亩,增加16.2万亩;烤烟播种面积28.3万亩,增加5.1万亩;棉花6.5万亩,减少1.4万亩;瓜菜播种面积169.0万亩,增加8.1万亩。除粮食、棉花因面积减少和灾害影响产量下降外,其他主要农作物产量均有增加。全年粮食总产384.5万吨,减少15.2%。其中,夏粮总产138.9万吨,减少21.5%;秋粮总产245.6万吨,减少11.2%。在经济作物中,棉花总产0.5万吨,下降2.0%;油料总产56.3万吨,增长9.1%;水果总产103.8万吨,增长6.2%;瓜菜总产517.3万吨,增长6.3%。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共完成新造林29397公顷,四旁植树2462万株,新发展经济林21188公顷,新增完善农田林网71976公顷。年底林木蓄积量达到784.8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20.6%。

  畜牧业生产增长平稳。全年出栏生猪410.3万头,增长1.6%;出售和自宰肉用牛21.0万头,增长5.0%;羊217.0万只,增长15.4%。肉类总产量50.4万吨,增长7.8%。年末生猪存栏337.8万头,增加13.8万头;大牲畜存栏57.7万头,减少3.9万头;家禽存养4283.6万只,增加528.5万只;禽蛋产量20.1万吨,增长6.5%;奶类产量2.3万吨,增长4.9%。

  渔业生产继续发展。年末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41.1万亩,水库养鱼3.0万箱,稻田养鱼推广面积519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7.4万吨,增长8.0%。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本设施建设继续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531.8万千瓦,增长14.0%。其中,农用排灌机械动力84.6万千瓦,增长3.9%。农村用电量16.5亿千瓦时,增长23.1%。化肥使用量(折纯)36.3万吨,增长2.5 %。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7.5平方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2.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76.5万亩,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市农村通电、通车、通话、通自来水的“四通”程度有较大提高。年末通电的农户256.5万户,通汽车村9539个,通电话村数9496个,自来水受益村3838个。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814.7亿元,增长15.7%;增加值221.1亿元,增长12.9%。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28.7亿元,增长15.8%,实现工业增加值94.7亿元,增长12.9%;限额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486.0亿元,增长15.7%;增加值126.4亿元,增长12.9%。产销率提高。限额以上工业全年产品销售率96.3%,提高0.6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合计29.9亿元,增长17.8%,有63家企业利税合计过千万元,比1999年增加7家;实现利润总额14.3亿元,增长26.1%。亏损状况改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扭亏脱困目标顺利完成。年末亏损面为18.9%,下降1.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4亿元,减少40.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7.5%,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贡献率为9.9%,提高0.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2.3%,下降8.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7.6%,上升1.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9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8%,提高0.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8亿元,增长14.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累计完成投资86.5亿元,增长16.3%;农村集体单位投资24.2亿元,下降4.8%;城乡个体单位投资38.2亿元,增长6.2%。在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3.7亿元,增长4.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6.0亿元,增长69.8%。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临沂城旧城改造拆迁面积近百万平方米,中国商城会展中心、临沂人民广场、沂州路拓宽改造工程交付使用,沂河小区开发进展顺利,临沂动植物园、燃气工程、体育馆等“为民工程”续建项目都按计划顺利实施;京沪高速公路临红段、日竹高速公路正式通车,16项国道、省道路网新建、改建项目全部竣工;农村电网改造结束,市中变电站投入使用;跋山、会宝岭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进展顺利。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2亿元,增长87.8%,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6.7亿元,增长77.4%,商品房施工面积146.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5.7万平方米。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提高。全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24.0亿元,增长12.4%。其中364家资质等级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5亿元,增长17.3%,实现利税3.5亿元,增长34.6%。全员劳动生产率47092元/人,增长3.1%。成建制外出施工2.2万人,实现产值13.1亿元。全年施工单位工程3762个,竣工单位工程2229个。创优良工程812个,其中创鲁班奖工程1个。

五、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全市新建县乡公路324公里,新建高速公路119.6公里。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65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5.7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792万吨,货运周转量148048万吨公里,分别增长7.9%和下降8.8%;客运量243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90359万人次公里,分别增长1.1%和1.7%。航空业进一步发展,临沂机场开通6条航线。航空货邮量6078吨,增长43.1%;客运量4.1万人次,增长76.3%。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230 万元,增长27.8%。完成固定电信业务总量5.6亿元,增长26.4%。电信长途电路达到15000路,本地电话中继电路60000路;DDN已经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超过110万门,电话用户72.6万户;移动电话装机容量46万门,用户38.5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8亿元,增长10.0%。分城乡看,市的零售额78.1亿元,增长12.7%;县城的零售额47.8亿元,增长5.9%;县以下零售额48.9亿元,增长9.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9.6亿元,增长10.3%;餐饮业零售额16.7亿元,增长9.6%;制造业零售额22.1亿元,增长10.3%;农业居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17.0亿元,增长10.1%;其它行业零售额9.4亿元,增长6.8%。

  商品交易市场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到992处,增加7处。其中生产资料市场28处,消费品市场964处。全市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393.3亿元,增长7.3%。其中,临沂批发城成交额232.2亿元,增长9.2%。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8.5%。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下降1.5%,衣着类下降4.6%,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下降2.8%,医疗保健类下降1.3%,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下降13.1%,娱乐及教育文化用品下降1.2%,居住类上升5.6%,服务项目上升9.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为100.5%。

七、对外经济贸易合作

  进出口额增长较快。200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36474万美元,增长60.2%,其中出口22541万美元,增长41.8%。在出口额中,内资企业出口11768万美元,增长52.3%;外资企业出口10773万美元,增长31.8%。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5856万美元,增长38.2%;加工贸易出口6685万美元,增长51.3%。进口额13933万美元,增长102.6%。

  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83项,合同利用外资额673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93万美元,分别增长72.9%、55.7%和28.1%。

  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接待海外旅游人数4429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16.8万美元,分别增长32.2%和29.4%;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63.5万人次,旅游收入17.0亿元,分别增长17.3%和13.1%。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3.93亿元,增长8.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62亿元,增长11.7%。主要收入项目中,增值税(25%部分)增长4.0%,营业税增长18.4%,企业所得税增长18.2%。全年财政支出33.96亿元,增长8.7%。其中,支农和农林水及综合开发支出增长13.7%,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11.8%,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20.6%,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增长13.5%。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规模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3.2亿元,比年初增加49.7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76.8亿元,比年初增加2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66.5亿元,比年初增加36.3亿元。各项贷款中,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投放增加较多。年末农业贷款余额54.2亿元,比年初增加13.3亿元,乡镇企业贷款余额30.6亿元,比年初增加5.5亿元。现金回笼增加,全年现金净回笼124.5亿元,比1999年多回笼现金16.0亿元。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12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18项,星火奖25项。技术市场发展较快。年末全市有技术贸易机构1534家,从业人员16531人。全年签定技术合同465项,技术贸易年交易额1.6亿元。民办、厂(院、校)办科研开发机构712家,从业人员0.6万人;民营科技企业895家,从业人员4.6万人。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市“一控双达标”任务全面完成。12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和省规定的总量计划指标之内。列入限期治理的325个工业污染源中,有234个通过达标验收,91家被依法关闭或自然停产。全市共关停小水泥生产线121条,关停淘汰小轧钢厂124家、非法炼油点11处和土炼铅点7处,对胶合板业的近千台锅炉进行了更换和限期治理。环境目标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12月份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的考核验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进展,建成了7个自然保护区和14个森林公园。

十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全市教育工作有新的进展。学年末,全市有各类学校3865所,其中普通高校2所,成人高校1所, 中等专业学校12所,成人专业学校11所,技工学校19所,职业中学27所,普通中学389所,小学3393所,特殊教育学校11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83907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入学儿童巩固率达到100%。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9.6%。各类民办中小学校82所,在校学生24102人。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352处,其中医院59处,卫生院231处,疗养院1处,专科防治所(站)17处;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6299张,卫生技术人员19832人。各级医院共完成门诊量1168万人次。

  文化事业繁荣。全市各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深入基层,为群众演出1050场次,放映电影12600场次,全市组织文化演出活动1200次,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物管理机构11个,博物馆、纪念馆17个。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全年共出版各类图书16万册,报纸4900万份,杂志1030万份。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进展。无线广播电台平均每日播出节目99小时,无线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节目197小时;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8.8万户。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成功举办了临沂市第二届运动会,先后有7人次打破4项市纪录。全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圆满完成,第一次真实全面地获取了全市国民体质状况的数据。积极组织参加了2000年省“希望杯”各项比赛,获得金牌12枚、银牌15枚、铜牌20枚。

十二、居民生活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工资水平提高。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为49.4万人,减少0.9万人。全部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5.8亿元,增长11.0%,职工平均工资7221元,增长13.0%。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工资总额30.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7906元,分别增长12.9%和13.6%。

  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3元,增加333元,增长6.7%。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360元,增加87元,增长3.8%。居民消费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教育、医疗保健、服务等方面支出的比重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62元,增长7.5%。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540元,增长21.5%。年末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分别拥有彩电105台和11台、电冰箱81台和3台、洗衣机87台和3台、摩托车44辆和8辆。

  注:(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限额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