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统计信息公开专栏 >> 统计分析 >> 正文
2012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
   时间:2012-04-24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四三二一”总体发展思路,围绕好中求快“过四五”、富民增收“双翻番”的奋斗目标,紧扣主题主线,突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突破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三项重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运行稳、速度快、支撑强的良好态势,实现首季开门好。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05.6亿元,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9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46.4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27.3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占比为5.3:57.2:37.5。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现代农业发展良好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31.9亿元,增长4.6%。其中,农、林、牧、渔业分别增长3.3%、4%、5%和2.1%。小麦总体苗情良好。全市小麦播种面积555.3万亩,同比增长1.3%。其中,一类麦田286.1万亩,二类麦田178万亩,一、二类麦田面积占总面积的84%,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牧、渔业稳定发展。猪、牛、羊、家禽出栏195.3万头、9.5万头、91万只和4926万只,分别增长4.5%、6.3%、1.8%和6.9%;肉类、禽蛋、奶产量分别为22.9万吨、6.8万吨和3.1万吨,增长5.2%、2.6%和16.6%。水产品产量3.03万吨,增长2.2%。四大造林工程扎实推进。全市完成成片造林5.2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万亩。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新增优质农产品基地9.8万亩,优质林产品生产基地6.87万亩,优质畜禽小区20个,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0.71万亩;新认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28个,面积1.2万亩;新增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8个,新增注册商标42个,新增观光园区8个。“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苍山、沂南、郯城、沂水、莒南被列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沂水、平邑、莒南、临沭成功创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平邑县被列为全国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示范区。

  二、工业经济运行平稳,生产效益稳步增长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7亿元,增长19.2%。其中,轻工业增加值98.7亿元,重工业增加值208.3亿元,分别增长17.6%和20.6%。六大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形势良好。六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20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7.6%,增长18.6%。“四新一高”行业完成增加值40.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1%,增长20%。“双50”企业完成产值407.2亿元,增长10.1%;其中,骨干型企业385.9亿元,增长9.4%;创新成长型企业23.6亿元,增长24.1%。纳入统计范围的186种工业产品中有121种产量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产销率为97.39%,比去年同期提高0.04个百分点。工业能耗增速回升。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422.3万吨标准煤,增长7.5%;工业用电54.4亿千瓦时,增长7%;炼焦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297.8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5%,增长6%。

  工业效益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0.8亿元、利润81.7亿元、利税120.1亿元,分别增长24.4%、24%和25.8%。173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同比增加3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2亿元,增长21.6%;137家企业利税过千万元,同比增加43家,实现利税60.9亿元,增长24.6%。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9.8亿元,增长22.8%。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2亿元,增长15.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3.4亿元,增长23.3%,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25.3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2.1亿元,增长28.9%。全市共有技改项目480个,同比增加63个,完成投资79.1亿元,增长33.1%。其中,新开工技改项目290个,同比增加66个,完成投资43.8亿元,增长53.7%。大项目投资进展良好。全市共有在建项目1529个,同比增加102个。其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831个,同比增加156个,完成投资190.1亿元,增长28.4%;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484个,同比增加175个,完成投资137.9亿元,增长50.9%,高于全市28.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计划总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37个,同比增加7个,完成投资23亿元,增长25.7%。项目资金到位较好。全市项目资金到位319.4亿元,增长17.9%,到位资金与实际完成投资比为1.23:1。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到位7.7亿元,增长33%;国内贷款到位16.5亿元,增长6%;利用外资到位0.4亿元,下降32.2%;自筹资金到位260.3亿元,增长19.5%;其他资金到位34.4亿元,增长10.8%,分别占全部到位资金的2.4%、5.2%、0.1%、81.5%和10.8%。

  商品房销售情况良好。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5亿元,增长27.9%。商品房销售面积72.5万平方米,增长23.7%;商品房销售额24.6亿元,增长32.5%;新开工面积285.7万平方米,增长108.4%。

  四、市场消费保持增长,物价涨幅同比回落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亿元,增长15.9%。城镇实现零售额274.6亿元,增长16.1%;乡村市场零售额89.4亿元,增长15.2%。批发零售业占主导,住宿餐饮业较活跃。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36.7亿元,增长15.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7.3亿元,增长20.1%。消费型汽车销售6.6万辆,实现零售额61亿元,增长20.2%。金银珠宝、通讯器材、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石油及制品、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9.8%、40.9%、35.7%、27%和28.8%;吃、穿类商品分别增长28.2%和23%。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升2.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升1.5%,同比分别回落1.2个、7.8个和8.5个百分点。

  五、对外贸易增长较快,招商引资形势较好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8.5亿美元,其中出口8.78亿美元,进口9.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9%、10.4%和65.6%。新批外资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0.4亿美元,下降45%。

  招商引资形势较好。3月末,全市在建市外3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174个,到位资金76亿元,增长30.5%。项目规模进一步提高。全市在建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05个,实际到位资金41.2亿元。“东接南融”战略深入实施。内资项目中,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项目资金占比达到66.6%。

  六、交通、旅游态势较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一季度,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5868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24.6亿人公里,分别下降2.8%和增长11.8%;货运量7736万吨,货运周转量228.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0.4%和8.3%。航空货邮量939.7吨,航空客运量15.9万人次,分别增长41.2%和5.9%。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9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96亿元,分别增长21.4%和28.7%。其中,接待国内旅客890.3万人次,增长19.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0.4亿元,增长28.8%;入境旅客4.3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2607.7万美元,分别增长40.6%和35.6%。

  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5.2%、7.9%和23.2%,治安状况良好,社会和谐稳定。

  七、财税收入稳定增长,金融保险业运行平稳

  一季度,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0.3亿元,增长19.1%。其中,税收收入35.2亿元,增长1.2%,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0%。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四项主体税种完成18.3亿元,增长30.5%。地方财政支出52.4亿元,增长41%。其中,用于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的支出分别增长184.2%、81.9%和150.2%。

  国地税收入完成70.4亿元,增长22.8%。其中,国税收入38.1亿元,增长12.4%;地税收入32.3亿元,增长37.9%。

  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692.7亿元,比年初增加196.9亿元。其中,储蓄存款1761亿元,比年初增加136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919.6亿元,比年初增加12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200.4亿元,比年初增加73.2亿元;中长期贷款597.5亿元,比年初增加14.2亿元。

  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5.5亿元,增长14.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5亿元,增长23.6%;人身险保费收入18亿元,增长10.7%。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5.2亿元,增长44.2%。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3亿元,增长37.1%;人身险业务赔付2.1亿元,增长55.9%。

  八、居民收入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0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843元,增长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61元,增长19.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69元,增长13.1%。

  民生支出快速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一季度,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35.7亿元,增长55.7%,高于全市财政支出平均增幅14.7个百分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8.2%,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3.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最低工资标准再提高。中心城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100元,各县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9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