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互动 >> 政务访谈 >> 正文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勤勇访谈:牢记嘱托 转型突破 加快推进商城国际化数字化改革

市政府网站: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勤勇同志。徐局长,您好!

徐勤勇: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政务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也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政府网站: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徐局长,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咱们交通运输部门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徐勤勇:好的。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贯彻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临沂建设推进会议部署,扛牢“大市多做贡献、交通当好先锋”责任,锚定目标、深谋实干,规划建设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交通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是谋规划、绘蓝图。我们把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作为第一要务,聘请部属科研院所,编制了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强国示范区临沂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3个规划,科学提出“打造‘国际物流之都’综合交通枢纽”核心目标和五大战略定位,精准谋划了综合交通近、中、远“三张图”,系统构建了临沂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矩阵。

二是抓项目、稳投资。上半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57.9亿元、全省第3。潍宿高铁临沂段线下工程整体完成28%,征地和拆迁进度全线领先;临滕高速即将完工,解放路西段、G327费县绕城段建成通车,新改建“四好农村路”453公里;启阳国际机场新航站楼进入收尾阶段,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圆满收官。

三是稳经济、助增长。实施“助企攀登、升规纳统”行动,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3条措施,加速培育“龙头、规上、准规上、幼苗”四类运输企业,交通运输纳统企业总数达到326家,上半年交通运输服务业营收125.88亿元、增速8.01%,交通物流企业“回流”资金3亿元,邮政快递业务量达14亿件,超过北京,成为北方第2城。

四是优服务、惠民生。围绕打造“快进慢游”交通运输体系,新开直达上海高铁列车1对,加密直达北京、郑州高铁列车8.5对,临沂北站图定列车达102列、增长24%,“北上南下、西进中原”更加便利。优化公交线路10条,中心城区公交客运量同比增长5.5%,网约出租双合规率提升至89.6%。上半年全市营业性客运量达1380.4万人次、同比增长6.3%。特别是临沂刀郎演唱会期间,增开“歌迷专列”“山歌专线”,设置“2路情怀专车”,投入出租车、网约车2000多台,规划停车位1.3万个,全面保障歌迷出行需求。

五是管行业、保稳定。落实道路运输行业年度“十件实事”,成立临沂交通工会,拓展交通物流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职能,推行“园区、行政、人民、司法”四级调解机制,创新“咨询专线、调解座席、货损垫付”等特色服务,“专项深办”交通物流诉求,“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3000余件,月均工单数量同比下降13%,该中心被列入省厅“工会枫桥”示范点。

市政府网站:今年我市大力实施“商城出海、企业出海”战略,将“商城国际化数字化转型改革”纳入全市25项重大改革之一。请问徐局长,交通运输部门在服务商城转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徐勤勇:“商城国际化数字化转型改革”“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均被市委、市政府列为重大改革。我们紧扣“商城国际化数字化”战略部署,以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为抓手,锚定“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数字商贸生态构建、枢纽经济发展”三大方向,着力畅通道、建平台、强枢纽,全方位赋能商城国际化数字化转型。

一是畅通商城出海大通道。市委主要领导把“商城出海”形象地比喻为“一个扁担挑两头”,“扁担”就是畅通国际物流通道。作为国际物流通道的“挑担人”,我们坚持“公铁空海”一体发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初步构建起“东联日韩、西进欧亚、北上俄蒙、南拓东盟”的国际物流网络。公路方面,开通至俄罗斯、白俄罗斯、中亚五国的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5条,新增至东盟GMS线路2条,TIR车辆120辆、全国第1,今年发运277车次、全国第4,我市成为全国首个同时落地TIR集结、服务、车辆核查“三中心”的城市。铁路方面,27条中欧班列通达12个欧洲国家,临沂跻身省内唯一节点城市,上半年完成到发232列。航空方面,49条国内国际航线通航34个城市,新开通至日本大阪国际客运航线,成功获批腹舱载货资质。海运方面,临沂港与青岛港、日照港联动发展,实现港口功能前置,货物可通过周边7大港口340条海上航线直达海外。同时,我们深化与山东港口集团合作,明确了合作主体、合作模式,加快海铁联运发展。

二是构建数字商贸新生态。成功获批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省市联动2项试点,搭建临沂商贸物流大数据平台,开发“集卡通”车辆服务、“货安捷”网络货运、“集仓宝”仓储服务等8个应用系统,实现21个现代物流园区数据贯通互联。目前,商贸物流大数据平台累计注册车辆2.3万台、货主6917家、司机2万名,接入专线企业1210家,汇集分析企业、货品、车辆、仓储等数据60项、3.15亿条,高效匹配“车、货、人”。

三是培育枢纽经济新动能。我们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为契机,打造了临沂国际陆港、临沂东、临沂空港、临沂南、临沂疏港综合货运枢纽和山东港汇国际物流园6大枢纽集群,实施期内完成投资122亿元,建设枢纽面积264.9万平方米,现代物流城撬动投资73.05亿元,济铁物流园、中通快递鲁南产业园等17个项目投入运营,吸引近1700家物流企业入驻,顺丰、申通等9家龙头快递企业设立分拨中心,拥有物流专线3000余条,通达全国所有港口和口岸。今年,我市6大货运枢纽完成投资29.7亿元,补链强链绩效评价圆满收官,枢纽虹吸效应初步释放,中国供销冷链、益海嘉里等一批“枢纽偏好型”产业落地运营,有力推动了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市政府网站: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建设开放包容的省区域副中心”,要求“以商城国际化打造内外贸一体化开放高地”。徐局长,根据市委全会要求,咱们交通运输部门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徐勤勇: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建设开放包容的省区域副中心”战略部署,为全市交通运输工作赋予了新使命、锚定了新坐标。近期,我们成功争取到省交通运输厅支持临沂商城国际化数字化转型10项硬措施,并建立省市联动工作机制。立足新起点,我们将锚定发展目标、扛牢先锋责任,持续提升交通枢纽地位,着力构建“海陆空铁”联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世界物流之都,全力支撑内外贸一体化融通发展。

一是以国际运输扩容打通出海通道。深化与山东港口、山东高速等企业合作,组建合作平台,开行海铁联运固定班列,加快打造山东港口“临沂港区”;成立国际物流协会,年内国际道路运输企业达到70家,国际公路运输突破2000车次,铁路货运量突破3300万吨,争取新增国际航线2条,织密通达五洲、联通世界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二是以交通数据融合激活数字生态。完成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并通过验收,建设临沂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应用平台,推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省级节点省市协同联动,有效打破政府管理端与企业应用端数据壁垒,提升商贸物流运行状态监测、货物运输安全监管、道路通行效能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各方面能力。

三是以枢纽功能升级培育经济动能。抢抓“十五五”规划修编机遇,推动一批高铁、高速、国省道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依托6大货运枢纽集群,培育“枢纽引致型”产业园区,招引“枢纽偏好型”企业,推动临沂公路港、铁路港融合发展,将临沂打造成为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支点。

市政府网站:徐局长,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此次采访,衷心祝愿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再创新辉煌!

徐勤勇: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次感谢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锚定打造“国际物流之都”综合交通枢纽核心目标,努力实现“人悦其行、物优其流”的美好愿景,为现代化强市建设当好“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