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1585729837/zfb/2025-0000192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
公开目录 | 区县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5/09/11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平邑:仲村“兵支书”的治村之道 |
|
在平邑县,他们用网络连起城乡,让“土疙瘩”成为香饽饽;用温情化解矛盾纠纷,让“后进村”蜕变文明标杆;用饭香焐热民心,让文明新风浸润乡里......他们,就是仲村“兵支书”群体。 路兴彩:一根网线激活“沉睡资源” “当过兵的人,就得有股较真劲儿!”去年10月,退役军人路兴彩临危受命,接下了西乐里村这个无产业、无资源、无集体收入的“三无村”发展重担。 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之前,路兴彩已从事电商行业12年,积累了丰富的直播经验和大量粉丝。面对村里的困境,他以军人“啃硬骨头”的韧劲,将电商经验锻造成破局“尖刀”,带领村民进军直播产业。 “初带村民开直播,就像在部队里带新兵一样,从直播话术到镜头表现,得手把手地教。”路兴彩告诉记者,老人记不住,他就编土话顺口溜;面对镜头发怵,他便拉着在院子里反复练。村民从“躲镜头”到“抢镜头”,全凭军人一股特有的耐心与细致训练。 不到一年时间,村里的石磨面粉、手工煎饼这些“土疙瘩”,通过网络秒变“香饽饽”,不仅鼓了村民腰包,也让村集体收入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 昔日冷清的农家院,眼下成了热闹的直播间: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化为“新农资”。如今,“你有一份新订单”的提示声,正成为村民致富的最强音。 齐文锋:法治筑基重塑治理“新秩序” 2021年4月,退役军人齐文锋扛起了“后进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上任伊始,面对段庄村组织涣散、信访不断的“老大难”问题,他无所适从。通过和信访户面对面交流,走访老党员老干部,齐文峰发现,信访户普遍缺少专业的法律知识,常常沉陷于自我设置的“迷宫”中。 于是,齐文锋随即展现出军人的硬气与果敢,将突破口精准锚定在依法化解“积案”上。他带领村党支部班子成员,逐户走访“上访户”,梳理法律依据,在法治框架内融合情理,确保每一起纠纷都能得到彻底化解。 看得见的公正,让村民从“遇事找关系”变成“遇事学法律”,办事先问“合不合法”成为习惯,邻里间少了争执,村里互助互让的氛围日渐浓厚。 从乱到治,由弱及兴,有了法治加持的村风和奋进势头,段庄村接连获评“市级文明村”“乡村振兴示范村”,村党支部也被评为“五星级党组织”。 李爱明:孝善润心涵养村风“新气象” “你看这菜,顿顿都挑最好的上,爱明书记比亲儿子还亲哩!”在武岩庄村孝善食堂,82岁的郭志香指着热腾腾的饭菜感慨道。这暖心的一幕背后,是“兵支书”李爱明关爱村里老人的扎实行动。 “我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不少空巢老人啃着冷馒头,就着咸菜对付一日三餐,更有是图省事的老人,常常做一次饭连吃好几天。”李爱明暗下决心,“一定要让长辈们每天吃上热乎、营养的饭菜。”很快,他置办齐了食堂用品,村里孝善食堂就此搞了起来,每周一次为7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爱心餐”。 怎样让“孝善食堂”长久飘香?于是,李爱明牵头成立了蟠桃种植合作社,将收益用于孝善食堂的运行,确保爱心事业能够持续。 食堂不仅是就餐点,更是培育孝善村风的阵地。在李爱明倡议下,村里又组织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凝聚起村民崇德向善的蓬勃力量。 (临沂日报) |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