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正文
索引号 1585729837/zfb/2020-0000160 发布机构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公开目录 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20/08/02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临沂市农商银行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和金融服务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临沂市农商银行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和金融服务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7月24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农商银行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和金融服务工作情况。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临沂审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永法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党委委员、副主任毛晓辉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全市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传承“农信大挎包”基因,坚守本源主业,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有效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截至7月23日,全市农商银行累计投放贷款突破1000亿元,投放总额达102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217.2亿元,较年初增加185.5亿元,增长9.13%;各项贷款余额1388.4亿元,较年初增加115.2亿元,增长9.05%;存贷款总量、增量均居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第三位,居全市银行业首位;涉农贷款余额918.1亿元,占全市银行业的35.3%;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72亿元,占全市银行业的19.2%;发放扶贫贷款余额9亿元,占全市银行业的50%;疫情期间累计向社会捐款769.6万元;上缴税金9.45亿元,同比多缴0.73亿元,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全市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拓宽服务渠道,主动跟进实体企业融资需求,确保防疫和民生领域的金融需求优先满足、贷款优先发放、服务优先保障。一是建立“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全面对接防疫重点保障企业和72家省级重点工业企业,推出“战疫闪电贷”“复工助力贷”等20款定制产品,并联合旅游、餐饮等行业推出“助旅贷”“助餐贷”,为9861户企业和商户发放疫情防控专项贷款25.9亿元,保障了防疫物资生产流通资金需求。扎实开展“金融护航行动”,建立22支金融辅导队,对企业“一对一”结对走访,向299家企业发放贷款31.2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二是严格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坚持“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及时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增加中长期贷款等方式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累计为7191家企业办理续贷26.82亿元,为831家企业办理延期还本31.4亿元,延期付息1886万元。全面落实LPR利率政策,推动中小微企业减费让利政策落实落地,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累计为556户企业减费让利1430万元。三是大力实施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计划。加强与省融资服务平台实时对接,深入开展小微企业“首贷培植”“百行进万企”专项行动,对各类小微企业分类施策、精准帮扶,今年以来共完成“首贷培植”5681户,占全市培植户数的68.4%,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24.9亿元,支持了一大批有前景、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转型发展。四是加大政策性信贷产品推广力度。加强“政银担”业务合作,为全市1891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鲁担惠农贷”4.9亿元;积极与财政、人社部门推广“创业担保贷”,已发放“创业担保贷”21.1亿元,带动1.7万人创新创业;加强与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合作,量身定制“小微企业循环贷”“民营企业贷”“微型企业主贷”三款信贷产品,已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6437户、8.8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融资贵”问题。

二、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加快普惠型信贷产品营销推广

全市农商银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紧紧围绕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先后推出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商城创业等六大系列60款信贷产品,为各行各业量身定制了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服务。一是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全市乡村振兴“13518”总体规划,推出“党员信用贷”“新型职业农民贷”“乡村好青年贷”等特色产品,发放“党员信用贷”7924户、6.1亿元,“新型职业农民贷”3964户、5.7亿元,“乡村好青年贷”1504户3.3亿元,有力带动了农村“田秀才”“土专家”创新创业。二是一以贯之做好信贷精准扶贫。聚焦精准要求,坚持措施再强化、力度不减弱,深入推广“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着力构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长效机制。自开展金融扶贫以来,累计发放扶贫贷款60.3亿元,占全市银行业扶贫贷款发放额的32.9%,累计支持8.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全市银行业帮扶贫困户的28.4%。创新推出“强村贷”,加大对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对33个村级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授信1337万元,带动创业就业1500人次。大力推广“农民住房财产抵押贷”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发放“两权抵押贷款”61户、2.3亿元,有效激活了农村生产要素。三是大力实施“沂蒙商城攻坚行动”。对全市134个专业市场逐一开展网格化营销走访,量身定制“沂蒙商城通”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建立商城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向4.8万商户发放贷款72.3亿元,为商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创新建立智慧型政务网点,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

为进一步营造便捷舒适的服务环境,全市农商银行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加大异业合作力度,建立线上线下全流程优质服务,不断提升网点服务功能。一是全面提升网点智慧化服务水平。按照“双线四型”网点转型规划,全面优化网点布局和内部功能分区,全市农商银行智慧柜员机网点覆盖率达到100%,提升了自助化服务便捷度。二是大力推广政银“一站式”服务模式。围绕政府“放管服”改革,加强政务型智慧网点建设,实现了工商登记、办税、动产不动产抵押登记等政务服务在农商银行网点“一站式”办理,进一步畅通了便民服务渠道。三是积极拓展便民服务平台。紧跟金融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搭建金融便民服务场景,先后上线“沂蒙生活通”“智慧医院”“校园一卡通”等各类便民服务平台50个,广大城乡居民“动动手指”就能享受到畅通便捷的现代化金融服务,让农商银行真正成为千家万户的“家庭银行”和金融管家。

下一步,全市农商银行将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持续加大金融服务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力度,力争全年新增存款220亿元、新增贷款150亿元以上,累计发放各项贷款1600亿元以上,上缴税金12亿元以上,为推动全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问: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毛晓辉:近年来,全市农商银行牢牢把握临沂市创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机遇,始终坚定“面向‘三农’、面向小微企业、面向社区家庭”的市场定位,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有效信贷投放,积极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和金融保障。一是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助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支持农村“新六产”发展,重点加大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新型农业的信贷投放,主动对接全市32个重点田园综合体,积极推广“两权抵押贷”“收费权质押贷”等产品,支持现代农业上下游客户发展,目前已向1994户新型农村经营组织发放贷款28.8亿元,为农业“新六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将兰陵县作为全市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改革实验区,加强与兰陵县代村社区全面战略合作,向新农人培训中心授信9000万元,向兰陵县蔬菜集约化育苗繁育基地授信8000万元,向知青文化产业项目投放贷款2000万元,为辖内114个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2.3亿元,惠及社员6500余人,有力支持了现代农业发展。二是以人才振兴为关键,助力农村带头人创业致富。紧跟市委市政府“四雁工程”,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天南地北沂蒙人”工程,为临沂(上海)创新农业商会授信10亿元,在全省率先推出“思乡卡”“思乡贷”,为实现“沂蒙人走在哪里,农商银行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趟出了路子。大力推广“党员信用贷”“新型职业农民贷”“沂蒙乡村好青年贷”,已发放“党员信用贷”7924户、6亿元,“新型职业农民贷”3964户、5.7亿元,“沂蒙乡村好青年贷”1068户、2.6亿元,有力带动了农村党员、新型职业农民等“土专家”“田秀才”创新创业。三是以文化振兴为抓手,主动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实施“整村授信”,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已完成全市5859个行政村的整村授信工作,占全部行政村的91.6%;授信81.75万户、427.71亿元,基本实现了农村小额贷款“有需尽贷”。四是以生态振兴为保障,助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以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等领域为重点,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针对辖内企业环保治理、“退城进园”以及板材等主导产业转型需求,推出“环保贷”“木业升级贷”系列产品,已发放“环保贷”3050户、5.86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五是以组织振兴为切入,助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择优推选255名优秀干部到全市各县区、乡镇、社区担任金融顾问和金融辅导员,充分发挥金融顾问在职业农民培训、金融知识宣传、社会诚信环境建设方面的作用,跟进做好金融服务,全方位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记者问:稳企业保就业是今年银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个人最高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高至20万元。围绕支持大众创新创业,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有哪些特色产品和服务?

毛晓辉:为进一步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全市农商银行认真落实市委政府工作部署,积极与各县区财政、社保部门合作,推出“创业担保贷”。该贷款是专门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及残疾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网络商户等群体量身定制的财政贴息类信贷产品,具有担保方式多样、还款方式灵活、财政无偿贴息等特点。对个人从事个体经营,本人及配偶没有其他经营类贷款的,市辖区最高贷款额度20万元,其中15万以下免担保,最长期限3年,由财政部门全额贴息;对符合工信部划型标准的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人员达到25%(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5%)以上的,最高贷款额度可达300万元,期限2年,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LPR利率的50%给予财政贴息。

截至6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已累计为1.68万名城乡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21.1亿元,带动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城乡青年创新创业。我们也诚挚欢迎有创业资金需求的客户,随时到各县区农商银行网点咨询办理。

 
【关闭窗口】 【字体: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