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区仍有517户、1124人符合省定扶贫标准,其中朝阳街道的10个村居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我区坚持扶贫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积极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按照就近就业的原则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帮助,增强针对性、突出协作性、提高实效性,让贫困群众去贫根、奔富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福田说。
最近,家住梅家埠街道月亮湾社区丁湖村的贫困户颜世美心里乐开了花。在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她终于找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我去看了厂子,厂区很大很好,离家又近。以后我们就来这里上班了。”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开展“百家企业扶贫行动”,整合脱贫对象、企业、政府三方资源,为脱贫对象谋出路,找工作。作为全市汽车制造业的龙头,临沂众泰汽车充分发挥自身劳动密集型的优势,积极与政府部门对接,为贫困户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目前,按照就近就业的原则,开发区将300余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吸纳进各家工厂、企业,让他们用劳动改变贫困的面貌。此外,为让贫困户尽快脱贫,开发区重点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发展旅游观光、苗木花卉、有机蔬菜、特种动物养殖等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在梅家埠街道,一所崭新的沭河学校正拔地而起。这所学校共有45个教学班,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可以解决附近28个村孩子的上学问题。“我们学校预计总投资6000多万元,今年9月开学就可以投入使用了。”梅家埠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学美介绍说。
在增强产业脱贫“造血”功能的同时,开发区还坚持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加大对交通、卫生、教育、水利、能源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构建联通内外、功能完善、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体系。通过高标准谋划实施好扶贫项目,全面带动扶贫开发,实现优势产业连片发展、基础设施连片建设、村庄社区连片整治,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开发区发展带来的实惠。
“同时,对于那些因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贫困,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我区将通过实行失地农民保险、低保等政策,将其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兜底,确保贫困户整体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徐福田说,开发区将确保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脱贫目标,在全市提前一年率先完成任务。(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