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作为世界最大桃园、中国最大桃乡、山东最大果区,发展果业扶贫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该县结合果品产业发展,通过引导贫困户种植果树、建立果品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链扶贫等多项举措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让贫困群众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果品产业中来,成为了全县精准扶贫的强力支撑。
果业助贫和风唤得果满园
“村里无偿分给我一亩多地的桃苗,县果业部门还对俺进行种植技术指导,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云蒙湖生态区重山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明财激动地说。今年60岁的王明财以前家里人口多、底子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里为他免费提供桃苗,帮助他发展了一亩多的桃园。目前这些桃苗长势良好,待明年达产后,王明财就能通过蜜桃种植增收脱贫。
“若要发,果当家”,这是蒙阴县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密码。为发挥果业优势,带动当地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果业脱贫致富,蒙阴县研究制定了《果品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对有意愿发展果树的精准识别贫困户和巩固提高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新发展一亩优质果园,分别给予600元和300元的扶持资金。同时,该县通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田间技术指导等方式,对发展果树种植的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增强果园管理能力,优先完善水利、道路、用电等基础设施,解决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目前,该县共帮助1500户贫困户新发展果园2300亩,提供优质果苗11万株。
龙头带动全域掀起扶贫热
“欢乐家公司送来300棵黄桃苗,签订了保底收购合同,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脱贫致富也有了奔头。”垛庄镇蒙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秀山说。山东欢乐家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国知名的水果罐头生产企业。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公司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与蒙河村及该村63户贫困户签订了脱贫帮扶协议,免费赠送贫困户黄桃苗1.5万棵,通过发展黄桃基地保护价收购方式确保贫困户稳步增收。
去年以来,蒙阴县不断引导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结合当地和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扶贫工作,不断摸索帮扶经验,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依靠产业示范园和龙头企业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和“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在果品生产、农资、储存、销售等方面对贫困户进行帮扶,采取建立生产基地、果品加工、土地流转等方式保障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目前,全县309家果品专业合作社、89座恒温库、100余家包装加工企业都在积极对接贫困人口,直接带动贫困户1500余人走上脱贫致富路。
链条延伸连带产业促脱贫
“丈夫去世早,孩子正上高中,村里新建的示范园为我提供了一份工作,不出村就能把钱赚。”常路镇西北楼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安香高兴地说。刘安香口中的示范园是常路镇引发高端林果生态示范园,是一处集产业观光、采摘、果品生产、果树新品种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精品示范园。建成以来,10多名当地贫困群众获得了入园打工的机会,每人每年收益达1.5万元。
在引导贫困户发展果品种植的同时,蒙阴县积极探索果品连带产业帮促脱贫的路子。蒙阴县年产优质果品26.7亿斤,果品包装、运输、加工等环节用工量大。结合这一优势,该县在果品销售旺季积极组织贫困户参与果品包装、运输、加工等,提高贫困户的收益。截至目前,该县组织贫困群众从事果品连带产业工作超过5000余人,每人每天工资收入80至120元,仅春夏两个用工季节,每人就能收入5000至8000元。依托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该县还吸纳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参与到观光采摘园中获得收益,进一步丰富了该县贫困群众脱贫路径。(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