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扶贫攻坚 >> 工作动态 >> 正文
蒙阴:巾帼脱贫在行动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脱贫竞风流。蒙阴县6046名妇女通过就业创业顺利脱贫,2万多名妇女创业致富,续写了老区妇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新篇章。

巧手绣出新生活

走进蒙阴街道张楠的“爱帮工艺品厂”,到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她们有的串珠、有的镶钻、有的包装,分工明确,每个人都飞快地进行着手中的工作。“来料加工让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一天收入在80元左右,一个月2000多元,还不耽误接送孩子做饭,上哪儿找这样的好活啊。”贫困户公继玲兴奋地说。

来料加工是蒙阴县脱贫攻坚五大产业之一,该县找准优势产业,通过对内培树能人、对外招引企业,促成项目对接,因村因人施策,设点放单,促进妇女居家就业。目前,全县已有来料加工企业和加工点233个,从业人员1.2万余人,在贫困村中发展来料加工点62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妇女415人,人均月增收1600多元,600多名贫困妇女实现就业脱贫。

电商花开别样红

桃墟镇金鑫社区农家女王敏在淘宝网开设了“粮舍生香”网店,吸纳社区周边20名妇女就业,带动全镇发展电商40多家,网店主要销售当地蜜桃、板栗等农副产品,单个蜜桃卖到30多元,月销售额突破100万元,被淘宝网评为“五钻网店”。野店镇北晏子村妇女牛庆花,在2015年10月参加县妇联举办的电商培训班后,注册开办了网店“孟良崮果园”,通过一年的发展,网店已升级为两皇冠店铺,在今年蜜桃销售旺季,一个月蜜桃销量达100吨,牛庆花也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远近闻名的“桃宝皇后”。

蒙阴县把发展电商创业作为引领妇女创业就业的突破口,借助全县丰富的农产品,围绕“互联网+农产品”,通过举办巾帼电商培训、电商沙龙,鼓励广大妇女投身电商创业热潮。配合有关部门加快电商服务平台、农村快递物流体系、人才培训体系、网货供应监管体系建设,为妇女从事电商提供服务和便利,全县共发展网商1600余家,妇女电商从业人员1万余人。

养殖走上小康路

“村里的合作社给俺免费提供了10只成年兔,这两天有一只兔子产下了6只小兔崽,合作社以每只50元的价格回收,一只成年兔每年能下崽4至5窝,每窝产崽6只左右,这样算下来,不算成年兔剪毛,只下崽一项就能收入近7000元。”算起这笔养兔致富账,旧寨乡殷家岭村贫困户张纪香笑得合不拢嘴。

蒙阴县有100万亩果林和600万只长毛兔,是中国“蜜桃之都”和“长毛兔之乡”。围绕两大主导产业,县妇联引导农村妇女大力发展“兔—沼—果”循环农业,通过项目带动、技术培训、“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让妇女在种养殖中获得最大收益。目前,全县主要以妇女为成员的合作社有649个,辐射带动1.2万名妇女增收。

旅游开启致富门

“以前俺们这里是穷乡僻壤,收入来源少,自从村里实施乡村旅游开发后,来椿树沟游玩的人太多了,在村里帮助下,俺开起了农家乐,收入一下翻了好几番!”垛庄镇椿树沟村贫困户姚芳英高兴地说。

蒙阴县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全县“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积极探索和创新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发展模式,通过教育培训、外出参观、表彰奖励等措施激励引导广大妇女参与发展农家乐、采摘园、休闲农庄、特色餐饮、乡村酒店等乡村旅游经营业态,吸纳贫困妇女以山林、果园、土地、房产等生产生活资源合作参股,为贫困妇女创业、就业、增收提供了平台,拓宽了贫困妇女增收致富的渠道。目前,全县已涌现出以“崮乡人家”“舌尖上的中国——— 椿树沟”为代表的巾帼农家乐示范户200多户,户均年营业收入5万元以上,农家乐带动妇女创业就业3000余人。 (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