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扶贫攻坚 >> 工作动态 >> 正文
沂水实现贫困村健康服务全覆盖

沂水县有92个贫困村,贫困人口44464户、70557人,经过梳理分类汇总,因病致贫返贫24513人(患93种疾病),计划生育贫困户有170户。今年以来,沂水县卫生计生局精准施策,实现了贫困村健康服务全覆盖。

精准组织免费查体建档健康管理全覆盖

自今年5月开始,沂水县集中力量扎实开展贫困人口免费健康查体工作,在查体的同时,以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档案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同时,根据掌握的贫困人口健康状况,筛检出各类疾病病种,准确统计患病群体数量,为下一步贫困人口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和精准救治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已组织查体 63800人,建立健康档案63800人,完成率90.42%,基本实现了贫困人口查体建档全覆盖。

同时,积极开展好贫困人口“两癌”筛查、孕优检查和新筛等项目的优先查体工作,宣传引导并组织群众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项检查。目前,贫困人口“两癌”筛查4203人,孕优检查198对,新筛7人,人群覆盖率达100%。

设置村卫生室或服务点医疗服务全覆盖

沂水县92个贫困村中原有村卫生室40处,围绕实现“五通十有”目标,在充分摸底调研基础上,根据要求需新建村卫生室8处和服务点35处,另外9个贫困村,因邻近村卫生室距离相近由其覆盖服务。目前,该县已完成新建村卫生室8处、服务点35处,并投入使用;原有40处村卫生室按照标准化要求全部进行了规范提升。同时,合理配备乡医,保证服务点每周巡诊不少于两天,满足偏远山区群众就近的看病需求。

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八个一工程”全覆盖

沂水县在组织乡村业务人员加大业务培训的基础上,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主要由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工作人员以及村卫生室的乡医组成,开展网格化、组团式签约服务,为辖区内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等健康管理服务。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落实“八个一工程”,即为贫困人口确定一所定点医疗机构、明确一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一份服务协议书、制定一张健康卡、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建立一个健康档案、组织一次健康会诊、发放一张健康明白纸。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健康服务送到家,惠民政策暖人心活动”,针对不同病种人群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签约服务包,签约服务团队集中入户详细讲解本户享有的医疗健康服务和惠民减免政策。目前,已组建459个签约服务团队,签约64306人,签约率91.14%。

实施医疗费用减免减轻就医负担全覆盖

沂水县在充分调研掌握基层实际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基层医疗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了《沂水县精准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印发了《健康医疗惠民卡》。在分级管理分类救治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诊疗优惠幅度,在全县范围内全力推行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和诊疗费用减免政策。首批确定20个病种,在全县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贫困人口住院费用2000元以内部分,除医保起付线由个人自付外,医保报销后剩余部分由乡镇卫生院全额减免。在县级医疗机构就诊的贫困人口,门诊就医发生的各类检查检验费用减免20%,治疗费用减免30%;住院治疗费用在医保报销后的个人承担部分继续减免30%。凡县域内从事个体经营的贫困户办理健康证明免收预防性体检费;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免收检验检测费等。个别医疗机构在完成县级规定动作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了减免优惠范畴。目前,全县共发放惠民卡41427户,各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减免258.45万元,受益9263人次。

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医疗资源共享全覆盖

利用临沂市中心医院、沂水县人民医院、马站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建立起对口支援21所乡镇卫生院城乡对口支援网络,以扶持重点专科建设、带动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开展2年的对口帮扶工作,提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同时,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结合对口支援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推动不同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形成精准预约、远程诊疗、定期专家坐诊相结合的精准医疗扶贫模式,方便偏远山区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目前,3家医院已为6家帮扶乡镇卫生院免费安装心电远程会诊系统,受益523人次,该项工作正稳步开展。(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