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当记者赶到平邑县流峪镇三岭村时,村头的扶贫车间里一片忙碌。20多名村民在车间里忙着组装、包装各类玩具,装好箱的玩具正等待运送到经销商那里。“今天我要送90箱玩具到临沂,估计要送两趟才行。”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志伟说,他现在就是扶贫车间的“司机”。
可不要小看这个扶贫车间,虽然投资才70万元,可每年能够带动60多户贫困户脱贫,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村民神方英边组装玩具,边跟记者聊天:“当初宋书记他们来了我家,问我需要什么。我就说,给我们找点活干,在家门口打工赚点钱呀。没过几个月,车间就建起来了。我现在一天能挣40多元。”
村民口里的书记,就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宋祥雷和薛文博。“三岭村是库区移民村,村集体没有经济来源,全村257户有107户是贫困户。”宋祥雷说,去年3月他们刚来时,对村情进行了深入调研,力求找准“病根”,精准施策,拔掉“穷根”。
“村民普遍反映想要在家门口打工赚点钱。”宋祥雷经过多方调查,决定在村里开办玩具扶贫车间。“车间上了2台机器,还有其它费用,共需要投资70万元。”张志伟说,第一书记经过多方努力,甚至自掏腰包,终于把车间建成了。现在,村里每天有50多人在这里干活。“从目前情况估算,车间年产值能达到200余万元。”宋祥雷告诉记者,为了节约费用,玩具运输都是他跟村党支部书记几个人轮流负责。
打响了扶贫的第一仗,宋祥雷和薛文博又将目标对准了畜牧养殖。他们积极争取金锣集团支持,投资60多万元建起生猪养殖大棚2个。去年,第一批生猪已经出栏了。“除去投资,这两个大棚可每年至少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薛文博介绍。
在村子河边,一个个藕池内的莲藕长势喜人,藕农邵长金他们正在收获莲藕:“这批莲藕长得不错,预计亩产几千斤。”为了带动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宋祥雷协调村里投资20余万元,发展了30亩南斯拉夫雪藕种植。“这些藕池部分承包给贫困户,带动了20多户贫困户脱贫。”此外,村里还协调争取相关企业支持,投资30万元建设了蔬菜实验大棚2个,目前,承包手续已经完成,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万元,带动10多户贫困户增收。
在一年的时间里,从种植、养殖到创办扶贫车间,宋祥雷和薛文博以实现如期脱贫为目标,多方争取项目资金,用活用好了扶贫政策,发展扶贫增收项目,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走活了精准化扶贫一盘棋。
截至目前,该村争取市县各项帮扶项目资金300多万元,已经完成户户通建设、路灯安装、养猪大棚建设与养殖、莲藕种植、玩具厂建设、蔬菜高效大棚建设等项目,实现了集体增收7.8万元、贫困户全部脱贫的工作任务。
“今年,我们还将修建蓄水池、拦河坝等,解决村里的灌溉难题。同时,继续大力建设蔬菜大棚30到50个,发展蔬菜种植;种植榛子50至100亩,涵养水源和增加贫困户收益,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宋祥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