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公安部门统计口径,2015年底沂水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比上一年度增长4.3个百分点,达到38.9%。经分析,国家户籍人口统计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带动两个主要因素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增长率的影响各占50%左右。产业带动、政策驱动,形成沂水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大幅度提高的“双轮驱动”。
小城镇成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主阵地
2015年,沂水县以省级示范镇、市级优先发展镇为重点,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载体功能,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型、商贸物流型、“飞地经济”拓展型、全域旅游带动型、农业园区承载型等多种特色小城镇,各小城镇建成区面积和人口都有了很大提升。目前,全县小城镇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25万,小城镇户籍人口增长3万人左右,占全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增幅67%以上。
城区的品质提升成为吸纳农业人口转移的第一吸引力
沂水县在研究确立了“构筑九五体系、建设山区水城”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品质城市、创造品位生活”的发展目标,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断注入新理念,在功能配套中积极融入新思维,在建设领域中广泛应用新技术,在改造开发中不断打造新亮点,山水灵秀、生态宜居之城初步彰显。经调查统计,近年来沂水县城区年成交商品房70余万平方米,农民成为购房主力军,占比达70%以上,城区年新增农业转移人口3500余人以上。
产业培育壮大成为第一支撑
坚持“四化”同步协调推进,将产城融合、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引擎,形成了经济开发区、庐山化工项目聚集区、龙泉新材料项目区、城北项目区4大园区和青岛保税港区、腾飞、北辰、兴龙等4个企业创业园,园区总面积达90平方公里,总用工量达4.54万人,成为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的主引擎和就地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载体平台。同时,以“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园区经济)试点”为契机,着力发展“绿色化工、机械电子、矿产加工、高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并积极开展“三引一促”、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企业“二次创业”等活动,实际完成投资70.8亿元。2015年,各类企业新吸纳农村劳动力在1万人左右,大中专毕业生回本县就业人数约1600人左右,综合各类新入城人群,计划年内落户城区人口在8000人左右。
试点政策效应释放成为源动力
深化土地综合改革,大力推行节地发展新模式,全力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和低丘缓坡利用,为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用地保障。创新金融体制改革,以全省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为引领,全力打造全省县域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金融生态安全区和区域金融强县。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统一制度参保、统一档次缴费、统一账户管理、统一待遇领取。将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没有纳入报销范围的项目归入目录之中,扩大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基本上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全覆盖。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出台了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就学工作的意见,享受与城区生源同等待遇,实现了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无障碍,并投资近10亿元,顺利完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政策,消除户口迁移障碍,方便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积极推进权限下放工作,强力推进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和省级示范镇建设,通过委托形式,向许家湖镇和马站镇下放县级权力223项,有力地促进了重点镇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土地流转,2015年新增流转面积4.5万亩,全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41.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2.1%。(市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