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认识统一、行动迅速,按照省市决策部署,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坚决开展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战,全力以赴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各项工作。
(一)坚持靠前主动,压实主体责任。坚持早动员、早部署、早治理,抢抓环保治理攻坚主动权。去年9月5日,县里召开了全县环保突出问题“回头看”工作会议,对重点企业环保问题整改、土小企业取缔、违规项目清理整顿、信访案件查处等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9月28日,召开了全县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动员大会,全面开展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行动,解决落实12类154项环保突出问题。 今年4月5日,县里召开了全县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行动推进大会,对今年环保突出问题治理作了全面部署。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及迎接中央环保督察相关工作。8月10日,省市召开动员大会后,县里紧接着召开了贯彻落实会议,全面安排了相关工作。会后,参会企业留下继续开会,县环保局就档案资料整理、环境监管执法等方面作了进一步安排,要求各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抓紧整改存在问题,尤其是针对省市领导要求的“在督察组明查或暗访期间,严禁出现阻挠执法、抗法等违法行为”进行了重点安排。此后指挥部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环保督察明查暗访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全力配合环保督察工作,并让各级各有关单位作出了郑重承诺,压实了工作责任。
(二)坚持问题导向,集中整治环保突出问题。对照我县攻坚方案,对7大类502项环保突出问题进行了调度。一是狠抓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抓好工业污染治理。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再提高3家已全部完成;工业炉窑氮氧化物治理提升共24家,完成10家,停产整治14家;铸造、锻造、锻打行业治理共10家,完成9家,断电1家;水泥行业深度治理3家已全部完成;煤气发生炉淘汰共4家5台,完成4台,1台停用;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共42家,完成31家,长期停产4家,关闭2家;板材企业整治共30家,已完成26家。二是坚决清理“散乱污”企业。我县已先后开展了5次“散乱污”企业集中摸底排查和清理取缔,共排查出103家,其中整改提升类7家、已完成6家,清理取缔类96家、已完成81家。三是扎实开展水污染防治。沂河出境断面保持了稳定达标。对2处城区饮用水源地和7处农村饮用水源地进行了划分,2处城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方案已报送省政府,7处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已批复。四是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对34家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进行深度检查,重点检查危废转移、危废库建设、台账记录、管理计划制定等情况。目前,我县有23家企业列入重点涉危废监管源名单,其中国控3家、省控10家、市控10家。五是狠抓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抓好沂河自然保护区综合整治工作。聘请第三方对沂河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高端规划,完善了保护区机构设置、三区划定等工作。目前,对保护区内污染源排查已完成,正在加快推进整治。六是集中整治企业突出问题和环境信访。全县共涉及153家企业,其中,限期治理77家、完成率89%,停产治理23家已全部完成,关闭企业53家已全部完成。全县重点环境信访及网络舆情共20个、完成率95%。七是开展石子、石料、石材行业综合整治。全县共有62家,涉及乡镇15个,无环评手续需断电停产45家,已全部完成;整治类17家,已验收10家,停产7家。
(三)坚持过程管控,全力做好环保督察协调保障。一是各小组运转到位,全力做好迎查准备。为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协调保障工作,我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薛峰同志和县长陈永生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协调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设立7个专项工作组,抽调有关部门精干力量128人,统一进驻华信大厦指挥部集中办公。目前,攻坚指挥部、环保局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待命。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妥善做好信访舆情工作。工作组进驻后,各专项组召开了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方案、工作要求。为妥善应对信访舆情,信访稳定组制定了专门工作方案,建立起了完善的信访舆情处置机制,24小时值守,随时承办信访案件。同时,从8月10号开始,对接到的4起县级一般性信访案件按照中央环保督察24小时以内提供初步调查结果、48小时以内提供处理方案、72小时以内形成调查结果的流程进行了演练,熟悉了工作程序,提升了应急能力。三是强化督导调度,完善保障工作成效。建立了县级领导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带班值班人员,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交办事项及时落实到位。县攻坚指挥部强化督导调度,通过现场办公、日常通报、媒体曝光等,加大推进力度。截至目前,共印发工作通报10期,下达整改督办单29份,印发环境信息19期,检查企业1673家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62件,移送公安案件3件,责令停产17家,查封扣押12家,罚款387万元。值守县级班子同志坚持全天盯靠,每晚召开碰头会,梳理当天情况,安排下步任务,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