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九曲街道一家年产值上千万元的轮胎厂,因违规生产污染空气,被群众举报。接到环保督察组转办件之后,河东环保分局、九曲街道迅速对违规企业进行了查处。案件办理过程中,企业所在社区的党支部书记等相关负责人被问责。案件及时有效查处,引得群众纷纷点赞叫好。居民沈大庆告诉记者:“我们区的环保治理,反应快、力度大,确实给咱们群众办实事”。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环保信访案件是群众关注的民心工程,也是难啃的硬骨头。河东区把中央环保督察作为解决环保“老大难”问题和建设美丽河东区的切入点,通过集中精干合署办公、联席会议制度,创新性地提出环保督察信访案件处置“五个机制”,发扬“河东干劲”,确保了中央环保督察转办的信访案件按时保质保量办结,赢得群众称赞。截至9月6日,中央环保督察转办的42件问题中,40件整改到位并上报调查结果,2件正在办理中。
9月2日早8点,当记者走进区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协调联络组办公室时,区委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单位的同志早已开始了联席会议,涉案镇街汇报案件处理进展、督导组汇报督察情况、环保分局通报案情和技术指导、区领导点评,针对案情处理,联席会议单位的同志畅所欲言,所有工作井然有序。该区坚持“所有工作为环保督察让路”,在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前就成立了协调联络组,设立专门办公室,从区委办、政府办、环保分局、发改局、畜牧局等26个部门单位挑选44名业务骨干,组成综合组、督导组、材料组等7个专项工作组,8月1日开始集中办公,每天上午定时召开联席会议,听取案件办理汇报,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迎察工作高效运转。截至9月7日,已召开联席会议30次、会商案情42次。
为按时保质保量办结转办的信访案件,该区创新性地提出交办、会办、全过程记实、督办问责、结果上报会签“五项机制”。交办机制,即接到转办案件,第一时间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审阅,第一时间报区综合协调组和区信访稳定组组长签拟,第一时间签批给区政府主管领导,相关镇街、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现场督察组负责人,第一时间按办理流程办理落实。同时,联系镇街、经济开发区的区级领导负责跟踪督导,全程监督落实;会办机制,即对转办案件,第一时间启动会商机制,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监察局、河东环保分局等14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和案件所在镇街负责同志共商办理意见,经区法制办把关后,由区问题交办组牵头协调落实;全过程记实机制,即从接收中央督察组信访转办单即时起,至案件办理结果上报止,期间所有环节留痕,录制完成后及时刻录光盘上报;督办问责机制,即由区督察问效组在案件转交后,第一时间启动跟踪问效,第一时间收集材料、第一时间调查取证、第一时间追责问责,对问题整改查处不实、不力和督察发现的虚报、瞒报等行为,迅速启动问责程序;结果上报会签机制,即按时间节点撰写转办案件有关推进材料和办理结果报告,报经区中央环保督察协调联络组副组长把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签发后上报。
“敢为人先、能打善战”的“河东干劲”点燃守护碧水蓝天的激情。9月3日,正值周末,下午5点多,区政府主要领导又一次来到联席会议办公室察看情况,而此时河东经济开发区机关干部已经赶赴现场,开启清理行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一有空就来到联席会议办公室,听取汇报、研究方案、指导工作,经常与协调联络组干部一起加班到深夜,用最快的速度处理环保突出问题。
1个多月来,协调联络组全体成员只争朝夕加班忙碌,有的家中还有待哺的孩子,有的为了不扰家人休息,干脆在办公室眯一会儿眼,又开始了繁忙的一天……“我常被这些青年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感动。”天天加班到深夜的区老龄办主任、材料组组长李宝生说,“我们始终在以奔跑的状态守护着碧水蓝天。”他的孩子去临沂大学报到时,虽近在咫尺却也无暇送行。
爱乡情真切,护水敢担当。走过迷惘和阵痛,60万河东人正积极参与守护碧水蓝天行动,用心描绘着一幅“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大美新”临沂美丽河东区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