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
索引号 | 1585729837/zfb/2025-0000044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
公开目录 | 部门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5/02/11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医共体建设 让群众“医”路畅通 |
|
“现在,县里的专家都定期来俺们卫生院,看病不用上县城,真方便!”近日,在沂南县青驼镇高里卫生院,72岁的高树梅对医改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高树梅患有慢性胃炎,以往为了更好治病不得不奔波于家和县城医院之间,如今,县里的专家定期到卫生院坐诊,让她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过去,因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基层服务能力弱化,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一度面临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沂南县积极响应国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要求,以医共体建设为契机,整合3家县直医疗机构、23家乡镇卫生院、396个村卫生室,组建三家医疗集团,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贯通、资源均衡布局”的医疗服务新格局,让群众足不出村,便可享受到安全有效、公平可及、全面普惠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这一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的难题,也为全省深化医改提供了宝贵经验。 高树梅的经历,正是沂南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效的缩影。沂南县紧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痛点,通过“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打破医疗机构之间的壁垒,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流向农村基层。如今,像她这样的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基层不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就难以根治。为此,沂南县将“强基层”作为医改的重要目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县直医院专家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坐诊带教,基层医护人员轮流到县医院轮训,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了县乡医务人员的双向交流。截至目前,沂南县累计下派专家和骨干医师240人,已有284名基层医护人员在县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等科室完成轮训。“我刚从县医院进修回来,学到了很多新技术,现在看病更有把握了。”辛集镇卫生院全科住院医师王希龙说。 此外,集团总院与分院建立“一对一”帮带责任制,确保各卫生院“周周有名医、天天有专家”。如今,各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您的心电图检查结果马上就能传回来,稍等几分钟。”在辛集镇刘家庄子卫生室,村医刘焕奎一边安抚患者,一边将心电图数据上传至远程诊疗平台。不到3分钟,集团心内科专家的诊断结果就传了回来:心电图显示有轻微心肌缺血,建议调整用药,定期复查。 凭借信息化赋能,打通了医疗资源“最后一公里”。通过远程心电、影像、检验等六大中心,沂南县实现了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无缝对接。“信息化赋能,不仅让群众少跑腿、少花钱,更重要的是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沂南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纪雪介绍,远程诊疗中心自运行以来,已累计完成远程诊断6.7万余例,其中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7例,均得到及时救治。 除此之外,沂南县还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打造县域智慧共享中药服务平台,实现了中药饮片的统一采购、调配、煎煮和配送。平台自运行以来,共享中药房累计调配中药饮片处方138万余付,代煎74万余付,免费配送47万余付,为群众减免费用160余万元。 (临沂日报) |
【关闭窗口】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