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务公开看临沂 >> 亮点工作 >> 正文

畅通渠道抓服务 丰富形式促提升 以政务公开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发展

  近年来,临沂市人社局着力畅通政务服务领域公开渠道,不断创新公开形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推动了政务服务工作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工作保障。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形成了领导重视,协调一致,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公开制度。制定了《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关于进一步做好网站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等制度文件,细化分工,明确职责,有序推进。三是规范公开流程。通过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细化了政务公开主体、内容、程序等内容,将政务公开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实现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
  二、畅通公开渠道,优化服务能力
  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创新公开载体,不断扩大各项政策及工作的知晓面。一是做好线上公开,着力拓展网办渠道。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公开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30项,政务服务“一链办理”事项28项,其中,一件事主题服务12项,高频民生事项16项。梳理公开办事材料、申请流程、办结时限等要素信息4万余条。在官网公示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证明事项实施清单2条,清单之外,不向申请人索要任何证明。推进网上办事大厅、临沂智慧人社APP平台和爱山东APP建设,优化服务供给,做到人社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随时办”。目前,130项依申请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办、79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26个事项在爱山东APP上实现掌上办事“一站式”办理。如,全市每年有87%以上的退休人员、60%以上的申领失业保险待遇的人员通过手机APP刷脸实现资格认证和待遇申领,有效减轻群众办事负担,人社部失业保险司推广了我市做法。

  二是做好线下公开,服务方式优化升级。实行综合柜员制改革,整合就业、社保、劳动关系等业务窗口,由原来的35个压缩到8个,纳入综合窗口办理事项90%以上,提交材料减少30%以上,办事效率提高50%以上。提升自助服务办理能力,通过社保自助服务机实现社保卡服务、参保信息查询等27项事项“秒批秒办。着力优化“一窗受理 一次办好”服务质效,在31项依申请服务事项中实行告知承诺制,通过告知承诺的方式“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让企业群众办事“一次不跑、最多跑一次、一次办好”。在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申请样表等材料,并配备服务引导员,为群众现场办事提供便利。三是做好热线公开,切实优化咨询服务。开通12333热线服务电话,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热线服务,及时帮助群众答疑解惑。同时,在人社局网站开设了在线实时咨询窗口,与网民实时互动。今年共接听热线45个,通过12333电话咨询188474个,在线咨询102820人次。

  三、丰富公开形式,提升服务质效
  坚持把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工资福利、劳动关系以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信息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一是加强机构设置。为进一步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专门成立了“新媒体工作办公室”,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参与的作用,综合运用文字、图像等方式,及时全面公开各类政府信息。今年以来,通过微信微博共发布信息1024篇,微信微博答复咨询10.3万人次。二是优化公开方式。新冠疫情以来,通过“政企直通车”专网上线就业见习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企业申领稳岗返还等人社服务政策8项,精准解读兑现政策、畅通诉求评价通道,为企业提供精准、快捷、优质的涉企政策服务。截至目前,发放就业见习补贴400万元,通过“政企直通车”线上受理审核兑付47家企业新吸纳858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85.8万元。同时,将人社政策“打包”,通过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实行“政策找人”“政策上门”,主动提供社保减免、一次性用工补贴等政策服务。三是做好政策解读。举办新闻发布会、政府公开日、政策宣传周等活动30余次,及时宣传解读人社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便民服务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四是强化整改提升。为避免政务公开与后续服务“两张皮”,建立了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机制,以办事群众“吐槽找茬”为契机,及时对相关工作进行整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