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政务公开看临沂 >> 亮点工作 >> 正文
河东区“365不打烊”金牌服务暖民心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河东区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为抓手,以满足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转变政务服务理念,全面推行政务服务“365不打烊”,切实为群众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一是“大厅办”“预约办”,实现政务服务“不断档”。一方面,开展“大厅办”。自3月6日起,河东区在前期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实行节假日“不打烊”服务基础上,在全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节假日值班制,要求区、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合理安排综合受理窗口人员于每个周末、节假日8:30-12:00为群众企业提供“大厅办”服务,彻底解决部分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已累计为办事群众企业提供“不打烊”服务800余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另一方面,实行“预约办”。建立事项“预约办”机制,通过政府网站、电视、新媒体等方式及时发布公告,公布全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网上预约、电话预约服务渠道和受理时间。对确需周末、节假日到大厅办理业务的群众,可提前通过微信、电话等渠道实名预约,了解办理业务所需材料和流程,确保一次性携带齐全,合理确定时间后到现场进行业务办理,实现办事“少跑腿”、“零跑腿”。

    二是“网上办” “自助办”,实现办理事项“无空档”。一方面,实行“网上办”。联合上海万达公司开发了集取号、叫号、数据分析、电子监察于一体的“一窗受理”系统,实现数据由分散式、人工式向集成化、智能化转变。投资220万元配备13台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实现网上办、就近办。配备4台“一窗受理”叫号机,实现统一编号、短信提醒、一键取号、智能排队、无声叫号,从申请环节保证一窗受理的落实,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避免办事群众错过号,开通短信提醒功能,系统自动在申请人被叫号之前发送两次短信提醒,防止申请人错过叫号信息,影响业务办理。另一方面,推进“自助办”。在区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投资300余万元为全区8个镇街以及彭于埠、刘店子等部分城市社区配备自助服务一体机设备,群众企业可通过“自助办”方式办理电、气、税务、公积金、不动产等各类业务,进一步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自助办、全时办。同时,积极开展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及免费邮寄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是“专业办”“帮代办”,实现政务服务“无阻挡”。一方面,推进“专业办”。进一步规范人员管理,提升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在区级层面,借鉴深圳福田经验,“一窗受理”前台窗口人员全部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聘的辅助人员,实施扎口管理模式,后台审批由正式人员负责。人员业务统一培训,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确保每个窗口人员做到高频事项熟练掌握、精准操作,其他事项应知应会、当场办理。在镇街层面,加大对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业务指导力度,定期开展“现场教学”,组织业务科室人员到镇街一线现场培训,从咨询、申请到手续办理完成、领取证件,全程或阶段性手把手指导,着力破解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人员流动性较大、业务不精等难题,全面培养“一人多能”的全科受理队伍。另一方面,开展“帮代办”建立免费帮办代办制度,编制印刷《沂蒙红色帮办代办服务手册》,公示区级帮办代办事项199项,镇街、村居帮办代办事项94项。设立帮办代办窗口,充实增加“自助服务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按照“2+6+2”模式,工作日全天保障2名咨询引导,6名业务帮办代办人员,周末、节假日“大厅办”时间保障2名帮代办人员现场帮助、指导办事群众网上填报、资料修改、上传等信息化操作。同时,重点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咨询、全程跟踪帮代办,助推项目早日落地投产。

    政务服务“365不打烊”,既标志着服务措施的进步,又充分体现了作风态度的转变。下一步,河东区将继续坚持换位思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多渠道、多形式、不间断的政务服务,切实当好“金牌店小二”,积极搭建政企“连心桥”,用心用情提升服务质效。